(21篇)高校、大学职代会工作报告、工代会工作报告汇编

高校、大学职代会工作报告、工代会工作报告汇编(21篇)
目 录

1. 校长云国宏:

在内蒙古师范大学第七届教代会暨第九届工代会上的工作报告  1

2.   校长李建保:

海南大学工作报告  13

3. 副校长魏修亭:

在山东理工大学第七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24

4.   校长姚郁:

在五届六次教代会上的学校工作报告  33

5.   校长云国宏:

在内蒙古师范大学第七届教代会暨第九届工代会上的工作报告  44

6. 校党委书记王寒松:在中共大连理工大学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

(扩大)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59

7. 校长张铁柱:

  在山东理工大学第三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的工作报告……76 8.校长郭东明:

  在大连理工大学第十一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的工作报告…88 9.校长严纯华:

在兰州大学七届五次教代会上的工作报告  102

11.   校党委书记杨宏志:

中国共产党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委员会工作报告  117

12. 贵州大学校长宋宝安:在贵州大学第三届四次教职工代表大会暨工会

会员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138

13.   校长:

哈尔滨工程大学教代会、工会工作报告  154

14. 校长骆清铭:

海南大学工作报告  162

15. 大连理工大学党委常委会:

大连理工大学党委工作报告暨领导班子述职述廉报告  173

16.   校长骆清铭:

在海南大学第三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报告  189

17.   校长严纯华:

在兰州大学八届二次教代会上的工作报告  218

18. 校长陈卫:

在学校四届五次教代会暨工代会全体会议上的报告  235

19. 校长胡兴禹:在山东理工大学第四届教职工代表大会暨第四届工会会

员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243

20. 校长刘新民:

在青岛农业大学七届三次双代会上的工作报告(审议稿)  255

21.   校长刘新民:在青岛农业大学2021级本科生军训汇演开学典礼暨平度

校区启用仪式上的讲话  269

22. 校长刘常青:

在宁夏农林科学院一届二次职代会上工作报告  270

以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为引领  加快推动创新型高水平大学建设

在内蒙古师范大学第七届教代会暨第九届工代会上的工作报告校长  云国宏

(2015年)

各位代表:

  内蒙古师范大学第七届教代会暨第九届工代会今天隆重开幕了。现在,我代表学校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这次大会是学校民主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承前启后的重要会议, 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学校2010年以来的工作,谋划“十三五”时期学校教育事业发展蓝图,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办学活力,努力建设区域特色和民族教育特色鲜明的、创新型高水平综合性大学。

一、2010年以来学校工作简要回顾

  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学校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 依法治校,努力工作,开拓创新,学校事业实现了新发展,为“十三五”时期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 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探索科学发展新思路

  2014年初,学校启动了以大学章程为标志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工作。《内蒙古师范大学章程》已完成并于2015年提交教育厅审核,《学术委员会章程》

《二级学院教授委员会章程》等20项配套制度也已基本成型,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依法治校的现代大学制度体系初步形成。同时学校结合自身发展现状和高等教育改革新趋势、新要求,注重教师教育和艮族教育特色,以提高核心竞争力和推动内涵式发展为着眼点,就学校的科学定位、转型发展开展了深人的调研与研讨,为今后的改革发展奠定了一定的思想基础。

(二) 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多类型教育体系基本形成

  “十二五”时期,学校积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断强化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推进学分制改革、网络课程建设和质量工程建设,整合课程资源,核减课程数量,减轻师生负担,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在打造国家和自治区级教学团队、教学名师、教坛新秀、精品课程、品牌

专业等方面均有新的突破。2015年开展的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是对学校教学工作的一次全面检验,评估工作顺利完成并获得专家好评。

  学校不断加强专业建设,建立了专业动态管理机制。“十二五”期间,本科专业由64个增至81个,涵盖了10个学科门类,基本建成了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专业体系。

  学校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改进招生选拔方式,完善质量保障机制, 规范教学管理,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在国家、自治区级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评选和优秀导师评选等方面均有重要突破。近年来,学校各类研究生招生规模和比例基本稳定,现有各类研究生4200人,其中学术型研究生2000人、应用型研究生近2200人,形成了学术型和应用型并举的研究生培养体系。

