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专业诊断与改进研究
摘要:高职院校组织专业诊断和改进工作的开展应该创建专业诊断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专业自我诊断、企业行业诊断、专家现场诊断和诊断改进后再诊断四个程序进行专业诊断与改进,并且加强专业诊改人力和财力保障、完善专业诊改工作机制、建立专业诊改信息化平台和提高专业质量意识,构建奖惩机制。
关键词:产教融合;高职院校;专业;诊断与改进
2015年6月23日,教育部办公厅下发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中明确要求“各职业院校履行人才培养工作质量保证主体责任,建立常态化周期性的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开展多层面多维度的诊断与改进工作,试行专业诊改,倒逼专业改革与建设[1]。”培养满足行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以专业为依托,专业建设和专业管理直接影响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因此落实专业诊改是促进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有效措施。
2017年12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中指出“受体制机制等多种因素影响,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在结构、质量、水平上还不能完全适应,“两张皮”问题仍然存在。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并提出明确要求“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2]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决定了产教融合是其应有之义和必由之路,因此基于产教融合的理念下开展高职院校专业诊改既符合高职教育的发展规律,又可以满足我国高职教育和高职院校现阶段发展的要求。
一、构建基于产教融合的专业诊改模型
基于产教融合的专业诊改模型建立,对于高职院校实现产教融合会起到明显的推动作用,高职院校进行自主专业诊改可以推进专业与行业、企业的合作,进而实现高职院校培养满足行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的目标。基于产教融合理念进行专业诊改的关键是基于产教融合的专业诊改模型的建立。围绕专业建设的主要任务及专业重点工作,基于产教融合的理念,可构建专业诊改模型,诊改模型包含“专业建设目标与规划”、“专业内涵建设”、“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产教融合情况”和“招生与就业”4个一级指标和19个二级指标,详情见表1。
(一)专业建设目标与规划
专业建设目标是专业发展的基本方向,专业建设目标的建立应有专业团队进行深入的调研和讨论,并与行业合作后最终确定,专业建设目标可以分为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长期目标以5年左右时间为期限,短期目标以1-3年为期限,有了明确的专业目标,专业建设和发展才能健康、可持续发展。此外,根据专业建设目标进行专业规划,为专业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专业规划要具体并可实施,可转化为学期或学年工作项目,专业规划实施前要经过行业、企业领域专家审核。
(二)专业内涵建设
专业内涵建设是专业的生命力,主要包含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资源建设和其他标志性成果建设。2019年6月颁布的《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指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安排教学任务的规范性文件,是实施专业人才培养和开展质量评价的基本依据。”[3]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直接关系专业人才培养的命脉,专业课程是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专业师资队伍是专业课程的实施者,实习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场所。与行业、产业合作开展专业内涵建设工作是专业内涵建设诊改的主要观测点。
(三)专业产教融合程度
高职院校的本质属性决定了产教融合是其必由之路。产教融合主要从校企合作研究成果(课题、校本教材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使用天数、半年顶岗实习学生比例是专业与企业进行产教融合的过程性内容。行业企业投资金额、订单式培养学生比例和合作企业录用专业毕业生数是专业与企业产教融合的标志性成果,这些方面可以衡量出专业产教融合的深度和质量。
(四)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专业建设目标和专业规划的制定、专业内涵建设和专业产教融合工作的开展都是以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的。专业资格证书获取率、毕业生就业与专业相关度、毕业生就业半年后月收入、进一步深造学生数(专升本等)、各类学生竞赛获奖情况和就业率直接体现出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而专业学生报到率则间接反映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专业建设成果显著,毕业生业内就业率高自然会有较高的报到率,反之亦然。
二、基于产教融合的专业诊断实施程序
基于产教融合的专业诊断实施程序要科学、合理和有效,包含专业自我诊断、企业行业诊断、专家现场诊断和诊断改进后再诊断[4]。
(一)专业自我诊断
专业自我诊断是专业对照诊断评价指标体系内容进行梳理和总结,形成专业自我诊断报告,专业自我诊断报告还需要以其他相关佐证材料为支撑。专业自我诊断最终形成专业自我诊断材料,内容包含专业自我诊断报告及佐证材料。专业开展自我诊断阶段,学校教务处、招生就业办、人事处和信息中心等部门要积极配合,提供专业所需要的大数据。
(二)企业行业诊断
企业行业诊断是由高职院校和专业聘请行业专家和企业代表,主要通过审阅专业自我诊断材料而展开的诊断。企业行业从行业标准、用人要求等方面审视专业建设与发展情况,最终形成诊断意见及改进建议,以倒逼的形式促进专业进行改进。
(三)专家现场诊断
高职院校教务处牵头邀请知名高职教育专家、企业行业领军人和同行高职院校教学委员会代表共同组成专家团队。专家团队在查阅专业自我诊断材料、实地考察(课堂和实践场所)和听取专业负责人汇报建设情况的基础上,对专业进行现场提问,由专业团队现场答辩,最终形成诊断意见及改进建议。
(四)诊断改进后再诊断
诊断的目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antuxiezuo.com/161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