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主题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践行宗旨、服务人民”方面问题查摆材料汇编
一、“四下基层(群众路线)”角度,共21条
1.“四下基层”即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
2.“四下基层”强调党员干部下到基层一线、走入人民群众,推动干部改变作风做到心中有群众,推动人民群众转变观念做到对政府能理解和认同,形成全社会上下齐心、同心同德、团结奋斗的新局面。
3.踏上新征程,要大力弘扬、推广“四下基层”优良传统,深刻把握“四下基层”的丰富内涵、时代价值和实践要求,不断探索密切联系群众的新途径、新方法。
4.“四下基层”锚定基层实际和问题焦点,推动发现问题在一线、化解矛盾在一线、落实工作在一线,畅通了群众意见和矛盾问题的反映渠道,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得到贯彻落实。
5.要深刻把握“四下基层”惠利于民的特殊优势、问计于民的科学方法、心系于民的真挚情怀、取信于民的务实品格,大力传承弘扬优良作风,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要讲好新时代故事,推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组织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凝聚起广大干部职工群众忠诚之志、维护之行、奋进之力。
6.通过践行“四下基层”,把群众上访变为领导下访,化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搭建起党和人民群众的“连心桥”。
7.坚持牢牢植根人民,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要通过“四下基层”搭建党员干部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听民声、察民情、聚民智、解民忧作为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三是坚持紧紧依靠人民,增强群众工作本领。8.“四下基层”有力促进密切联系群众、转变工作作风和加快推动发展。我们要深入落实“四下基层”工作制度,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四是坚持不断造福人民,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四下基层”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是我们党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锐利武器。我们要传承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注重发挥党员干部在基层治理中的示范带头作用,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不断提高基层治理服务精细化、精准化水平。
9.领导干部大力传承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坚定不移地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才能在历史大势和时代潮流中确保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于为人民谋幸福,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0.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关于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论述,深入研究“四下基层”的时代价值、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汲取掌握蕴含其中的人民立场、人民情怀、领导方法、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切实转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思路举措和具体成效,始终同人民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不断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
11.调查研究是精准把握群众需求的重要途径。调查研究要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基本原则。既要拒绝揣摩上级领导主观意图,带着既定结论到群众中寻找支持结论材料的主观主义做法,也要拒绝报喜不报忧、报易不报难的掩耳盗铃式做法,要坚持从群众生活实际出发,找到群众实实在在的需求。调研时,既要把握调研的广度,又要把握调研的深度;既要坚持“近的远的都要去,好的差的都要看,干部群众表扬和批评都要听,真正把情况摸实摸透”,又要善于察言观色,根据不同群众的思想觉悟、文化程度、性格特点等设置谈话内容,从细枝末节入手了解群众的真实想法,发现群众亟待解决的问题。
12.要通过深入调研,抓住就业、教育、医疗、托育、住房、养老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围绕守住防范化解风险底线,提出解决措施。要善于抓住典型案例,在“解剖麻雀”中以小见大查摆问题、刀刃向内分析问题、举一反三解决问题,通过“解剖一个问题”推动“解决一类问题”。
13.要把“四下基层”优良传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发展上为了群众。
14.要坚持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做好调查研究,了解群众心声愿望,从群众身上找思路、求方法、学本领。
15.要突出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敢于正视问题、善于发现问题,强化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准确的实践依据。
16.要积极运用战略性调研、对策性调研、前瞻性调研、跟踪性调研、解剖式调研、督查式调研等多种调研方法,把准基层问题症结,促进基层治理效能提升。
17.善用互联网听民意,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善用互联网察民情,科学研判找准问题。
18.必须善于运用互联网进行调查研究,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让互联网成为同群众交流沟通的新平台,成为了解群众、贴近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新途径。互联网空间承载着大量社情民意,是群众反映诉求的重要渠道。
19.善听、善用网言网语,学会在大量的网络信息中筛选出群众的所思所想,听出群众的所需所求,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论证、深入分析,最终给出科学研判。
20.调研获得的一手素材需要通过提炼总结找出规律性的认识,才能解决问题、指导实践。
21.提高群众工作本领,要把人民需要什么、期盼什么作为我们努力的方向,坚持以深化调查研究推动解决发展难题,以汲取群众智慧指导发展实践,着力打通密切与群众联系的“最后一公里”,真正做到问政于基层、问需于百姓、问计于人民,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服务群众的方法”角度,共19条
1.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阶层的分化,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经济社会地位、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差异越来越明显,人民群众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高要求的特点。从需求主体来看,不同地域、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群众的需求不同,同一行业不同年龄、不同学历、不同阅历群众间的需求也不相同;从需求内容来看,群众既有更好的物质生存条件的需求,也有更好的精神文化层面的需求。党员领导干部只有精通群众工作方法,精准把握群众需求,才能精准服务群众,得到群众的认可。