  学校进一步发挥教师教育优势,注重加强实践基地和教师职业技能实验室等培训平台建设,不断提升师范生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高度重视民族高等教育工作,予以优先发展、重点建设,蒙古语授课教学质量稳步提升。进一步夯实了教师教育和民族教育为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积极整合办学资源,创新培训模式,继续教育和高师培训工作稳步推进。“十二五”期间,累计完成各类培训近2.5万人次,初步建立起具有现代技术手段的终身教育服务体系。

  学校充分发挥附属中学在自治区基础教育领域的引领和示范作用,积极打造优质基础教育品牌;建成了从幼儿园到高中为一体的附属盛乐实验学校;积极探索校地合作发展基础教育的新模式,与玉泉区政府共建了附属第二中学; 借助学校办学资源和优势,成立了学前教育管理集团和仁爱学前教育发展有限公司。全面服务于国家和自治区基础教育和学前教育。学校初步建成了从幼儿园到高中完整的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体系。

  学校抓住国家、自治区大力推动足球事业发展的良好机遇,以足球学院、足球学校和足球青训体系建设为抓手,推动学校体育学科和体育工作全面发展。

(三) 学科建设扎实推进,学科水平稳步提升

  “十二五”期间,学校继续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不断加大学科建设力度, 学位点增列取得新突破,获批心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在学术硕士学位、专业硕士学位建设等方面均有长足进展,学科布局和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以评促建,通过水平评估和专业评估,学位点建设得到全面检验和有效提升,为一流学科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 科研水平不断提高,科研实力显著增强

  “十二五”期间,学校以协同创新的方式积极整合社会资源,推动高水平创新平台和智库建设,在佛学文化、民族学人类学、非遗保护、文化传播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闻传播等领域打造了一批高水平协同创新平台。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等重大项目的获准,全国少数民族美术作品展金奖、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自治区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等重要奖项的获得,以及以蒙古文《大藏经》为代表的一系列重大成果的产生,标志着学校契合社会发展需求、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进一步提升。

(五) 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力度,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学校继续推进人才战略工程的实施,树立“培养人才、汇聚人才、服务人才”的工作理念,健全工作机制,多渠道广纳贤才。积极引进院士、学部委员、博士等高级专业人才,推进实施“十百千”人才培养工程,在教师深造、访学、进修等方面取得实效。目前,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2%、博士学位教师占26%,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占50%。学校现有外聘教师312人, 兼职教授、客座教授420人,有效充实了师资队伍力量。通过岗位设置管理和绩效工资改革的实施,进一步提升了人事管理工作水平。

(六) 坚持育人为本理念,学生工作成效显著

  学校扎实推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爱国主义、民族团结教育等丰富的校园活动为载体,促进大学生素质不断提升。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有效提升了学工队伍的教育、管理、服务、指导能力和水平。不断完善学生奖助体系建设,“十二五”期间,共为近7万人(次)发放各类奖、助学金1.16亿元, 为2.3万人(次)办理助学贷款1.26亿元,为5000名学生减免学费1000万元,校基金会对270名学生给予87万元资助。“十二五”期间,累计从学费收入中提取1亿元用于对学生的各类资助。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十二五”期间,学校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精神,大力推进就业创业工作,在制度建设、组织领导、实践基地建设、就业市场拓展等方面取得实效。扎实推进国防教育,健全和完善了学生教育体系。

(七) 不断强化开放办学理念,对外交流合作持续深化

  “十二五”时期,学校同亚、欧、美、大洋洲18个国家的48所高等院校和学术科研机构建立了校际友好合作关系,现有各国留学生近300名,国际化办学

工作取得新进展。学校结合服务“一带一路”和中蒙俄经济走廊等国家战略, 同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研究所等科研机构,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日报等新闻媒体以及各级地方政府、各类企事业单位积极开展合作,累计获得近7000万元的合作经费支持。各类活动的开展,为推进学校国际化进程奠定了良好基础。

(八) 着力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日趋完善

  “十二五”期间,美术大楼、民族艺术大楼、附属盛乐实验学校、国际交流中心综合楼、学生活动中心、二期专家公寓、理工大楼等15项大型基建工程先后施工建设,总建筑面积近31万平方米,完成投资8亿元;完成大型维修改造工程80项,总投资近1.8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支出近3.32亿元。各类基础设施条件基本达到了现代大学的建设要求。

