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类理论文稿汇编(17篇)(202408)

文化类理论文稿汇编(17篇)(202408)
目录

1.微短剧为县域文旅发展锦上添花 3
2.用好红色资源 凝聚奋进力量 6
3.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符号 10
4.用品质赢得口碑用创新续写辉煌 17
5.持续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传承利用工作 20
6.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24
7.守护好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和自然珍宝 28
8.守护中华瑰宝 让遗产焕发新韵 32
9.以创新推动新时代首都文化建设 36
10.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 40
11.把北京历史文化金名片擦得更亮 51
12.培育创新人才 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55
13.把握机遇提升品牌文化内涵 60
14.多措并举 呵护高温下的坚守 64
15.悠悠中轴线 灼灼新华彩 69
16.坚持守正创新 推进文化惠民 73
17.引领新时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文化创新理论 77

微短剧为县域文旅发展锦上添花

    《2023—2024年中国微短剧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网络微短剧市场规模为373.9亿元,同比增长267.65%。据推算,其市场规模已接近电影市场规模的70%。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的带动下,今年以来,一批微短剧乡村取景地随着剧集的热播而“出圈”,“微短剧+文旅”为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开辟了新模式。
    微短剧激活县域旅游。跟着微短剧去“打卡”的新风尚,为各地县乡旅游业带来了新的增长点。在线上,一批融入县域自然山川景观之美和地方风土人情的微短剧热播,如《我等海风拥抱你》《我的归途有风》《旅行奇迹·千岛湖》等,播放量均破亿,其中描绘的闽南民俗、非遗美食、千岛湖风情等更新了人们对县域旅游的想象。如何借助这波文旅微短剧的热度,将线上流量转化为线下旅游消费,是摆在取景地面前的重要课题。比如,根据微短剧剧情打造同款旅游路线,增加体验性故事性趣味性、完善取景地旅游服务设施,提高服务水平,同时尝试开发微短剧周边文创产品等。总之,坚持线上线下协同发力,将微短剧打造为讲好县域故事、赋能县域旅游、孵化县域IP的新引擎。
    微短剧激活在地文化。我国很多县乡都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富的红色文化和怡人的自然风景,但其中不少鲜为人知、有待“唤醒”。微短剧恰为发掘和焕新县域在地文化提供了一种新方式。在文旅微短剧的创作中,势必要对县域文化要素进行深入梳理,让那些尚未得到充分展现的文化资源获得更多关注。而且,不少微短剧选择将传统元素与现代创意相结合,以创新的、年轻化的、大众理解并喜爱的表达方式重新打开地方文化。借助技术赋能,让内容精准触达并影响用户,必将让地方特色文化焕发新的时代光彩。
    微短剧助力县域文化产业发展。从投资回报看,微短剧制作周期短、制作成本低、资金流转快、传播效果好,是吸引投资、促进县域文化产业发展的有效抓手。从产业业态看,微短剧往往能够带动上下游相关文化产业业态,如服装、道具、物流、配送等落地县域。借势微短剧,县域文化产业发展或将迎来新机遇。比如,杭州市临平区瞄准微短剧赛道,发力打造“临影厂”影视基地,布局从创作、拍摄、制作、发行、交易到衍生产业为一体的微短剧全产业链服务体系,吸引了大量微短剧相关企业、人才落户。在此过程中,随着更为多元、活泼、年轻的县域文化氛围的营造,还将增强返乡入乡创新创业的吸引力,引来更多“金凤凰”。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微短剧的健康发展,包括乡土文化在内的优秀传统文化将以新业态得以更广泛传播,从而立体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助推传统文化“扬帆出海”。
    

