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基层治理的三维思考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基层治理离不开正确价值观的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社会成员意志与力量的共同价值观念,要使其真正发挥作用,则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生活之中,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基本遵循。当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基层治理相互融合,既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方式,也是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现实需要。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基层治理的价值意蕴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础与支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基层治理的各个领域,能够为基层治理现代化转型贡献智慧和精神力量。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统领性,为维护基层社会秩序发挥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们价值观念的内核,在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系统里发挥统领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基层治理当中,发挥其“主心骨”的作用,能够最大限度地整合思想意识,激發社会主体的责任感,极大地提升基层治理有效性,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新时代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就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以广大群众的需要为目标,反映群众声音,凝聚群众共识,团结群众力量,这是促使基层社会得以稳定运转、基层社会秩序得到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可以说,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基层治理的实践,是基层治理工作提质增效、共同建设和协幸福美好家园的必然要求。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系统性,为基层治理定向导航
任何一种文化都具备自身的价值体系,价值体系中最深层次的要素就是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着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价值取向,共同构成了系统性结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融入基层治理过程中,要在“国家—社会—个体”的价值结构下实现沟通与合作,同样是一个系统工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融入基层治理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发挥强有力的思想引导作用,为百姓安居打好“地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渗透在基层社会中,对基层社会的整体价值观念给予塑造;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观念成为公民基本的行为准则,价值观念的整合是良好社会风气形成的基础,个体与整体相协调更有利于基层治理。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时代性,为基层治理激活动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进程中发展起来的核心价值理念,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征程中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基层治理在治理的各个环节中要与时代紧密相连,就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强大的精神支撑,引领和回答时代问题,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在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充分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作用,紧跟时代发展脉搏,激发改革创新动力,在基层社会治理的内容、形式与手段上不断推陈出新,不断增强基层治理的软实力。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基层治理的现实需要
在基层治理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在引导个人价值的正确追求、引领不同地区良好有序的发展环境、提升行为主体的信息判断与选择能力等方面,促使基层社会施治有序。
(一)个人价值追求的需要
社会成员由于在成长背景、社会经历等方面存在差异,不同个体的价值判断、追求、选择会有所不同,这就需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凝聚共识,将各种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整合在共同的理想追求中,融入基层治理工作中,促进社会关系进一步和谐稳定。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的逐利性使得部分人过于注重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忽视对自我精神的构建,价值偏好出现明显的“个性化”和“功利化”倾向,追逐金钱和谋取权力成为他们的“喜好”〔1〕。一些个体在谋求自身发展时,更加偏重自身利益,忽视其他人的利益,有时会出现“各人自扫门前雪”的场面。因此,在基层治理中,充分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个人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有助于超越狭隘的小我利益的局限,提升个体综合素养,增进社会关系和睦融洽。
(二)不同地区环境塑造的需要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整体水平有了实质性的提升,人民群众对于精神领域有了更高的追求。受地理环境、人文环境的限制,虽然人民群众有着共同的利益需求,但也面临社会主体之间价值标准出现分化的情况,这种“各持己见”的状态需要相似的价值标准范式来解决。因此,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基层治理,从不同地域环境、不同思想主体角度出发构建具有共识性的价值标准,满足群众需要,解决群众问题。同时,通过地区间的社会交往与互动,用局部影响整体,产生联动效应,发挥合力作用,维护社会秩序。
(三)新媒体时代价值判断的需要
新媒体时代,由于信息传播渠道多元化、内容碎片化、资源海量化等特点,使得非主流文化悄无声息地进入了人们的生活,影响人们价值观念,更对主流价值观念产生挑战。与此同时,主流文化价值观通过网络媒体传播,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达到被人们接受与认可的效果明显,但也存在被随意拆解、组建、传播的可能性。网络媒体中已形成了一批自有的“原住民”,在面对热点问题、话题上,自主选择参与到信息传播过程中,具有极强的个性。尤其是在面对“救与不救”“扶与不扶”等社会舆情热点时,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在价值判断与选择时一些人会产生犹豫与徘徊的心理状态,进而产生消极的社会影响。因此,必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基层治理各环节,以正确的价值观念矫正负面的、消极的、不合理的思想观念,引导社会成员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弘扬向上向善社会风气。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基层治理的有效路径
***总书记指出:“‘十四五时期,要在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提高基层治理能力上下更大功夫。”〔2〕新时代新征程,我国基层治理既面临难得机遇,也面临不少挑战,这就需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引领和价值支撑作用,抓基层、打基础,持续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
(一)以强化组织建设打好基层社会根基
在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过程中,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基层党建中,增强其创造力、凝聚力与战斗力,切实打通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一方面,要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打造过硬的基层队伍,要坚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antuxiezuo.com/22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