  学校进一步健全财务体制和运行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深化预算管理改革, 推进财务信息化建设。加强银校合作,积极筹措办学资金。进一步完善物资设备采购工作体制机制,强化对国有资产的规范管理。入账固定资产总值由2010 年末的15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近20亿元。

  学校加强审计制度建设,强化审计程序,在工程审计中创新性的增加了工程预审环节,使审计的关口得到了前移。“十二五”期间,共完成基建和修缮工程结算审计、跟踪审计及工程预审近500项,报审金额近9亿元,核减金额超过2亿元;完成科研经费、校办企业财务、经济责任审计32项,审计金额近1.6 亿元,进一步维护了学校的财经秩序。

  学校图书馆在文献服务、馆舍条件、服务手段等方面不断改善,跻身国内高校图书馆的先进行列。学术期刊的办刊质量不断提高,学报教育科学版和自然科学汉文版被收入“中文核心期刊”。档案工作不断加强,引进先进档案管理系统,档案利用率大幅提升。全面实施数字校园建设工程,信息化环境建设达到国内主流水平。

  建立健全综合防控保障机制,加强与地方公安机关合作,强化110联警联动合作模式。狠抓校园消防工作,建立起常态化火灾隐患排查整治机制。两校区可视监控工程投入使用,打造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平安校园防控体系。积极推进后勤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安全化管理,切实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

(九) 持续关注民生工作,发展成果惠及广大教工

  实施绩效工资改革前,校内津贴连年增长。学校从2015年起,为教职工全员缴纳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并承担了以往由财政负担的职工医疗保险。此外, 还提高了盛乐校区误餐补贴、离退休补贴、临时工工资及遗属生活费的发放标准,实现了教职工免费乘坐通勤车,专项安排3000万元资金用于引进人才的住房购置及条件改善,分三批次完成了教职工集资建房退款等工作。积极开展慰问、体检等献爱心、送温暖活动。在两校区分别建设了教职工活动室,先后成立了14个各类教职工社团组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使教职工的切身利益得到了有效的维护和保障。

(十)加强党的建设工作,推进学校事业科学发展

  “十二五”时期是学校全面加强党建工作的五年。成功召开中共内蒙古师范大学委员会第十次代表大会。持续深入地开展了“创先争优”活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取得了实效。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围绕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各项决策部署, 扎实开展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党风廉政和反腐败以及制度建设,保障了学校事业科学发展。

  认真落实党委抓党建的主体责任和党委书记抓党建的第一责任。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保障了中央和自治区的重大决策部署在学校贯彻执行, 把从严治党要求落实到学校工作全过程。重视制度建设、注重工作程序、强化工作执行力,以创新机制和完善制度不断提升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保障了党建工作落地生根。2012年,学校党委被授予“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 荣誉称号。2014年,学校被评为全区基层学习型党组织典型基地。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从严要求和管理干部,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引领学校事业发展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不断提升。狠抓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 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持续增强。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建立健全党管人才的工作机制。全面创新宣传思想工作载体和机制,坚持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各级党组织议事日程和全局工作。

  认真履行党委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严肃查处和整治“四风”突出问题,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自治区28条配套规定,研制并运行廉政风险防控信息管理平台,构建了廉政风险防控监督管理模式。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党委统战工作会议精神,构建了校院两级齐抓

共管的大统战工作格局。发挥工会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职能,关心关爱教职工, 切实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推动“三育人”评选等系列评奖活动,发挥先进典型的模范带头作用。丰富活动载体、加强硬件建设,认真落实离退休干部的四项待遇。充分发挥了共青团联系团结教育青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切实履行共青团的基本职能,加强思政引领和价值引领工作,努力打造“三位一体”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有效精准服务。学校投入230万元支持各学院开展“一院一品”和学生特色文体活动及学生社团活动,学校共青团工作的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各位代表、同志们,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得益于各级领导、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得益于离退休老同志的关心帮助,更是全体师生员工辛勤工作和无私奉献的结果。在此,我代表校党委和行政,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十二五”时期,学校各项工作取得了诸多成绩,但我们仍要客观、理性地认识当前存在的问题:一是办学定位还不够明确,转型发展的思路还不够清晰;二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刚刚起步,与之配套的各项制度体系建设还需逐步完善;三是与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要求相比,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和协同创新平台建设以及人事体制机制的建立尚未完善;四是对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顶层梳理不够明晰,建设措施有待完善;五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层次人才团队较为缺乏,提升教师队伍水平的机制不够健全;六是内部管理体制与机制改革深化力度不够,管理和服务水平与现代大学的建设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七是校园文化建设还需进一步强化,对形成良好教风、学风、校风的支撑作用还不明显。这些都将是我们在“十三五”时期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二、“十三五”时期的发展机遇和发展思路