用好红色资源 凝聚奋进力量

    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红色文化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重要精神纽带。红色资源是我们党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的载体和结晶,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用好红色资源。在湖南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护好、运用好红色资源,加强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发扬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时代新风新貌。保护利用好红色资源,让其更好讲述“红色政权是怎么来的、新中国是怎么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是增进文化自信、凝聚奋斗力量的题中应有之义。
    从江西于都的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到甘肃高台的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从沂蒙山老区的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到大别山老区的金寨县红军纪念堂;从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到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访革命纪念地,瞻仰革命历史纪念场所,反复强调要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今年2月,中共中央印发《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明确提出,用好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纪念设施、革命旧址等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好革命文物,精心设计展览陈列、红色旅游线路、学习体验线路,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思想道德教育。这为我们提供了有力的行动指引和政策保障。
    丰厚的红色资源,承载着闪亮的历史记忆,是生动的教科书。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各个革命历史时期都开展了卓越的革命斗争,在中华大地留下了丰富的红色文化历史遗址和遗迹。浙江嘉兴南湖的红船、江西井冈山八角楼的油灯、陕西延安杨家岭的中央大礼堂、河北西柏坡的中共中央旧址……无一不承载着党和人民艰苦奋斗的光荣历史,浓缩了深厚的红色文化内涵。近年来,我国持续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据统计,全国已建成革命历史类博物馆、纪念馆1644家,全国有不可移动革命文物3.6万多处,可移动革命文物超过100万件/套。
    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不断涌现出感人至深、令人敬仰的英雄人物,他们也是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的鲜活教材。新时代,我们清晰听到了红色精神的时代回响。一朝上岛、一生守岛,32年来,“人民楷模”王继才让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开山岛,他坚信守岛就是卫国;心有大我,志诚报国,海归战略科学家黄大年争做“大科学”争当“大先生”,从未放弃对国家的忠诚和对事业的追求,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23年如一日,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村委会主任毛相林带领群众于悬崖绝壁上修路,终凿出一条脱贫致富的“天路”……坚定的信念、绝对的忠诚、不懈的奋斗,这些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标记了我们新的精神坐标,激荡起更澎湃的奋斗豪情,激励着我们沿着革命先辈的足迹拼搏向前,笃行不怠。
    用好红色资源,让红色资源“活起来”,才能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首要的是,摸清各地红色文物资源底数,加强保护性修缮修复,持续深化保护管理。同时,加强红色资源精神内涵的研究提炼,构建科学长效的红色文化宣讲机制,让红色文化更好传承下去。要主动适应并贴合数字时代人们的信息接收习惯和偏好,不断创新传播方式与呈现手段,让红色资源更能打动人心。比如,精心设计红色旅游路线,吸引更多人走进历史现场,在行走中切实增进对革命历史的理解和感悟。再比如,善用互联网思维,借助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数字技术,通过短视频等方式,进一步拓展红色文化宣传的广度和深度,增强红色教育的接受度和感染力。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红色资源是共和国的生命之源,是我们党百年奋斗的力量之源。坚持在保护中创新、在创新中保护,活化用好红色资源,用心用情讲好红色故事,让红色资源“活起来”“火起来”,我们定能从中汲取更多智慧和力量,增强踔厉奋发的自信和勇气,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创造新的荣光。
    