2.党内集中教育不能“自说自话”、“自弹自唱”,只有牢记初心使命,践行党的根本宗旨,深入群众、贴近群众、服务群众,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
3.新时期的进行群众工作,需要在遵循现有规律的基础上,立足于实际,在实践中打破传统群众工作方法的束缚,在继承传统群众工作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创新,拓宽新思路,才能做到紧跟时代发展。
4.与人民群众如何让更高效、更平易近人地交流是工作人员应该掌握的与人民群众交流的艺术。在日常工作的过程中学习“群众语言”,平易近人的语言是打通与人民群众沟通交流壁垒、加深与人民群众的感情的利器,能拉近与人民群众的距离。工作人员要善于用于各个阶层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工作,讲道理摆事实,做到以德服人、以理服人,而不是用强迫的方法、居高临下的态度,更不能采取暴力的方式让人民群众接受。
5.群众工作的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客观事实以及规律来思考问题及处理工作。真正做到倾听群众需要,切实解决群众难题,少做“面子工程”;提高工作效率,结合当地实际提供方案,避免“政绩工程”。当前阶段,社会生产力极大丰富,人民群众的平等意识、竞争意识、法制意识日渐增强,群众工作面临诸多新的任务和挑战。这要求党员干部要运用正确的工作方法,搭好党和群众的连心桥,当好群众代言人,倾听群众声音,回应群众合理诉求,全力将群众工作做好。
6.心听取群众意见,集中群众智慧,总结实践经验,了解群众的所需、所想、所盼、所忧,才是制定政策的现实依据。脱离群众,制定的政策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经不起实践的检验,不仅影响了执政效果,也无法保证群众利益的实现。
7.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群众工作所面对的形势与环境、包含的内涵和形式,群众自身的文化素养、社会认知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做好群众工作,既要继承党的群众工作的成功经验,也必须正视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更新观念,创新方法。但检验群众工作成效的标准没有改变,就是群众的满意度。群众满意,说明党的政策得到了拥护,党的事业就会事半功倍。反之,群众有很大的意见,那就要反思现行的政策,继续去调研、去修订,直到群众满意为止。
8.应深入研究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规律和特色,把党的优良传统和新技术新手段结合起来,切切实实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
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迫切需要党员干部在提升服务效能上下功夫,改进工作方式方法,真正成为服务群众的“行家里手”。
9.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10.广大人民群众在第一批主题教育中得到了实惠,对搞好第二批主题教育充满期待,有些方面的期望值还比较高。
11.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广察民情、广纳民意、广聚民智,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增进人民福祉,汇聚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磅礴力量。
12.持续为基层松绑减负,以整治成果彰显主题教育成效。要更加注重开门搞教育,扩大群众参与,接受群众监督,邀请群众评价,对群众不满意的及时“返工”、“补课”。
13.“真情”关爱群众就是要始终坚持“权为民所用”的权力观和“利为民所谋”的政绩观,把人民的满意度作为评价一切工作的首要标准;始终坚持“为人之事无大小“的价值理念,针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困难问题、民生领域的短板问题,办好人民群众关心的大小事,用”情“赢得群众的支持与信任。
14.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站稳人民立场,厚植为民情怀,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带头走好群众路线,把心系群众、情系百姓体现到履职尽责全过程各方面,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及时回应人民群众合理诉求,切实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难事办妥。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具有顽固性、反复性,需要持续用力、协同发力、坚决纠治,从领导机关抓起、领导干部改起,中央政治局的同志要带头抓、带头改。
15.始终聚焦民生事业,如期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小康的目标,全力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各族群众生活品质大幅改善。
16.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站稳人民立场,厚植为民情怀,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带头走好群众路线,把心系群众、情系百姓体现到履职尽责全过程各方面,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及时回应人民群众合理诉求,切实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难事办妥。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具有顽固性、反复性,需要持续用力、协同发力、坚决纠治,从领导机关抓起、领导干部改起,中央政治局的同志要带头抓、带头改。
17.用心贴近群众,真正与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在将心比心、以心换心中与群众打成一片、融为一体。虚心向群众学习,拜人民为师,多交几个能说心里话的基层朋友,用真心、听真话、察真情。全心全意服务群众,真正把群众利益当成最大的事,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多办为民利民的实事好事,把成效写到人民的心坎里、群众的笑脸上。
18.顺应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向往,持续优化家门口服务体系布局,努力让人民群众能时时感受到城市的温度、社区的温暖、邻里的温情。
19.党员干部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虚心向群众学习,怀着强烈的爱民、忧民、为民、惠民之心,真心对群众负责,热心为群众服务,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都要想一想是不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是不是有助于解决群众的难题,是不是有利于增进人民福祉,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干部要胸怀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自觉投身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火热实践,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业之中。
三、“团结群众”角度,共28条
1.在新的形势和任务面前,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坚守群众路线这条“执政生命线”,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