(一)发展机遇

  “十三五”是学校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实施创新型国家建设、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在“五位一体”、“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及五大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国家围绕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等学校转型发展、对外开放以及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战略部署,对高校来讲,这些都是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必须要牢牢抓住并把握这些机遇,因为“抓住机遇就会赢得未来、丧失机遇就会落后一个时代”,这是许多高校发展的重要启示和经验。

  科学定位是高校发展的重要前提。目前,国家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对先进科技和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高校的发展定位也正在从适应服务向支撑引领转变。我们应该坚持以需求为导向,进行合理的科学定位,将学校的建设发展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相契合,实现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引领社会。

  转型发展是高校发展的必由之路。高校所依存的经济社会大环境正在转型, 势必要求高校对办学思路和人才培养模式作出相应调整。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培养高素质学术型和应用技术型人才上来,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也是高校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要围绕国家和自治区重大战略,以学研产融合、校企合作为突破口,推动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设置、实践教学资源、教师队伍建设等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进行转型发展。

  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为高校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十三五”时期,高等教育领域呈现出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在改革创新中释放办学活力、以法治思维推进大学治理现代化、大学深度开放与服务社会等新常态,而贯穿这几个新常态的一条主线就是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指导性文件,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为高水平大学建设创造了有利环境和良好条件。

  国家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为学校开放办学注入了活力。“一带一路”战略和打造“中蒙俄经济走廊”战略为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提供了重大战略机

遇。学校要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和学科专业资源优势,突岀重点和特色,发挥学

校的区域优势,深度参与国家战略的实施,在原有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基础上积极拓宽合作范围和领域,建立高水平智库,培养高层次的国际化人才。

(二)发展思路

  “十三五”期间,我们必须要有明确的发展思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 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认真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创新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转型发展、开放发展、人本发展的理念,重点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协同创新和协同育人体系建设,深化人事制

度改革,创新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激发办学活力,从根本上提升办学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我们希望,经过“十三五”期间的努力,将学校建成在全国地方高校中特色更加鲜明,优势更加明显,培养目标更加明确,师资水平和办学条件更加优越,质量保障体系更加完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更强,人民满意、社会知名,区域特色和民族教育特色鲜明的、创新型高水平综合性大学。

三、“十三五”时期的主要任务

(一) 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深入推进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制定合理的学科专业建设规划,建立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创新教学团队培育机制。对于应用型学科专业,建立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导向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强化实践教学,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转换制度;探索学研产融合、校企合作模式和学科专业交叉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提升师范生培养质量。发展与打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非师范品牌专业。不断完善课程设置与教材建设, 加强网络课程建设。加快民族教育发展步伐和力度,建立完善的以民族教育为特色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着力深化研究生教育质量综合改革。完善研究生招生制度,探索形成吸引校内外优秀推免生源的有效机制。创新研究生培养机制,注重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差异化培养。改革导师评定制度,加强管理考核,建立退出机制。

  不断开拓国际交流合作渠道,扩大留学生的招收国别和数量,加大与国外知名高校联合培养学生的力度,引进与输送并举,积极改革留学生教育模式, 提高培养质量。推进中外合作办学步伐。

  稳定发展成人高等教育,加强培训条件建设,从体系架构上实现继续教育向终身教育的转变。加强对附属中学的办学指导,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提升基础教育、学前教育办学能力、服务社会能力和影响力。