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符号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强调“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可以实证中华文明延绵不断、多元一体、兼收并蓄的发展脉络,彰显中华文明的特质与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能够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也有助于向世界传递中国精神、彰显中国价值、展现中国力量,推动中华文明更好地走向世界。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包含着丰富多彩的符号体系,这些符号不仅是对自然和社会的再现,更蕴含着深厚的哲学思想、精神信仰和审美情感。在时间的长河中,每一种符号的发展变化都凝聚着历史的沉淀与时代的创新,在持续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过程中,如今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文化基因和共同的精神象征。
    中华文化符号的内涵及分类
    在《社会心理学词典》中,文化符号被定义为能超越事物本身的形式而代表某种意义与价值的事物的物质实体。在符号学角度,文化表现为一个国家或民族创造并共同认可、使用的代表性符号。文化符号是一个民族或社会群体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具有很强的抽象性或象征性,在其意指系统中凸显出悬浮其中的文化内涵与精神的符号。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不同时期的文化特色和符号系统因时代背景和审美趣味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在夏、商、周三代,符号以原始图腾和青铜器纹饰为主,这些设计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力量的崇拜和对祖先的敬畏。诸如太阳、云雷、鸟兽等图案,是对宇宙自然现象的想象和再现。进入秦汉时期,随着中央集权的确立和汉字的规范化,符号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多彩。汉代的石雕、画像砖等历史资料上,出现了大量反映社会生活和宗教信仰的图案。到了唐宋时期,艺术创作更加注重写实和细腻,文化符号的使用也显得更加细致和复杂。唐代以莲花、盘龙等为代表,而宋代则以山水、花鸟等自然元素融入日常器物和文学作品中,反映出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明清两代,文化符号的表达方式和内涵更加多元化。明清家具雕刻和玉器上常见的龙凤呈祥、蝶恋花等图案不仅具有吉祥寓意,而且在艺术造型上也趋于精美和繁复。到了近现代,中华文化符号发生了新的变化,西方的几何图形、抽象表现等元素开始与传统符号融合,形成了既传统又现代的特有符号语言。这些符号不仅在视觉艺术中得到广泛应用,也在建筑、服饰和日用品中体现了中西合璧的美学趋势。
    这样的演变过程,不仅证实了中华文化符号的历史深度和广泛性,也展示了符号系统在不同历史阶段下的适应性和创新能力,使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到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连续性和动态性。
    中华文化符号是由中华民族创造的,由中华民族和世界各民族共享,承载着中华文化价值,塑造中华民族形象的符号系统。这一内涵,明确了中华文化符号的创造主体、阐释主体、哲学基础和指称对象。中华文化符号有很多内容与种类,分为精神符号与物质符号。
    常见的精神符号有这些:一是思想理念:如儒家思想(包括《论语》《孟子》等经典中的思想)、道家思想等。二是传统节日: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元宵节、清明节等。三是文学艺术:唐诗、宋词、元曲、书法、国画、京剧、武术等。四是神话传说:龙、凤、麒麟等形象。五是历史人物:黄帝、炎帝、孔子、孟子等古圣先贤。六是精神象征:长城(代表中华民族的坚韧和顽强)、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象征着中华民族的摇篮)、长江等。
    常见的物质符号有:建筑(宫殿、园林、寺院、牌坊、民宅等),手工技艺(中国结、剪纸、刺绣、蜡染、陶艺等),艺术作品(汉代竹简、敦煌壁画等),饮食文化(茶、饺子、粽子、月饼、中国传统菜系等),服饰(汉服、唐装、旗袍等民族服饰),发明创造(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等),其他(丝绸、瓷器、中药、文房四宝等)。
    这些只是中华文化符号的一部分,它们不仅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也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的重要来源。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文化符号也会不断涌现。
    中华文化符号的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
    中华文化符号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文化特性,在现代社会扮演了重要的象征角色。这些符号不仅是过去遗留的文化印记,更通过其形式和含义的现代转化,在日常生活中发挥影响力,在传播中华文化、塑造国家形象和促进文化交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比如,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石,它不仅是一种文字符号,更是一种艺术形式。汉字的价值不仅在于它的形态布局和谐、表意完整,更在于它本身承载的文化价值和文化认同感。近年来随着我国影响力的提升,以汉字为代表的文化符号越来越多地运用在产品设计上,如衣服上印的文字,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产品等。汉字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通过传播,向世界展示中国的价值观、思想观念和审美观念。
    再比如,国画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包括山水、人物、花鸟等多种题材。随着我国文艺政策的不断提出与国民文化自信感的增强,国画也逐渐走进大众的视野,从中小学的课堂到春晚舞台,国画以它独特的美学价值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国画的传播也促进了中华文化的传播和推广。
    汉字、国画、书法、民乐、建筑……越来越多中华文化符号的运用,不仅在国内形成了一种文化自信和认同感,也对外展示了中国文化的开放性与包容性,促进了国际文化交流与对话。在现代社会的背景下,面对全球化的浪潮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中华文化符号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起到了连接过去与未来、传统与现代的桥梁作用。
    传统文化符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文化符号的现代诠释是指将文化符号与现代设计、艺术等相结合,创造出新的审美体验和文化价值。这种现代诠释不仅是对文化符号的传承,也是对文化的创新和推广。现代诠释在四个方面可以更好地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一是简化。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快,对于复杂的符号可能没有太多的时间去理解。因此,可以考虑简化符号的形式,使其更加简洁、直观。
    二是创新。现代人追求个性和创新,对于传统的符号可能已经产生了审美疲劳。因此,可以考虑创新符号的形式,使其更加新颖、独特。
    三是结合现代元素。现代人对于时尚、科技等现代元素比较感兴趣。因此,可以考虑结合现代元素,使其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四是强调功能性。现代人对于符号的功能性比较重视。因此,可以考虑强调符号的功能性,使其更加实用、有效。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文化符号不仅是东方传统的传播者,更是全球文化对话中的积极参与者和创新引领者。中华文化符号对现代社会有着深刻的启迪和广泛的影响。这种影响既体现在提升民族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上,也体现在推动全球文化交流和增进国际理解上。中华文化符号的持续传播与创新实践,为维护文化多样性、促进文化交流合作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符号,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工程,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深入挖掘和保护各类文化遗产,加强研究和阐释。在当前社会文化继承与发展的背景下,我们必须重视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与发展。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加快,文化的多元交融和共融成为必然趋势。在这种情况下,保持中华文化的独特性与鲜活性,不仅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保护,更需要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使其在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互鉴中展现出生命力。
    