2.只有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努力挖掘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智慧和创造力,把人民群众当先生来尊重、去请教,才会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要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领导艺术的提高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的实践之中,不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营养和力量,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从而制定出能体现广大民众根本利益的路线方针政策。
3.要营造环境、创造条件,鼓励基层干部群众讲真话、讲实话、讲心里话。对发现的问题,要分析原因、找准症结,有针对性地研究解决
4.善于用政治立场判断,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维护群众利益,让员工群众满意。
5.以务实的行动落实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评判权,让群众充分了解党、政府和社会的一切公共事务,积极引导群众有序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治理,发动群众积极监督评判党和政府的一切工作。同时,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从群众反应的最直接、最突出、最现实的问题入手,从最需要关心的人群入手,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让群众从小事、实事当中增强对党的认同度和信任度。
6.团结奋斗是党领导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团结奋斗要靠目标凝心聚力,新征程上我们就要靠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凝心聚力、团结奋斗。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也是一项充满风险挑战、需要付出艰辛努力的宏伟事业,必须坚持全体人民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紧紧依靠全体人民和衷共济、共襄大业。要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善于用党的奋斗目标鼓舞人、激励人、感召人,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推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满腔热忱地投入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来。
7.要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加强调查研究,畅通民意渠道,把人民的智慧集中起来、运用起来,不断在总结群众经验、汇聚群众智慧中获得新认识、作出新概括、形成新成果、推动新发展,使作出的决策和决策的执行充分体现民心民意,获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我们党才能带领人民顺利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
8.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特别注意,要将群众路线与自己的日常工作密切结合起来,围绕群众的诉求来开展各项管理,团结和带领群众积极融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活动中,只有一切依靠群众,党的群众路线工作才能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同时,在开展重大决策的过程中,也要充分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借助对相关决策内容的不断优化来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需要。领导干部应从政治高度充分认识到群众路线工作的重要性,从根本上不断改善群众路线工作的开展现状,团结和带领群众积极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稳步发展。
9.要将坚持群众路线、带领群众充分融入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全过程中视为自己的一项核心任务。基于对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的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目前我国正在稳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淘汰落后产能等相关工作。
10.群众在参与的过程中,也会对党和国家的最新政策有更深入的认识。只有向着共同的发展目标奋斗,党和国家设定的各项发展规划才能实现,才能妥善解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使群众能以更积极的态度参与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之中。
11.领导干部对群众的疾苦有深入的了解,要善于深入群众中去分析和处理问题,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从而使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当群众与领导干部之间建立起密切的联系之后,更有助于领导干部做好群众路线,其工作能力也能得到大幅提升。
12.团结奋斗是党领导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团结奋斗要靠目标凝心聚力,新征程上我们就要靠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凝心聚力、团结奋斗。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也是一项充满风险挑战、需要付出艰辛努力的宏伟事业,必须坚持全体人民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紧紧依靠全体人民和衷共济、共襄大业。中央政治局的同志要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善于用党的奋斗目标鼓舞人、激励人、感召人,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推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满腔热忱地投入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来。
13.从内生动力上讲是要充分激发全体人民的主人翁精神,激发人民的创造活力.
14.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只有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党和国家事业才会有不竭的力量源泉。坚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必须自觉拜人民为师,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必须充分尊重人民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必须充分发扬民主,广泛汇聚民智,最大激发民力,形成人人参与、人人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antuxiezuo.com/78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