(二) 推进一流学科建设,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

  认真梳理学科专业体系。以国家和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为导向, 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和布局。在强化教师教育学科群优势的同时,大力提高人文社会学科、理工学科、艺术体育学科以及新兴交叉学科的发展水平,形成各学科互相支撑、协调发展的学科新格局。

全面启动并深入实施一流学科建设工程。合理规划重点学科建设的分层推

进机制,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加强学术团队建设,增强创新发展能力,统筹推进自治区级重点学科、重点培育学科和校级重点学科的同步发展。

  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加强对学科建设的质量监控。完善一级学科和重点学科负责人制度以及学科、学位点的信息化管理体系,实现学科与学位点评估考核制度化、常态化。抓住机遇,联系微信32311699,做好学位授权点的建设与申请工作。

(三) 增强协同创新能力,提升服务社会水平

  围绕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积极整合社会资源,继续开展同各级政府、国内外高校及科研院所的深度合作,加强协同创新平台、新型智库、创新团队建设和人事制度体制改革,建立协同育人机制,汇聚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及团队,促进科研转型。根据《新型智库建设指导意见》精神,围绕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推动重大科研课题和重大科研成果产生,力争使学校成为国家、自治区高层智库。

  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为导向,凝练研究方向,突出研究优势, 实现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双突破,推动科研实力不断提升。主动对接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产出一批有较大社会影响的科研成果。

  牢固树立科研强校的发展理念,不断完善科研管理体制机制。实行科技工作分类管理。通过中长期跟踪扶持、优化评价体系、提升科研奖励标准、加大经费投入、共享科研资源等多种方式,不断提高科研管理水平。

(四) 积极推进人才强校战略,着力打造高水平人才队伍

  全面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推行灵活多样的用人机制,不断优化人才队伍结构,以改革激发活力。加大高层次人才、青年人才特别是重点学科发展急需人才和团队的引进力度,加大对现有师资的培育力度,使人才队伍的规模、结构、质量得到全面提升。

  推进岗位考核评价制度改革、教师分类管理制度改革,分类建立考核评价体系,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评价与评审办法,分类制订职称评审条件,强化质量导向。积极探索并实行职员制,构建科学的人才激励、扶持和流动机制,逐步建立完善的人事管理体系。

(五) 坚持立德树人理念,着力提高育人工作水平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新德育工作方式,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

性和实效性。加强对学生会、研究生会及学生社团的引导,努力形成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良性机制。

  提高对贫困学生帮扶的精准度,加强受资助学生诚信、感恩教育体系建设。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动性和引导性,拓展工作覆盖面,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建立健全精准就业机制,搭建供需精准对接服务平台,不断丰富服务内容, 提升就业指导服务水平。加大投入力度,积极推进大学生创业就业实践基地建设。落实大学生创业补贴政策,鼓励和扶持毕业生自主创业,着力打造毕业生创业品牌。

  创新辅导员选聘机制,完善辅导员激励机制,实施辅导员素质提升工程, 不断提升思政工作人员和辅导员的专业化程度和职业化水平。

  以深化平安校园建设和创新校园安全管理为重点,完善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校园安全防控体系,营造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

(六)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凸显学校人文特色

  重视第二课堂建设,不断完善“以学生为中心、以专业为载体、以学院为主体”的第二课堂育人体系。以盛乐大讲堂等品牌活动为平台,加强创新文化和学术道德建设,以学风建设和教风建设为抓手,加强校风建设,形成勤于学习、奋发向上、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深入挖掘校史资源,加强对师大精神、办学特色、优良传统的研究和凝练。与社会新媒体合作办好校报、校园网、校广播电视台、学校官方微信、微博等校内主流媒体,创新宣传手段,讲好师大故事。

  合理规划校园人文景观布局,将校史馆、博物馆、国防园等各类场馆打造成师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文化修养、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的重要文化培养基地。加强宿舍区、教学楼、图书馆等场所文化氛围的营造,凸显师大人文特色。加强学校视觉识别系统建设,开发一批具有师大特色的文化产品。依法治校,加强法治教育,增强广大师生的法治意识。

(七) 坚持开放发展理念,构建全方位的开放办学新格局

  进一步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深度与广度,以落实“一带一路”和“中蒙俄经济走廊”等国家战略为契机,加强与蒙古国、俄罗斯等沿线国家高校及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进一步拓展与欧美发达国家高校的合作与交流。坚持开展高水平的国际性科学研究和学术合作,打造在国际学术界有影响力和话语权的