用品质赢得口碑用创新续写辉煌

    中华老字号,是穿越时光长河的文化瑰宝,它们不仅承载着世代匠人的智慧与汗水,更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与灿烂文化的生动见证。随着时代变迁,新兴品牌如雨后春笋般竞相涌现,新兴科技融入生产生活的各个角落。这些翻天覆地的变化,向中华老字号发出了时代之问——如何在变局中坚守与创新,铸就中国的品牌典范?
    中华老字号坚守着世代传承的匠心精神与卓越品质,正以开放包容的心态融入科技创新与市场变革的浪潮,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革故鼎新,科技驱动品牌跃升。在中华老字号品牌的跃升之路上,科技是品牌转型升级的核心密钥,它让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在碰撞中融合,在融合中升华。以吴裕泰为例,顺应“茶科技”发展态势,实现了生产线的全面升级与智能化转型。其购置的茶叶色选机、除杂机等尖端智能设备,将茶叶的纯净度、色泽均匀度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水平,满足了现代消费者对高品质茶饮的追求与期待。与此同时,吴裕泰积极引进食品级灌装生产线和自动化包装设备,不仅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更实现了“科技保鲜”,确保了茶叶产品在储存过程中的新鲜度与口感。数字时代,拥抱科技已成为中华老字号焕发新生、持续繁荣的必然选择。老字号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与模式升级,不仅传承了悠久的文化底蕴与精湛工艺,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跨界碰撞,青春品牌焕发市场新生。近年来,中华老字号品牌纷纷跨界营销,这一潮流不仅重塑了传统品牌的形象,在市场的检验也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比如,东阿阿胶与奈雪联手,将滋补养生的传统智慧融入时尚茶饮,创造出阿胶奶茶这一跨界作品;美加净与大白兔联合,奶糖味润唇膏问世,唤醒了无数人童年的美好记忆,实现了经典与潮流的完美融合。这一系列跨界合作,不仅是品牌间的联手,更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深度融合的勇敢尝试。它们巧妙地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审美、生活方式相结合,创造出了一系列既符合年轻消费群体喜好,又不失文化底蕴的新产品,让传统品牌焕发出全新的生命力。这说明,只有不断创新,勇于尝试,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让传统品牌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扬帆世界,国际化战略布局全球。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北京同仁堂、浙江张小泉等一众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华老字号品牌纷纷迈出国门,以其独特的品牌故事和文化自信,在国际舞台上绽放光彩。以北京同仁堂为例,其从1993年开始谋划布局海外市场,30年来凭借悠久的历史传承、精湛的工艺技艺和卓越的产品品质,成功在全球五大洲的2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稳固的市场地位,设立了超过160家零售终端,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健康福祉的桥梁。同仁堂的海外拓展之路,既是弘扬传统中医药文化的体现,更是对全球健康需求的深刻洞察与积极回应。这些中华老字号以独特的品牌故事和文化自信,向世界展示了中华老字号的独特魅力,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
    中华老字号的意义远远超出了商业范畴,它们是国家记忆的守护者,民族精神的传承者,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促进文化交流与理解的重要纽带。用创新书写辉煌,用品质赢得尊重,用文化连接未来,中国老字号正在新时代的征途中铸就中国品牌典范。
    

