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省党建引领城乡基层治理工作交流会上的汇报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基层治理既是国家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当地、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是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课题。我市素以“孔孟之乡、运河之都、文化城市”著称,儒家“亲仁善邻”“讲信修睦”“修齐治平”的文化基因,深深融入城市的血脉。近年来,我们把儒家文化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推出“和为贵”社会治理体系,走出了一条矛盾纠纷“一站式”多元化解的新路子。2020年以来,市信访事项办理群众满意率连续三年居全省第一位,相关做法被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推广,在2022年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交流会上作典型代表发言。现将有关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搭建“一个平台”,实现矛盾纠纷化解只跑一地、只跑一次。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眼于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把政务服务“一次办好”理念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市级层面统筹综治中心、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政务服务热线等职能,在全省率先成立“和为贵”社会治理服务中心,推进信访、法院、司法、公安、住建等17个部门单位力量入驻,组建家庭关系、邻里关系、经济纠纷等专项调解团队,把各部门分散的工作力量和交通事故纠纷、医患纠纷等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整合起来,集信访、调解、法律援助、困难帮扶等功能于一体,做到“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服务”。县市区和镇街、村(居)三级根据实际情况,参照市里模式,组建相应的“和为贵”中心或调解室,全市所有县市区(功能区)、镇街全部建立社会治理服务中心,村居全部建立“和为贵”调解室。为确保各级中心(调解室)的高效协调,对不同层级的职责进行了明确规定,市级中心抓统筹、抓全盘,重点搭建平台、调度分析、指导督导;县级中心立足矛盾纠纷“终点站”,整合力量、集中服务;镇街中心发挥矛盾纠纷化解“主战场”,让群众有问题进中心,专人快办解决;村居“和为贵”调解室强化“前哨所”作用,让矛盾纠纷在第一时间化解。2022年,全市各级“和为贵”中心(调解室)调解矛盾纠纷18687件,调解成功率达99.3%。
畅通“三个渠道”,推动矛盾纠纷随有随调、多元化解。能不能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关键看群众的诉求能不能“挖透彻”“真解决”,基于这种考虑,全市重点在矛盾纠纷的收集和化解上下功夫。一是网格“一线排查”。高标准成立网格化建设工作专班,按照城市社区每50户或200人左右一个的标准划分“微网格”,将人、地、物、事、组织全部纳入网格管理,实现志愿服务与群众诉求的精准对接。深入实施“多网融合”,健全“网格呼叫、部门报到”机制,整合下沉综治、警务、城管、供热供水供电、志愿服务等资源力量,组建网格联动工作队,努力把群众诉求、矛盾纠纷吸附在网格、化解在萌芽状态。坚持“一格一员”标准,配齐配强网格员队伍,积极参加社情民意收集、关爱独居老人、服务困难居民、清扫环境卫生、反电诈宣传等各项社区服务,真正和群众打成一片,使群众身边的“揪心事、烦心事、操心事”得以及时解决。二是热线“实时倾听”。依托12345政务服务热线主渠道,整合企业诉求“接诉即办”“互联网+督查”以及部门专门热线等群众诉求渠道,变“多头多线”为“一网统办”。强化热线话务队伍建设,坐席达到140个,紧盯“水电气暖网”民生诉求,做到“即接即答、即接即转、即转即督、日清日结”。充分发挥政务热线“哨点”和大数据分析作用,以大兴调查研究为契机,对政务服务热线反映最多的问题进行分析,归纳为15大类,每类由一名市级领导牵头、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antuxiezuo.com/68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