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民族地区中学校本德育课程的实践研究
随着教学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发展,当前民族地区的校本德育课程需要抓住新课程改革的机遇,按照民族地区的地域特点、学校发展情况等,探索出一条能够促进校本德育课程发展的正确道路。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对学生的综合教育,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支持。但是由于各种因素,校本德育课程体系在构建和实践过程中,依然存在着比较多的问题,影响了校本德育课程构建的效率和质量。因此,当前需要在准确分析校本德育课程构建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并且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措施,为更好地发挥校本德育课程的作用提供支持,实现对学生的综合培养。
一、校本德育课程开发概述
1.内涵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种以学校教师作为主体,按照国家和地区课程要求的情况下,通过对本校学生需求实施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和课程内容,按照办学理念开展的一种多样化,可选择课程开发活动。校本德育课程的开发简单来说就是由学校中教师编制、开展和评价课程的一种活动,实际上就是学校按照自身教育理念和办学宗旨,为了满足学生实际需求和特点,开展的一系列课程开发工作,包括课程规划、实施和评价。
2.特点
中学校本德育课程开发是校本课程开发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关于校本课程开发,并不是地方或者是国家课程开发。同时,开发不能够随心所欲地进行,需要根据国家或者民族地区制定的相应德育课程要求作为指导,将学校内外资源实现有效整合。此外,校本德育课程开发并不单是某个教师或者某个教育专家的工作。最后,课程开发的实际目标主要是培养出具备良好民族意识和德性的新时期中学生。
针对校本德育课程开发的特殊性,可以将其总结为以下几点:第一,培养目标方面,中学校本德育课程开发和德育国家课程开发存在一定的不同,国家方面的课程开发是基于本国公民共同价值追求开展的,其目的是保证人民能够在面对一般道德问题时,可以做出相似或者相同的判断,并且付诸行动,有着非常明显的基础性、普遍性和适用性。而民族地区的校本德育课程开发,则主要是在注重地区差异、学校环境、师生特点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个性,不仅仅重视一些基础的道德问题,也对培养学生拥有高水平的道德判断给予了关注。第二,课程目标方面,校本德育课程的开发和其他学科的开发不同,虽然都属于校本课程开发中的一部分,但德育校本课程开发主要强调培养人的德性、道德素质,提升人的态度、价值、情感观念。而其他学科大部分都比较重视基础知识、技能的培养工作。第三,课程管理方面,校本德育课程和活动类课程或者选修类课程不同,德育在地方、国家校本课程的实际职责都有着比较明确的界定,而活动课程或者是选修课程只是一种课程形式,在实际开发中,校本德育课程可以选择这些形式进行体现,也可以选择其他的形态。
二、构建民族地区中学校本德育课程的积极作用
1.在做好价值观教育的基础上积极弘扬民族文化
民族文化自身有着非常明显的深层结构特点,而爱、审美、价值观念的教育,是民族地区中学校本德育课程结构中的深层文化,对于德育功能能否正确发挥、校园文化结构是否和谐等,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是深层次爱国主义、民族团结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德育的价值体现,需要作为一种常态任务进行落实。同时,针对德育,道德一种建立在心理健康基础上的,属于责任意识,即德育归根结底是道德责任的教育。而通过构建校本德育课程,将尊重学生的自由作为基础,重点培养学生的道德选择能力,强化中学生的主观责任,使德育走出传统思想,尽早从优秀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角度,实施高效的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认同教育,强化学生的道德责任意识,真正发挥德育工作的积极作用。
2.为教师提供更多可供参考的德育内容
不同的历史事件是传播民族历史以及文化的一种载体,承载着非常多的民族理论、精神,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将民族思维模式、文化认同体现出来。通过构建校本德育课程,能够引导教师进一步对民族文化进行认知,并且将其作为重要的课程内容实施深度开发。同时,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通过对案例展开分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促使自身更好的进步。案例教学活动具备非常明显的真实性、综合性、启发性等特点,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思想、方法,对于民族地区的中学校本德育课程的开发有着重要意义,非常值得深入探索。如在培养学生树立正確政治立场、价值观念时,可以将民族中一些具备影响力的反面教材作为案例,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开展辩证分析,进而激发出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其能够立足自身,从基本的言行做起,不断提升自身的政治觉悟、道德素养,构建科学、正确价值观念。
3.改变德育不适用学生个体差异的现状
针对德育工作来说,以往一般是通过政治课程、班主任开展的,主要是一些基础的思想政治工作。在方法上,主要是采用灌输的方式,即教师单方面讲解,学生被动接受相关知识,这种方式在实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antuxiezuo.com/87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