持续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传承利用工作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持续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传承、利用工作,使其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求。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我们继续做好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幅员辽阔、资源丰富,是名副其实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大国。就在前不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我国世界文化遗产提名项目“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和世界自然遗产提名项目“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我国世界遗产数量达到59项,居世界前列。这是对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的高度肯定。
    截至目前,我国拥有不可移动文物76万余处,国有可移动文物1.08亿件(套);普查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87万项,地方戏曲剧种348个……这些文化遗产既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基础,也是人类共同的文化瑰宝。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后,北京举办长城文化节、长城考古研讨会,江苏推出“运载千秋——新时代大运河重要考古成果展”,四川、陕西、重庆等多地举行革命文物讲解交流展示活动……各具特色的活动形式,让传承中华文明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
    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传承历史和文明的载体,也是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深厚根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留住文化根脉、守住民族之魂的战略高度关心并推动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和重要部署,有力推动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2017年,中办、国办发布《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高规格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作出安排和部署。“十四五”规划纲要把“强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列为文化建设重要任务。《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进一步明确提出,“建立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协调机构,建立文化遗产保护督察制度,推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和统一监管”“全面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制度在实践中日趋丰富和完善。
    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我们应当深入挖掘文化遗产中蕴含的精神价值、文化价值,使之成为建设文化强国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强大动力。与此同时,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让自然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利用。以北京中轴线等项目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为契机,深刻理解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的重要意义和时代要求,以更加坚定的思想自觉、精准务实的举措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
    进一步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整体性、系统性保护,切实提高遗产保护能力和水平,要求我们将文脉传承与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挖掘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多重价值,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不断拓展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空间,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求。
    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是人类文明发展和自然演进的重要成果,也是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载体。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领域国际交流合作,不仅能向世界更好讲述中国故事,也能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利用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这要求我们积极广泛参与世界文化遗产领域的人才培育、标准制定、知识普及、技术合作等,进一步提高我国在世界文化遗产领域的话语权,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化文化领域改革的目标。这一部署体现了突出目标又兼顾各方、总分结合且一体推进的特点。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勇于开拓、稳步推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大为增强、文化自信显著提升。党的二十大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的目标任务,作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重大部署。《决定》围绕建设文化强国作出的具体部署可谓恰逢其时。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当前,意识形态领域存在不少挑战,没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文化领域的其他改革与建设就无从谈起,更会影响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全局。必须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持续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大力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完善舆论引导机制和舆情应对协同机制;继续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完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制度机制。
    健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体制机制。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高质量完成,离不开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经过十多年的艰辛探索,目前我国的文化体制改革已卓有成效,同时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也需要及时应对解决。《决定》将深化机制改革作为该领域改革重点,提出“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这既有利于解决各地区文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问题,也与城乡融合发展的部署形成互补;提出“深化文化领域国资国企改革,分类推进文化事业单位深化内部改革”,聚焦目前有关单位机构的堵点、难点与痛点,指明了未来突破的方向。
    推动文化繁荣,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衡量文化繁荣的质量和水平,最重要的不是看经济效益,而是看能不能提供更多既能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又能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文化产品。《决定》明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出成果和出人才相结合、抓作品和抓环境相贯通,改进文艺创作生产服务、引导、组织工作机制”,这契合社会主义文艺工作的根本宗旨,也符合当前文艺人才培养与创作机制改革的需求;提出“建立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协调机构,建立文化遗产保护督察制度,推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和统一监管”,这顺应了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深入发展的大趋势;强调“健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体制机制”,这说明随着“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蓬勃发展,亟需在体制机制上加以规范与保障。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立足新的历史起点,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就要使中华文化及其蕴含的价值观念走向世界,并贯穿于国际交流和传播方方面面,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和了解。《决定》指出,“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重点在于推进国际传播格局重构,深化主流媒体国际传播机制改革创新,加快构建多渠道、立体式对外传播格局;同时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此外,我们还要建设全球文明倡议践行机制,保证扩大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构建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丰富文化交流内容和拓展合作渠道等工作常态化、制度化。
    

