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职业技术学院:深植“与古为新”情怀造就“文脉赓续”人才
今年5月,教育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新时代文物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旨在完善文物领域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为我国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近年来,莱芜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莱职)扛牢“赓续文脉”责任、深植“与古为新”情怀,倾力打造与《意见》主旨要求相呼应的文物保护专业群,推动新时代文物职业教育“与古为新”,真正实现以文化人、以文弘业。
始于文化责任,撑起“小众专业”品牌。《意见》明确提出“持续提升职业学校文物相关专业办学水平和培养质量”。莱职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开设于2007年,当时,“文化遗产热”“博物馆热”“文物收藏热”尚未“升温”。用学校党委书记的话说,“设立一个小众且冷门的专业,不仅需要眼光独到、勇气可嘉,更需要文化传承、文明赓续的使命感”。
事实上,莱职文物类专业“上马”以来,就对这个专业赋予了重大使命,期许通过专业以文启智、强技铸魂、润心传文,不断为社会提供技术精湛且心怀璞玉的“温良之人”。近年来,莱职高位谋划高水平专业群布局,文物类专业宛然成为莱职“一古一新一制药”版图中的璀璨明珠。2023年7月,学校以群建系成立了文物与艺术系,投资2500多万元改善教学实训条件,并将文保专业群列入学校“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通过多年蓄力累积,“我在莱职修文物”成了金招牌。
优化专业布局,输出“莱职文保”模式。《意见》中提倡重点发展的3项专业、需要优化的2项专业和建议增设的3项专业,在莱职文保专业中早已悄然布局。
莱职文物与艺术系主任介绍说,文物专业知识密集度高,对学科交叉构建和实操技能要求特别高。为适应学科建设和育人新需要,莱职紧密对接国家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聚焦文物考古、文物修复、文物数字化、博物馆展陈等岗位,探索建立起以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为核心的专业群。推动实施“文化遗产金课”建设工程,构建了“思政+文史+数字”平台课程、“传统技艺+现代技术”项目课程、“创新创业+特色活动”拓展课程。学校牵头建设了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教学资源库,参与了教育部文物展示利用技术、文物修复与保护(本科)、文物考古技术、石窟寺保护技术等4个专业教学标准的制定,为全国文物职业教育打上深深的“莱职烙印”。
无缝对接产业,促进“服务链条”生长。《意见》提出要“打造若干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搭建政行校企(事)对话合作平台”。在产学研用的全链条构建中,莱职已探索出较为成熟的产教融合模式。
为适应产教融合的深层要求,莱职先后与山东博物馆、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山东省文物保护修复与鉴定中心、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签订产教融合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实现了与山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antuxiezuo.com/150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