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推进会上的交流发言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很荣幸能在这次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推进会上与大家进行交流。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关乎党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近年来,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探索创新,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努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下面,我将从五个方面进行交流发言。
一、强化党建引领,筑牢基层治理“红色根基”
(一)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1.优化党组织设置。我们按照地域相邻、行业相近、规模适当、便于管理的原则,对基层党组织进行优化设置,扩大党组织覆盖范围。在社区,以网格为单位建立党支部,将党组织延伸到居民小区、楼栋;在农村,以行政村为单位建立党总支,在村民小组建立党支部,形成了“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和“乡镇党委-村党总支-村民小组党支部-党员中心户”的组织架构,实现了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2.加强党组织班子建设。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班子,注重从致富能手、退役军人、返乡创业人员等群体中选拔优秀人才担任党组织书记。加强对党组织书记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领导水平。建立健全党组织书记考核评价机制,对工作成绩突出的给予表彰奖励,对不称职的及时调整。3.严格党组织生活。认真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提高党员素质。创新党组织生活方式,通过开展志愿服务、参观学习、红色文化活动等形式,增强党组织生活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二)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1.开展党员设岗定责活动。根据党员的年龄、文化、特长等情况,设置政策宣传岗、文明劝导岗、环境卫生岗、治安巡逻岗等岗位,让党员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作用。建立党员岗位责任制,明确岗位职责和工作目标,加强对党员的考核评价,确保党员履职尽责。2.建立党员志愿服务队。以基层党组织为单位,建立党员志愿服务队,围绕扶贫帮困、环境整治、法律咨询、文化服务等方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制定志愿服务计划,定期组织开展活动,打造党员志愿服务品牌。加强对党员志愿服务队的管理和培训,提高志愿服务水平。3.推动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建立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制度,每名党员联系若干户群众,定期走访了解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开展“党员示范户”创建活动,引导党员在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勤劳致富等方面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影响和带动身边群众。
(三)加强党建阵地建设
1.建设标准化党建活动场所。按照有场所、有设施、有标志、有党旗、有书报、有制度的“六有”标准,加强基层党建活动场所建设。整合社区、农村现有资源,建设集党员活动、教育培训、便民服务、文化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党建活动场所,为党员群众提供良好的活动环境。2.打造党建文化阵地。利用社区、农村的广场、公园、墙体等空间,打造党建文化阵地,通过设置党建宣传栏、文化墙、雕塑等形式,宣传党的历史、党的理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营造浓厚的党建文化氛围。3.推进党建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推进党建信息化建设。建立基层党建信息平台,实现党员信息管理、党组织活动开展、党员学习教育等方面的信息化。利用微信公众号、手机APP等新媒体,及时推送党建信息,加强与党员群众的互动交流。
二、聚焦民生需求,打造基层治理“民心工程”
(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1.加强道路交通建设。加大对农村公路建设的投入,改善农村交通条件,实现村村通硬化路。加强城市道路建设和改造,优化交通网络,缓解交通拥堵。完善道路配套设施,设置交通信号灯、标志标线、护栏等,保障交通安全。2.加强水电热气供应设施建设。加大对农村水电热气供应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提高农村水电热气供应保障能力。加强城市水电热气供应设施的维护和管理,确保供应稳定。推进水电热气供应智能化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3.加强环境卫生设施建设。加大对农村环境卫生设施建设的投入,建设垃圾收集点、污水处理设施等,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状况。加强城市环境卫生设施建设和管理,增加垃圾桶、垃圾清运车等设备,提高垃圾处理能力。加强公共厕所建设和管理,方便群众生活。
(二)优化公共服务供给
1.加强教育服务。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开展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就业能力。2.加强医疗卫生服务。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完善医疗设施设备,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居民提供个性化的医疗服务。加强公共卫生服务,做好传染病防控、慢性病管理、妇幼保健等工作,提高居民健康水平。3.加强文化体育服务。加强文化设施建设,建设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体育馆等文化体育场所,丰富群众文化体育生活。开展文化下乡、文艺演出、体育比赛等活动,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三)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1.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建立健全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制度,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加强社会救助资金管理,确保资金安全、规范使用。加强社会救助对象动态管理,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2.加强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建设。扩大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覆盖面,提高参保率。完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待遇调整机制,提高保障水平。加强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基金管理,确保基金安全运行。3.促进就业创业。加大就业创业扶持力度,落实就业创业政策,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加强就业服务,开展职业介绍、职业培训、就业指导等服务,帮助劳动者实现就业。加强劳动权益保护,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三、推动共建共治,构建基层治理“共同体”
(一)强化多元主体参与
1.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政府要加强对基层治理的规划、指导和投入,制定政策措施,完善治理机制,提高治理效能。加强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2.引导社会组织参与。培育和发展各类社会组织,鼓励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建立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的激励机制,为社会组织提供资金、场地、人才等方面的支持。加强对社会组织的监督管理,规范社会组织行为。3.动员群众广泛参与。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建立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平台和渠道,鼓励群众通过民主协商、志愿服务、举报投诉等方式参与基层治理。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二)完善民主协商机制
1.建立健全协商平台。搭建社区、农村民主协商平台,如居民议事会、村民代表大会、民主恳谈会等,让群众有地方说话、有机会参与。完善协商平台的运行机制,明确协商内容、协商程序、协商结果运用等,确保协商工作规范有序开展。2.丰富协商内容。围绕基层治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如社区环境整治、物业管理、农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开展广泛深入的协商。将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纳入协商范围,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3.创新协商方式。根据不同的协商内容和对象,采取灵活多样的协商方式,如会议协商、书面协商、网络协商等。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展协商渠道,提高协商效率。加强协商成果的转化和运用,将协商结果及时反馈给群众,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antuxiezuo.com/148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