守护好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和自然珍宝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进一步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整体性、系统性保护,切实提高遗产保护能力和水平,守护好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和自然珍宝。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为做好新时代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站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历史新方位,如何保护传承文化遗产,深入挖掘蕴含其中的精神价值、文化价值,使之成为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强大动力,是重要的时代课题。
    进一步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整体性、系统性保护,切实提高遗产保护能力和水平。近年来,从召开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座谈会,到有序推进长城、石窟寺等重大文物保护工程;从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等重大考古项目取得新进展,到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五阶段工作取得新成果,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力度持续加大,保护成效日益显著。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只有坚持保护优先的理念,才能守护好珍贵的文化遗产,守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中华民族的“根”与“魂”。
    未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需继续健全完善文化遗产资源资产管理制度,建设国家文化遗产资源大数据库,在进一步“摸清家底”的基础上科学制定总体性保护规划和针对性保护政策,统筹好抢救性保护和预防性保护、本体保护和周边保护、单点保护和集群保护,维护文物资源的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和文化延续性。运用先进科学技术提高保护水平,加大对文化遗产信息采集、检测鉴别、精准测绘、价值挖掘等关键技术和专业装备的研发,运用数字化信息化新工具新手段,提升文化遗产病害检修、风险预测和动态监测等方面的技术水平,促进文化遗产高保真、永久性保存。同时,持续加大文化遗产保护的资金投入,加快打造高水平、专业化的高层次人才队伍,探索建立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协调机制、文化遗产保护督察制度,加快完善文化遗产保护的保障体系,实现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和统一监管。
    加强文化遗产传承利用工作,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遗产的传承关键在于一个“活”字。遵循文化遗产传承发展规律,挖掘提炼文化遗产背后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等文化精髓,借助科技力量、结合时代元素,努力让文化遗产“活”起来、“火”起来,才能延续文化遗产的生命力。这要求我们加强对文化遗产的研究阐释、传承传播,让其中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通过互动体验、文创产品、文艺作品等多种形式及载体,融入大众的日常生活,满足人民群众了解历史、汲取知识、欣赏艺术的精神文化需要。新时代以来,各方面积极推进历史文化遗产的合理适度利用,借着美丽乡村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东风”,积极孵化融合发展新业态,激发文化消费新活力,为当地文化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注入更多新动能。
    加强文化遗产领域国际交流合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是人类文明发展和自然演进的重要见证,也是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载体。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些宝贵财富,是人类文明赓续和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共同的责任。新时代以来,我国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文物进出境展览、联合考古、文保援助等项目,大运河、长城保护工作获得国际社会广泛赞誉。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中,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更是成为一大亮点。新征程上,我们要继续以文化遗产为媒,推动文化遗产“走出去”,传播好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国家形象。同时,积极参与文化遗产治理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为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更多力量。
    文化遗产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认真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需要进一步做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各项工作,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汇聚起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
    

守护中华瑰宝 让遗产焕发新韵

    素有“文物之邦、鱼米之乡”美誉的江南古镇绍兴,“山水甲天下,景色醉人心”的桂林山水,俯仰之间皆可捡拾文化“碎片”的洛邑古城……广布于祖国各地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如同一颗颗明珠镶嵌在广袤的大地上。文化和自然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延续着中华文明的历史文脉,蕴含着中华文化的价值理念,守护中华瑰宝,赓续中华文脉,是中华儿女的崇高责任与使命。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持续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传承、利用工作,使其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以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高度自觉,强化系统保护、创新利用方式、增进交流互鉴,推动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从全面开展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等重大考古项目,到深入实施长城、大运河、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等重大保护工程,再到扎实推进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全社会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意识显著提升,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丰厚滋养。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建立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协调机构,建立文化遗产保护督察制度,推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和统一监管。文化和自然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保护好文化和自然遗产,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近年来,北京先后开展110余项长城保护工程,成立全国首个长城保护修复实践基地,启动箭扣长城和大庄科长城研究性修缮项目,探索出一条长城保护的新路径;以中轴线申遗为突破口,将中轴线申遗保护与街区有机更新、改善人居环境相结合,从腾退整治到修缮利用,从考古发掘到环境保护,从专家咨询到全民参与,协同各方形成保护合力,向世界呈现中华文化之美。可见,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多方力量做好顶层设计、强化系统保护,切实提升遗产保护能力和水平。
    创新利用方式,让文化和自然遗产绽放时代新韵。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的目的不是要将其束之高阁,而是要持续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传承、利用工作,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使其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保护好文化和自然遗产,要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通过注入科技、旅游、生态等新要素,充分激活文化和自然遗产生命力。比如,国家博物馆推出“三维珍品”在线展示,鹰形陶鼎、鹳鱼石斧图彩绘陶缸、“汉归义羌长”青铜印等,观众可在线直观查看文物局部细节,满足了观者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海南着力构建智慧化生态管护新模式,以数字技术助力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通过日常巡护、资源监测让公园变得更“智慧”;敦煌研究院建成“数字敦煌”资源库平台,并将典型洞窟的高清数据公布在互联网平台上与全球共享。通过融入创新元素、增加科技赋能,大众可以深度参与互动、体验,感受文化与自然遗产的全新生命力与时代活力。
    推动交流互鉴,为世界文明百花园增添绚丽色彩。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我国璀璨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正作为“外交使者”“国家名片”,向世界展示着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不仅向世界全面展示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更集中呈现了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水平,为世界遗产事业提供了中国经验、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文化和自然遗产是人类文明发展和自然演进的重要成果,也是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载体。我们看到中沙联合考古队一起“唤醒”沉睡千年的历史遗迹,中国工程师参与尼泊尔加德满都杜巴广场九层神庙震后修复工程……在这些国际合作项目中,我们携手世界各国一起探索文化和自然遗产背后的奥秘,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与重要价值得到世界广泛认可,用实际行动为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为绘制人类文明的多彩画卷增添更多新韵。
    

