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学毕业就到乡里的初中就读了,县里规定每个乡镇只有一所初中,我们村的中学就停办了,原校址改作了小学,我的小学就顺势搬过去了。各位同学,那个时候并不是每位小学毕业生都可以到乡中去上学的,我们班三十几位同学,能上初中的也就十几位。国家虽然实行义务教育,但是农村仍然有很多孩子上不了初中,必须要考试,这也许就是现实吧。另外有孩子上了初中许多知识学不会就下学了,家长也司空见惯,收拾东西就回家了,从此就告别了校园生活。
我考中的初中是一所新建校园的学校,新校区没有大门,邻着公路,学校里不管做什么都一览无余。新校区孤零零只有北边一栋楼,东边是男厕所和女厕所,南边的楼正在施工中,还未启用。不管是北楼还是南楼都是三层,好像是全县标配。男厕所西边是操场。学校的铃铛换成了电铃,照明也变成了日光灯,硬件水平提高了很多。现在学校规模大了,学生食堂、宿舍、操场都有了,校园中间也种了很多树。
全校只有初一年级,至于其他年级在哪里,我也不知道,我猜是在老校区。学校学生食堂当时是是没有的,大队专门为初一新生办了食堂,地点设在一所农家。初一的新生好多是女生,免不了东家长西家短,就传回了老学校,无非是谁谁成绩好一点,谁谁成绩差一点,小学都毕业了,老师也管不了了。现在不管是食堂,还是宿舍,或者是操场,都已建设齐全,如图。
首先是分班,成绩是最重要的。我们是一四班,成绩是第一名在四班,第二名在三班,第三名在二班,第四名及第五名在一班,第六名在二班,以此类推。初中的生活多姿多彩,至今回忆起来还念念不忘,前不久一四班的同学还组织了一次聚会,聚集了三十多个人,大家玩得不亦乐乎,回忆起上学的乐趣还津津乐道。进校没多长时间,我就被政治老师打了,从此对政治学习提不起兴趣了,成绩自然是不会太好了,以至于到高中影响到文理分班。我的成绩在年级不错,期中得了前几名,还奖了十元钱,那个年代十元钱也不少了。
到了二年级,南楼也施工完毕,我们搬到了二楼东侧,还是在四班。这时候学校也齐全了,南楼三楼是一年级,一楼左侧是老师的办公室和教导处,右侧是男生宿舍。北楼一二楼是毕业班和教师宿舍,三楼是女生宿舍。老师都是从师范刚毕业的学生,衣服算是紧跟时代潮流的,我们这些学生自然成了土老帽。当时老师可没有把学生当成宝,不敢打不敢骂的,据说初一的女英语老师刚从郑师毕业,把学校发的扫帚头都夯没了,恨铁不成钢的想法不知道有多迫切。对了,当时上初中只有三个出路,考上师范和中专,以及上高中,师范和中专毕业以后就有了干部身份,国家是包分配的,而高中毕业如果没考上大学,只能回去务农了。当时很大一批教师是师范毕业的,然后再进修,不像现在进个小学都要本科文凭。
当时有个很奇怪的现象,为了保证升学率,越是学习好的学生该升三年级的时候越留级,保证能考上师范和中专。老师对此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毕业班是有任务的。
很不幸我也加入了留级的行列,到了初二二班。上课前唱歌,别人唱初一教的歌,我只能哼唱。在留级岁月里我认识了一大波朋友,至今联系不断。留级是把初二的知识再学一遍,实在是乏味至极。
很快到了初三,学习生活陡然紧张,一部分是有了升学的压力,更多是复习前面的知识。我也有两个选择,要么上师范和中专,要么上一高,老师因为基本完成任务了,也没有特别要求。但是我喜欢的女生报了高中,我也毅然决然报了一高。到了初三,眼睛不行了,去了趟郑州配了眼镜继续求学,谁知道眼镜却陪伴我以后的岁月。为了心爱的女生,眼镜贡献了出来,不管什么都贡献了出来,掏心掏肺都行,只要女生去学习就行了,我自己看不见也无所谓,完全是在吃老本。我们初三的语文老师就已经很差了,只知道照本宣科,学习书本上的知识,其实语文知识是很多在书本外的,当时不知道差距已经拉开,上了高中才明白。
我们全县最好的高中是一高,在县城,其次是四高和在郑菴的六高。一高为了好的生源,往往以各种名义提前招生。我们那一届,一高就以实验班为名提前进行了招生。中国的传统只要是招生就伴随着考试,考试是放在县城城关初中进行。记得当时是油菜飘香的季节,去参加考试的同学早早就坐上了三轮车,谁知道一坐就是好几年。去县城的班车是国营的,就早上和中午两班,时间不合适,去县城的都是私家运营的二手三轮车,不但动力强劲,还拉人多,啥都能装,只不过不够安全,现在都淘汰了,换成了巴士。那时每个县的交通都是如此,无论县域经济如何,北方都是这样。
考试是紧张的,等待成绩的日子是煎熬的。心爱的女孩还提出了不再联系的请求,对我来说犹如晴天霹雳,每天如行尸走肉般,幸好有一班好兄弟才支撑我走下去。至于考上与否,以后的路怎么走,一概不考虑。成绩终于出来了,副校长专门把我和李勇找了过去,告诉我们本来一高实验班是考上了五个,因为扩招就招了六个,我堪堪入线,也就是一高实验班考上了六个。这对于我们张庄初中来说是破天荒的,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对我来说却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只想尽快离开这伤心地,不幸的是心爱的女孩和我一块儿进了高中。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antuxiezuo.com/8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