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刚刚开始,人们都想一心一意挣钱养家糊口,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通过转变古老思路走出藩篱拥抱世界。在边境地区,持续了十年的战争却仍然在进行。廖锡龙来到云南西畴烈士陵园,这地方躺着许多曾抛头颅洒热血的烈士,他们一个个都很年轻,当时为了国家的安全和人民的幸福生活,义无反顾的走向了战场,用鲜血换来了寸寸土土的收复。
青松之下是安葬马平的安详之地,尽管斯人已逝,但我们不能忘了他的英雄事迹!
崇拜英雄,军人的后代
马平出生于1962年,是军人的后代。他父亲随着部队南征北战沙场杀敌的故事成为了他睡前故事。他从小就对部队的向往,对英雄的崇拜,深深地刻在了自己的脑海里,甚至影响到了他的人生抉择。
不怕苦不怕累,在马平身上就体现出来了。他十几岁那年,正是上初中的时候,他独自搬运过几吨重的煤,累得汗水滴滴答答往下流淌,衣服上都蘸上了煤,弄得脏兮兮的,脸上也被煤灰弄得像个黑炭。
马平在学习上从来都不要父母监督,是个非常刻苦的孩子,学习成绩在学校也是最好的,17岁那年他就考上了昆明的一所军校。不过,以马平的成绩完全可以上更好的综合学校,但是他为了自己的军人梦,没有任何犹豫地选择了军校。
他在军校的三年生涯结束后,被分配到云南的边防部队当排长,母亲得知马平被分配到那么远的地方,希望儿子能够调回贵阳离家近一点。毕竟儿行千里母担忧。但是马平坚决不肯调回贵阳,说到他是军人必须要服从命令保家卫国。本来这也是他从军的目的。
马平是个非常严肃的人,不管对自己严格对部下要求也严格,但是他的方式方法有所不对。一次在行军休息中,他看到一名战士衣衫不整还随地小便,就生气地批评了这个战士,还说他没有军人的样子。这个战士不服气,说马平骂他,两人就吵了起来。
这时,马平领导赶过来处理,随后把马平拉到一旁,语重心长地告诉他,管理要讲究方式和方法,并且把自己积累的经验交给了马平。马平听后受益匪浅,过后还跟那位战士道歉说自己不该骂人。
排长汇报作战报告,师长批评
马平所在的部队的师长是廖锡龙。廖锡龙师长对属下非常严格,经常会下部队视察。有一次,他下到马平所在的三团视察,特意重点听取了各部门的作战计划。作为前线作战部队,需要面对随时发生的情况进行随机应变,要做到以防不测。否则等到战斗开始了,还搞不清楚状况,弄得一团糟。
廖锡龙能有今天这师长位置,他也是从基层开始一步一步成想起来的,他对下面情况了如指掌。听取报告过程中,提出许多细致的问题,很多次弄得做报告的人哑口无言。因此师长廖锡龙一来,全团干部都非常紧张,怕师长提出的问题回答不出来。轮到马平作报告了,他看似非常紧张,说话断断续续,重复说词。
廖锡龙师长立马叫马平停下,问他哪个学校毕业的,马平如实回答了。廖锡龙师长耐心地教育马平,说战场上千变万化,要的是有作战智慧和魄力的指挥官,而不是优柔寡断,否则将士们的血就白流了。被批评的指挥官不止马平一人,唯独马平没有垂头丧气,而是从其他指挥官的报告中和师长的问话及教育中学到了很多。
马平提出过几天重新作报告。廖锡龙听到马平说的话高兴地点头,说军人就是要不怕犯错的。报告会结束后,马平虚心请教有经验的前辈,重新认真细致地研究敌我双方情况,并很快作出了一份严谨有逻辑的方案。
作战勇敢的马平,壮烈牺牲
1984年的春节前夕,马平回家探亲,刚到家几天时间还没到春节就被部队拍电报召回部队,母亲收到电报后没有第一时间告诉儿子,正因母亲想念马平,心想儿子好不容易回来一次,结果大年初三才告诉儿子部队有紧急任务需要他回部队的消息。马平埋怨母亲现在才告诉他,于是很生气的吼了母亲几句,就匆匆忙忙的赶回部队了。他与母亲车站分别之时,谁都想不到这一别是永别。
回到部队后,作为排长的马平带领部队战斗,他战斗中表现得十分勇敢,不管排雷,进攻,站岗,等等,都是冲在第一位,这些都不在话下。这是给战士们树立好榜样。
4月30日这天,马平带领战士们坚守了九天九夜的高地,在这几天时间里曾多次打退前来抢占地盘的越军并予以反击,最后终于攻破了敌军火力封锁线,完成了上级交代的任务。按照原先安排好的战略部署,马平所在的排应该协助另外一个排进攻另一个高地。
计划赶不上变化快,结果另外一个排遭到了敌军玩命抵抗,而没能完成上级交代的任务。在这关键时刻,马平站出来,亲自向上级请战,要求接下这个任务,十分钟后胜利完成。
马平主动请战,再次担负另外一个高地任务,这是一个制高点,是据守公路的最佳位置。敌军安排了重兵把守。马平眼疾手快一下子干掉了两个隐藏在暗处射击的敌军,一鼓作气拿下高地。最后关键时候,马平带领两个班的战士直接进入敌军营部,摧毁了敌军营房。在搜索剩余敌军过程中,不料遭遇敌军事先埋好的炸弹,库房炸弹被引爆,年仅22岁的马平当场壮烈牺牲。
马平牺牲后,在他遗物中发现一封写给母亲,却并没有写完的信,信中提到对母亲的道歉。马平母亲看完这封信后,泪水打湿了信件。悲伤过度一夜之间白了头发,这封信至今都被老人家收藏着。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antuxiezuo.com/9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