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我们需要充分运用生命内在的“意志自由”和“意义意志”,以在生命的“实然”意义被解构之后,能有效创建一个生命意义的“应然花园”,以便个体生命之花在其中自由绽放!
原文 :《生命意义:从“实然”到“应然”》
作者 | 北京外国语大学 王馥芳
图片 | 网络
前段时间,中科院陆林院士在一次科普节目中指出:新冠疫情对人类心理的影响将是长期的,至少持续二十年。因此,他提请大家务必及时调节好情绪,以防心理疾患。中国传统文化素来重礼义而忽视对于人类心理的探索和关注。《庄子·田子方》篇有言:“吾闻中国之君子,明乎礼义而陋于知人心……中国之民,明乎礼义而陋乎知人心。”正因为如此,情绪的有效调节对于绝大部分国人而言实是难事。事实上,情绪调节是个“专业活”,没有一定的心理学,尤其是存在心理学和精神分析知识,很难真正有效调节和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我们都有过情绪低落的经历。心情极其低落时,感觉整个人好比被锁在浓雾之中。不管怎么挣扎着向前走或试图躲进某个空间,或浓或淡的雾气总是如影随形,人被无边的雾气包裹其中。眼睛无论怎么努力睁大,看到的总是灰蒙蒙一片,灰色的色调里是没有希望的,有的只是无尽的叹息和折磨。更可怕的是,被浓雾包裹久了,甚至会全然忘记被阳光照耀和围绕的感觉。被浓雾包裹的身体,浑身上下似乎透着绝望的阴翳之气。阴翳之气会慢慢侵蚀身体的每一个器官,给身体的每一个细胞传递各种可怕的信号:眼睛不用去看,因为想看也看不清楚;耳朵不用去听,因为听见的都是逃不脱浓雾的无奈和叹息;灵魂不用去挣扎和抗争,因为不管怎么样努力,纵使逃离了这一团雾,你也必将被卷入另一团雾中。
若不有效干预和调节,任由情绪极度低落的状态发展下去,很容易引发焦虑症甚至是抑郁症。可是作为个体,到底如何才能实现对自身情绪的有效干预和管理呢?
“意义治疗学”
奥地利著名精神病学家和心理治疗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尔在20世纪20年代提出了“意义治疗”的概念,后来在30年代发展成为“意义治疗学”。“意义治疗学”克服了精神分析情感动力学把人类经验或行为的心理根源还原为单一的情感动机的缺陷,将人生信念、意义和价值引入心理治疗。“意义治疗学”把存在看成一个人类追求意义的过程,倡导通过唤醒人类的“意志自由”来增强其“意义意志”对于“生命意义”追寻的驱动力,从而通过对于生命意义的追寻和发现来治愈各种心理疾患。
弗兰克尔认为,虽然受到人类之有限存在的制约,人类的“意志自由”难免受到诸多内外部因素的制约,但是,人类无论在何时何地、面对何种困难都具有选择成为其所是的自由。基于此,情绪极度低落一方面是存在挫败的身心反应;另一方面,当你心情极度低落、“当你叹气的刹那间,你的心灵就从现实荣辱的圈套中跃跃欲现,从现实的云雾中涌出光明的红轮。此时你就超越于你所不安的现实而透露一片开朗的气象”(牟宗三语)。
从“意义治疗学”的视角出发,叹气所透露出的那片“开朗的气象”并非一种现实意义上的、真正的“开朗之气”,更多的是“意志自由”的情绪表征之一。要把这片“开朗的气象”转换成真正的积极情绪,还需要“意义意志”的参与和努力。弗兰克尔把“意义意志”界定为追求并实现生命意义的意图、决心和努力,是“我之实然”向“我之应然”转换和提升的决定性生命意志。只有意义意志得到充分施展,生命才可能充满意义,个体才能借由对于生命意义的把握克服生命的无意义感和由此导致的存在挫败感或存在空虚感。
“意义治疗学”所倡导的生命意义并非抽象的人生意义,也非哲学意义上的“终极意义”。其所倡导的是日常生活意义上的、因人而异的、独一无二的具体意义。弗兰克尔强调:追求生命意义应到现实中去寻找,而非反求诸人的内心。由此,他提出了发现生命意义的三个主要途径:创造的价值、体验的价值和态度的价值。对于普通人而言,由于创造的价值过于高远,比较可行的途径是通过体验的价值和态度的价值来发现和追求自我生命的独特意义。个体生命一旦获得了独一无二的私人化意义,挫败感或空虚感自然就会消弭,相关的症候如情绪极度低落、焦虑,甚至躁郁等自然也会如烟消散。如此,人就获得了有效调节其情绪的心理能力。
创建一个生命意义的“应然花园”
对于我个人而言,体验的价值和态度的价值常常隐藏在一些看起来不经意的小事之中:书页里的一段话、电影或者戏剧的一句台词、一个人独处时的一滴泪、朋友间一场倾心的交谈、儿子或爱人的一声简单问候抑或与他们进行的一场充满爱的对话、独自外出时看到的一棵树一朵花一棵草甚或一块漂亮的石头、不经意淋到的一滴雨、夜深人静时自己发出的一声把自己吓哭的叹息、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时悟到的一点哲思……所有这些看似不经意的寻常小事,恰好在某个对的时间点、某个对的心理空间,就会猝不及防地化作一道驱散雾障的“神光”。
“神光”洒下的一瞬间,整个人突然就没来由地冲破了之前紧锁自身的雾障,像乘坐时光机器一般,以光的速度刹那间就完成了时空的切换,并在还没反应过来时就已然换了一个人。眼睛突然清亮如稚子,周边的世界也宛若孩子眼中的世界:一切都是好的、令人欣喜的,连花鸟虫鱼都忙着向我打招呼或者发出亲切的问候,甚至排着队想给我一个拥抱抑或想要我拥抱它们!
刹那啊!只刹那间,一个人就可以借由体验的价值和态度的价值从地狱之门来到一个完全自由的王国!在这个王国里,没有浓雾、没有任何遮障之物,有的只是人间四月天里那种独有而和煦的、照在身上立马就会转化为欣喜和笑颜的四月“沁光”!
人的一生,哪怕是“读书而及第,仕宦而作相”,临终时还难免叹气。基于“意义治疗学”,间歇性的情绪极度低落是一个不断怀疑、挑战,甚至否定个体“实然”生命意义的解构过程。要实现从生命意义的解构到卓有成效的建构,我们需要充分运用生命内在的“意志自由”和“意义意志”,以在生命的“实然”意义被解构之后,能有效创建一个生命意义的“应然花园”,以便个体生命之花在其中自由绽放!
文章为社会科学报“思想工坊”融媒体原创出品,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837期第8版,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拓展阅读
法国文学的紫色天空 | 社会科学报
控制论的未来:关照生命的内在运作 | 社会科学报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antuxiezuo.com/16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