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拍婚纱照成为结婚必备的一件事,这种风俗是什么时候开始形成的呢?是不是全世界结婚都要拍婚纱照呢?其实并不是这样。婚纱虽然是从欧洲过来的,但是欧洲人在婚礼前是不拍婚纱照的。欧洲人大多信仰基督教,在他们的教义里,白纱不是可以随便穿的。一般只有在重大典礼上才会穿,比如女王会见外宾之类的,普通人只有在婚礼当天才可以穿。所以,欧美人的婚纱照都是婚礼当天拍摄的。结婚拍婚纱照的习俗,也就在大陆、台湾这些地区比较流行,属于商家硬生生创造出来的一个习俗。
那么婚纱摄影是怎么变成结婚习俗的呢?这要从上世纪80年代说起,台湾的陈天浩使用大平光拍摄婚纱照,极大的降低了婚纱照的技术门槛。而且随着港台明星也使用大平光拍摄明星照,在明星效应的带动下,婚纱照逐渐被台湾民众所接受。
1992年,随着台商进入大陆,婚纱摄影行业也开始从台湾流入,并快速被大陆民众追捧。大量台湾人开始到内地开影楼,那个时候,整个影楼里面除了学徒以外,摄影师、化妆师、老板全部是台湾人。当时婚纱摄影属于新兴行业,市场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所以在当时开一家影楼纯粹是躺着数钱。你想拍婚纱照,必须提前预约,化妆摄影不但要排队,还要给化妆师、摄影师准备礼物。甚至自己搬个小板凳到影棚门口排队,有人插队还有打起来的。哪像现在一组摄影师、化妆师,一天只服务一对新人。
当时婚纱摄影兴起的时候,国内大部分还都是照相馆,一拨人就去台湾影楼当学徒。当时台湾摄影师经常说,徒弟徒弟,三年奴隶。台湾对师徒传承这个传统继承的比较多,当时的学徒必须学够3年才可以出师,当然这三年是没有工资的,一般只管吃住。也有虽然管吃住,但是要自己上交生活费的。其实就和我们看古装剧里面,古代的学徒是一样的。虽然不再像古装剧里面一样,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要为师傅养老送终,但师徒关系的感觉是相似的。所以,大陆第一批婚纱摄影师、化妆师都是师从台湾的。随着大陆摄影师、化妆师的崛起,大陆的影楼对比台湾影楼,具有了人力成本优势,台湾影楼在大陆市场中开始逐步失去竞争力。大概2000年左右,台湾的影楼和摄影师基本上都撤回去了。
2000年以后,婚纱摄影市场开始逐步饱和,商家之间开始了互相竞争,为了让自己的生意更好,就开始拼营销了。台湾的潘汉帮算是第一批在国内做影楼秀场的,一场促销活动直接收几十、几百万的现金,随之引爆了影楼企划这个行业。影楼都开始做线下秀场、线下推广。前期的时候,做活动都能挣到钱,因为请的起企划老师的影楼还是比较少的。但是到了2010年左右,企划公司、企划老师泛滥成灾,泥沙俱下,做秀场挣钱的影楼就没那么多了。现在影楼企划行业已经死的差不多了,线下促销做不动,影楼主要玩线上营销了。
只是营销玩的牛,也做不成知名的影楼。婚纱摄影行业从根本上讲,是一个技术性、艺术性的行业,有好的化妆师、摄影师、修片师才是影楼的根基。做的特别好的影楼,就算是你现在想去拍婚纱照,都要预约到半年以后,他们的摄影师、化妆师确实技术很牛。当然了,价位也不会便宜,低于一万,就算是这些摄影师、化妆师闲着,也不会给你拍的。当然一般的影楼也请不起这么好的摄影师、化妆师,那就只能拼营销了。
影楼的营销渠道重点放在大众点评、淘宝上。在淘宝上做旅拍,吸引全国各地的客人过来。在大众点评上,婚纱摄影行业单次点击的成本大概在十几到二十块钱;一个客咨成本,现在差不多达到五百左右。当然也会在美团和抖音上做营销,但不是主要渠道。
看一个行业是夕阳行业还是朝阳行业,从业人员的薪资水平是最好的体现。
2000年,整个国内摄影师还是匮乏的状态,摄影师只要会摆30个美姿,一个月就能拿三千块钱的工资。但是2003年以后,对摄影师的要求相对来说就比较高了,当时摄影师平均下来一个月能拿3000块钱,影楼门市,也就是销售平均工资1000多。当时在国企上班,一个月工资才七八百块钱,去厂里打工一个月也就五百来块钱。对比一下,就知道当时摄影师的收入其实是很高的了。但从2010年往后,摄影师和化妆师的平均薪资就再也没有上涨过。现在,摄影师、化妆师的平均薪资不到一万块,可能跟社会上其他行业相比,要高那么一点。但是他们需要5年以上得经验,才能拿到这个工资水平。
踩坑君是2003年进到摄影行业的, 2004年做摄影师,2006年做店长,2007年开店。其实2007年,婚纱摄影市场营销已经拼的很厉害了。但是,当时影楼相对来说很少有亏损的,就是挣多挣少的问题。2010年以后,影楼的压力就开始很大了。踩坑君觉得这个行业的整个趋势不对,2011年就从婚纱摄影行业跳出来了。
大概到2014年左右。随着智能手机崛起,写真和儿童照的业务量大幅下滑,整个影楼的市场份额暴跌。因为影楼淡季的时候,都是靠拍写真、拍儿童照活着。而且从 2014年开始,中国的结婚率逐年下滑,市场进一步萎缩。当时一个在县城开影楼的朋友,问踩坑君县城影楼以后的路在哪里,要怎么发展?我说,你要想继续干这行,那你就把影楼搬到旅游城市或者一二线城市,未来县城的影楼是没有活路的。他不愿背井离乡去外地,又投了几十万去建实景影棚。结果2017年,我去找他玩,发现他的影楼搬到一个位置很差的地方不说,1楼还没有门面,直接上2楼了,摄影师也请不起了,自己天天提着相机去拍照。
现在我们去街上,会发现,影楼的整体数量远远低于十年前。而且,位置也没以前那么好了。大概2008年左右,全国开始兴建实景基地,就相当于影楼行业的横店影视城。人家建好的实景,你过去拍,他们收费,相当于出租给影楼。这几年影楼行业进一步萎缩,很多影楼开始养不起摄影师了。于是就由实景基地养摄影师、化妆师,影楼只要接单,把客人送到实景基地去,实景基地给你安排摄影师、化妆师。但这种拍摄质量就严重同质化了,而且拍摄品质也不由影楼掌控,这样的影楼也就只能求活着,就别想什么发展了,差异化都没有了。所以说,婚纱摄影行业就是一个在慢慢萎缩的行业。
当然也有一些技术牛人,为了生存下去,出来自己做工作室,质量还是有保障的。所以现在如果拍婚纱照,踩坑君比较推荐那种牛人自己开的工作室,但也要学会分辨。这里踩坑君可以告诉大家一个分辨方法,就是到影楼,只到取件室去看客人没来得及取走的相册,这才是这个影楼真实的技术水平。因为电脑上的客片,可能是以前的摄影师拍的,也许摄影师早离职了;样片更不用看,很多都是市场上买来的。如果不敢给你看取件室的客人相册,那你可以直接放弃这一家,去下一家咨询了。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antuxiezuo.com/17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