学术研究平台。

  扎实推进国内合作办学工作,面向社会发展需求,广泛与党政机关、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开展深度合作,构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新模式,不断提高服务社会能力,扩大学校社会影响力。

(八) 着力加强智慧校园建设,推动管理水平全面提升

  以“互联网+教育”理念为引导,以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全面深度融合,推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等学校核心业务的变革与进步,建设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和师大特色的智慧大学。

  着力打造校园智慧学习的新模式。提升教师在“互联网+”和大数据环境下的教学能力,加强在线学习资源的建设和引进,大幅提升学生的学习满意度和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引领高校教学创新与变革。

  打造学校知识创造与协同创新的新模式。完善学校科研资源、数据和信息共建共享机制,促进教师科研能力、校内外跨学科团队之间协同创新能力的显著提升。

  打造学校智慧管理和师生智慧生活的新模式。建设更具有感知能力的校园网基础设施,慕能互联互通的应用系统以及更加全面深入的数据应用平台,并

广泛应用于教师参与学校管理、两校区揺同运行、教师聘任与岗位管理、财务

统筹、资产管理、校园生活等各个方面,将学校的管理水平提升到新的高度。

(九) 全面加强党建思政工作,引领保障学校事业科学发展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断强化主体责任,深入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紧紧围绕中央和自治区党委从严治党的决策部署,持续深入抓好作风建设,树立优良作风,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动权,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紧紧围绕学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推动形成全体师生干事创业、推进学校事业实现新发展的合力。

  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积极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积极发挥教代会和群众组织的作用,健全师生员工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的工作机制。推进管理重心向二级学院下移,继续优化内设机构,完善各部门职能。完善两校区办学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促进两校区科学运行、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完善党建工作体制机制和制度建设,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办学治校能力建设,持续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注重形成系统、规范、有效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积极探索干部能上能下机制。注意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党外干部。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提高发展党员质量,加强干部及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创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实现党建工作与师生工作、学习、生活有效对接。

  以“新媒体创新创意中心”建设为重点,积极整合社会资源,进一步巩固思想宣传阵地。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水平高、素质过硬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强化队伍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和底线意识。认真落实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和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 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完善制度体系,深化纪律审查工作,深刻认识、深入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本质要求。

  加强民主建设,做好群团工作。落实多党合作制度,加强民主党派、党外知识分子和无党派人士工作,强化港澳台统战工作和侨务工作,加大党外代表人士培养使用力度,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坚持“政治上尊重,思想上关心,感情上贴近,生活上照顾”的工作方针,全面落实离退休教职工的四项待遇。创新工会工作方式,切实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畅通群众利益表达和协调渠道,促进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坚持党建带团建,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群团工作的意见,立足“强三性、去四化”,全面深化共青团及学生工作改革,深化推进思想引领和服务两大战略任务,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文化素养和责任意识,以创新精神推动学校团学工作实现新发展。

  各位代表、同志们,随着国家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我们也正处于高等教育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发展时期,我们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不断解放思想,做到开明办学;拓展国际、国内教育战略视野,做到开放办学;积极构建协同育人机制,做到开心办学。要坚持“求真务实、育人至上、学术创新、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早日把学校建成区域特色和民族教育特色鲜明的、创新型高水平综合性大学!

谢谢大家!

海南大学工作报告

在第二届教职工代表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校长  李建保

(2017年1月10日)

  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学校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6年工作亮点

  2016年,是学校“十三五”发展的开局之年。我们坚决贯彻落实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密围绕“创一流、建百强”的奋斗目标,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着力提升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和教师的学术影响力,取得了一些突出成绩和标志性成果。

(一)成功组建热带农林学院

  从5月省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热带农林学院组建事宜到7月正式挂牌,只用了短短50天左右的时间,体现了海大速度、海大效率、海大精神,并涌现出了以符灶儒同志为代表的全省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先进典型。学校多次开会讨论热带农林学院建设方案,研究了办学目标、办学规模、机构组建、教学安排、专业调整、基地建设、干部选配、优惠奖励政策制定等诸多迫切问题。