以创新推动新时代首都文化建设

    为北京中轴线量身打造的“5G+城市数字孪生协同监测体系”,不仅实现了对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的全方位、智能化保护,还巧妙融合了游览展示功能,使这一历史瑰宝在数字世界中焕发新的生机;今年6月,北京市西城区两项国家级非遗项目——孙氏太极拳、京胡制作技艺专项数字非遗馆落户琉璃厂“元宇宙”街区并正式对外开放,只需扫码便可浏览相关数字实物、领略非遗文化……北京不断以“创新之笔”书写文化建设新篇章,让千年古都绽放崭新光彩,成功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文明的持久魅力。
    当前,北京坚持创新驱动、以文化城,加快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力释放北京科技资源、人力资源、创新活力,积累形成了创意为先、人才为本、机制为要、技术为核的文化土壤和创新氛围,充分发挥了全国文化中心的示范带动作用。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市文化新业态企业实现营业收入7425.2亿元,同比增长12.4%,占全市文化企业营业收入的比重为71.2%;无论是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数字文化娱乐独角兽企业,还是“全国文化企业30强”、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项目,在数量上,北京均居全国首位。创意设计、动漫、网游、互联网经济、现代会展业等文化新业态活力涌现,孕育出新的增长点,通过引领消费风尚、丰富内容供给、提升辐射能力,为城市发展赋能。《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长期规划(2019年—2035年)》《北京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中长期规划(2019年—2035年)》《关于推进北京市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意见》等文件的相继出台,也为文化创新提供了坚实政策保障,不断助推创新精神贯穿于北京文化体系建设全过程,促进“文艺+科技”赋能发展,推动观念和手段相结合、内容和形式相融合、艺术和技术相辉映,为文化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正确运用新的技术、新的手段,激发创意灵感、丰富文化内涵、表达思想情感,使文艺创作呈现更有内涵、更有潜力的新境界。当前,北京大力深化文化与科技融合,加快推进文化产业数字化。大数据、人工智能、3D影像技术等先进信息技术与公共文化设施和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机结合,正深度赋能北京文化产业发展,实现生产、制造、传播、消费和服务方式的全方位、全链条改造,推动传统业态向“云端”转型,有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例如,北京京剧院推出传统大戏赏析栏目,将《龙凤呈祥》《四郎探母》等12台传统经典剧目推送到“云剧场”,获得较好成效;“梅兰芳数字人”以26岁时的梅兰芳先生为原型,通过仿真、人工智能等技术,让人们与梅兰芳先生进行一场跨时空会面;故宫博物院发布的《“云游”故宫指南》让观众在家也能逛故宫、看展览、赏文物、学历史……数据化、个性化、智能化的文化产业发展趋势,拓展了消费场景、优化了用户体验,更广范围、更大程度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发展创意文化,培养一批懂文化、能创新的人才队伍十分重要。《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培育形成规模宏大的优秀文化人才队伍,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近年来,北京持续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加大文化创意人才引进力度,支撑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打造孵化、培育、扶持文化人才的摇篮。在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期间,2024朝阳F40优秀文创青年人才计划颁证仪式在北京举行。入选人员可参与北京国际电影节大师班学习、文创主题交流活动等,通过加强行业信息交流、增强专业素养和创作技能等方式,培养一批积累深厚的创意人才。总之,只有不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吸引更多文化创意人才扎根北京、服务北京,才能将北京打造成全国乃至全球文化创新和发展的重要策源地,不断以创新赋能新时代首都文化建设,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
    