(二)获批成立国家重点实验室

  7月,国家科技部和海南省政府联合发文批准成立南海海洋资源利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设有南海海洋生物资源利用、南海海洋矿物资源新材料利用和南海海洋信息资源化技术三个地域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成为全省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三) 认真筹建国际旅游学院

  9月,学校与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签署了合作协议书,实质性启动国际旅游学院联合创建工作,有望在海口市观澜湖地区建设一所高标准的国际化美丽校园。

(四) 显著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水平

  3月,李克强总理亲自体验了海大学生的创新发明“开椰神器”和“虚拟现实眼镜”,并在博鳌亚洲论坛发表主旨演讲时予以点赞。机电工程学院王驭陌

同学获得的“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是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的最高奖励。学校被教育部确定为“首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

(五)初步形成冬季小学期品牌

  运行8年的海大冬季小学期,在吸引候鸟型人才、服务高水平大学建设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得到刘赐贵省长的赞许和认可。海南省教育厅开始向全省高校推广这一做法。

  (六)持续提升科研创新竞争力科研基金立项数再创新高,在全国立项数综合排名中位列第97,比2015年前移27位。法学院邹立刚教授申报的“我国南海岛礁所涉重大现实问题及其对策研究”中标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这也是学校人文社会学科近年来取得的最大突破。

  (七)深化改革教师绩效量化考评体系在量化教师工作成效、打通教学和科研工作量的基础上,学校进一步完善了教师绩效量化考评体系,将工作表现与绩效工资挂钩进行考评,使不同学院、不同学科的教师比贡献、比业绩成为可能,在全校范围内努力营造争、赶、比、超的良性竞争氛围。

(八) 继续改善民生福祉

  全校在编教职工基本工资平均增长7.2%。进一步优化校内绩效工资分配结构,重点向教学科研一线教师倾斜。基本完成了学生宿舍空调安装,改造了一批热水澡房及设施。新修的校园道路平整通畅,交通标志线清晰醒目,广受师生好评。

  (九)扎实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学校与东方市大田镇乐妹村“结对子”扶贫攻坚,帮助开展了技术培训、村容村貌建设规划、科技文化图书室建设、入村大门兴建等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脱贫成效。

  (十)显著增强财务保障能力全年累计执行财务预算约13.7亿元,顺利达到了省财政厅11月底的预算执行考核要求,实际完成进度为89.36%。接受了省里的审计和巡视,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基本建设、物资采购、科研经费管理等内部控制制度。开通了网络报销系统,提高了教职工报账效率。

二、2016年主要工作

  2016年,学校的主要工作还体现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科研与服务、国际合作与交流、条件建设等诸多方面,普遍取得了不少新成绩。

  (一)人才培养方面召开了全校本科教学工作大会。推出了一系列有利于提高教学育人质量的新举措:辅修第二专业、扩大转专业比例,提高学生的学

习兴趣;强化“双百”“双一流”留学项目和推免工作,激发优秀学生的学习动力;开设特色课程、精品课程、网络课程、讨论式课程及全省共享课程,突出课程特色;完善督导体系,使校内督导与校外督导相结合、定期督导与集中督导相结合、校级督导与院系督导相结合、督导结果与教师业绩评价相结合, 使督导成为全校教学课程的质量监督员、课堂气氛的巡视员;冬季小学期进一步走向规模化、常态化、学分化,受益学生超过2万人次,160多名高层次候鸟型专家中有约三分之一被多次邀请上课,开设学分课程超过120门;逐步落实农林专业学生“一个班级一块地”,大幅提高农林专业学生奖学金比例和强度。全年共“推免”450人,其中“推免”至“985工程”高校和中科院系统317人, 占比超过70%。学生参加各类全国性学科竞赛共获得包括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金奖、“创青春”全国创业大赛MBA专项赛全国总决赛金奖、全国应用型人才综合技能大赛一等奖、中国会展院校大学生专业技能大赛金奖等在内的200余项奖励。

  招生与就业质量保持在较高水准。共录取本科生8490人,其中一本文史类录取平均分平均高出省控线32分,理工类高出45分,二本文史类高出68分,理工类高出71分。2016届毕业生总体就业情况良好,其中材料与化工学院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antuxiezuo.com/73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