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

    文化关乎国本、国运,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立足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着眼赓续中华文脉、推动文化繁荣的重大使命,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重大任务,明确改革路径和具体举措,为新时代新征程文化改革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
    一、充分认识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重大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既要通过经济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物质富裕,也要通过文化体制改革,激发文化生命力、创造力,实现精神富足。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力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强大支撑。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推动文化繁荣兴盛,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民族永续发展。
    (一)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是担负新的文化使命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是具有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觉致力于在赓续历史文脉中推进文化创造,在传承中华文明中推动文化进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系统谋划和部署,推动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特别是我们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面向新时代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的文化使命。完成这一使命,关键在改革。必须通过改革进一步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为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二)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是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内在要求。相对于物质满足,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是一种诉诸长远、诉诸千秋万代的视野与情怀。越是物质富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越是强烈。而且,随着人们文化素质、文化水准提高,人们对文化作品质量的要求更高了。这些年,我国文艺创作生产能力大幅提升,各种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数量高速增长,文化供给的主要矛盾已由“够不够”转向“好不好”。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建立有利于优质文化产品服务不断涌现的体制机制,更好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三)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是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的迫切需要。从历史上看,每一次信息技术革命都推动传播革命。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新的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在文化领域不断催生各类新业态、新应用、新模式,深刻改变文化创作生产和传播消费方式,深刻重塑媒体形态、舆论生态和文化业态,深刻推动不同文化和价值观念交流交融交锋。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也推动国际传播格局和国际话语场深刻调整,为我们占据国际传播制高点、构筑国际话语新优势提供了契机。面对新形势,唯改革者胜。要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全方位改革,推进工作理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全方位创新,把互联网思维和信息技术应用系统贯穿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中,实现全面彻底的数字化赋能、信息化转型。
    (四)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的时代要求。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人类社会正站在十字路口。一方面,通过文明交流互鉴应对共同挑战、迈向美好未来的呼声日益强烈,国际社会对中华文化的关注与日俱增,期待中华文化对人类文明发展进步发挥更大作用。另一方面,宣扬文化竞争并挑起文明冲突、意识形态对抗的倾向也有增无减。尤其是中国快速发展引起个别国家强烈不安,他们凭借信息优势和舆论霸权丑化我国形象,歪曲抹黑的舆论攻势不断加剧。无论是推动文明交流互鉴,还是应对国际文化竞争,都要求我们深化改革,完善国际传播体制机制,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以真正在国际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
    二、牢牢把握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基本要求
    文化兼具产业属性和意识形态属性,决定了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更具复杂性。要贯彻《决定》精神,坚持正确改革方向,牢牢把握基本要求,稳妥有序推进改革。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以什么样的思想理论为指导,是文化改革发展的首要问题。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在新时代,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和巩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地位。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确保我国文化改革发展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高举起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文化旗帜,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要坚定不移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导文化体制机制改革,自觉把这一思想贯彻落实到文化改革全过程各方面。
    (二)增强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立得住、站得稳、行得远。增强文化自信,是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根本前提和先决条件。必须坚持走自己的路,既不盲从各种教条,也不照搬外国理论,该改的、能改的坚决改,不该改的、不能改的坚决不改。文化自信来自于我们的文化主体性,要坚持“两个结合”,以马克思主义推动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巩固文化主体性,坚守精神独立性。
    (三)培育形成规模宏大的优秀文化人才队伍。文化生产是创造性劳动,核心在人,人才济济、人物辈出,文化才能繁荣兴盛。文化体制机制改革要“目中有人”,把育人才、强队伍作为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健全符合文化领域特点、遵循人才成长规律的人才选拔、培养、使用机制,改革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努力培育形成规模宏大、结构合理、锐意创新的文化人才队伍。文化人才的出现有其自身规律和特点,要通过改革营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政策环境,营造有利于人才创新创造的文化生态。要能识才、重才、爱才,健全联系服务机制,真正把人才凝聚到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中来。
    (四)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创新创造是文化的生命力,是文化繁荣兴盛的活力源泉,也是文明绵延繁盛的不竭动力。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中华文明之所以绵延不绝,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华民族始终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精神进行文化创新创造,涌现出一个个文化高峰。可以说,一部中华文化发展史,就是一部文化创新创造史。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要把激发全民族创新创造活力作为中心环节,加快完善遵循文化发展规律、有利于激发活力的文化管理体制和生产经营机制。要充分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鼓励解放思想、大胆探索,营造积极健康、宽松和谐的氛围,让一切文化创新源泉充分涌流,让一切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
    三、坚定不移将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引向深入
    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是文化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要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瓶颈问题,以战略性、引领性改革举措不断深化改革,努力开创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
    (一)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但形势依然复杂严峻,斗争和较量有时十分尖锐,必须进一步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要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工作体系,完善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常态化制度化。哲学社会科学是意识形态的重要支撑,要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面向中国田野、解决中国问题、形成中国理论,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舆论工作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顺应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趋势,实施全媒体传播建设工程,用互联网思维主导资源配置,构建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的工作机制和评价体系,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推动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
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是意识形态中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要完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制度机制,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提高全民族文明程度。农村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要深入实施文明乡风建设工程,弘扬新风正气,倡导科学精神,推进移风易俗,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antuxiezuo.com/136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