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思路汇编(8篇)

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思路汇编(8篇)

目录

    1.区卫生健康局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思路 2
    2.市气象局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思路 10
    3.县残疾人联合会2023年政务公开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思路 17
    4.县供销社2023年政务公开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思路 19
    5.县烟草专卖局2023年政务公开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思路 22
    6.镇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思路 26
    7.镇2023年政务公开工作总结和2024年的工作思路 36
    8.镇2023年政务公开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思路 40

区卫生健康局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思路

    一、2023年工作总结
    2023年,区卫生健康局紧扣省委“三个一号工程”和市委“两场硬仗”,围绕区委“发展拼经济、亚运拼精彩、共富拼典范”决策部署,以永争一流的气魄、勇立潮头的气概、永不满足的气势,奋力打造现代版富春山居图“七个卫健”新范式。
    (一)瞄定“一号工程”,坚持医疗卫生“改革创新”。一是推进项目建设。实施“双拼三比”争先晋位行动,卫健领域“9+4+3”政府投资项目均按节点推进,省人民医院XX院区、省中医院新院区按计划推进,区三院新院区、区妇保院门急诊医技综合大楼、上官社卫均投入使用。省市民生实事推进进度和完成质量位居全市前列。二是深化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持续推动“精准化城市医联体”和县域医共体建设,加强区属医院与省市医院合作。持续推进杭州市中医药综合改革先行区建设,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持续深化大综合一体化执法改革,在全市卫生健康法治工作会议作经验交流。三是迭代数字创新。“医检互认”全市领跑,实现“多检合一、一检多证”,获2022年浙江省改革突破奖银奖、2022年杭州市改革创新最佳实践案例特等奖;深化推进“家医平台”“区域医共体信息一体化”“5G+基层妇幼智慧健康管理”等项目,为群众提供更多优质均衡普惠共享的医疗服务场景。
    (二)打赢“两场战役”,提升健康XX“发展能级”。一是决战疫情防控。开展疾病预警监测,提升医疗救治能力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全面构建基层传染病防控体系,筑牢公共卫生安全屏障。加强健康科普,提升群众健康意识,获第十届全国科普讲解大赛三等奖和全省健康科普职业技能竞赛一等奖。二是护航杭州亚运。构建医疗卫生领域“1+3+5+6”指挥调度体系,制定医疗卫生领域亚运保障方案,2个亚运场馆通过病媒生物防制省市A级标准综合评估,未发生重大医疗卫生和公共卫生安全事件。三是决胜健康浙江。2022年健康浙江考核排名全省第3、健康杭州考核排名全市第1,实现省市“五连优”。实施爱国卫生运动和病媒生物防制行动,举办全市亚运病媒保障与健康杭州行动现场会并作经验介绍。高质量开展无偿献血,高标准推进干部保健,工作经验在全市干部保健工作会议上作典型交流。
    (三)擦亮“三张名片”,推进共同富裕“先行示范”。一是“病有良医”省内领先。在学科人才引育方面,加强医卫人才招引,加强省市区重点学科、科研项目建设,举办国家、省、市继教班,打造名医工作室。在服务品质提升方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通过国家级半年度调研指导,推进新一轮“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回头看”,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方面,被确定为“国家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项目试点”,获“全省首批县级心理辅导中心”称号,联合承办“国家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项目浙江省推进会”并作经验交流,努力打造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XX样板”。二是“幼有善育”省市前列。高水平建设育儿友好型社会,持续打造“托起小太阳”婴幼儿照护品牌,出台优化生育举措15条,发放孕产补助和育儿补助,高分通过“全国生育友好先进单位”省级实地评价,获“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称号。高标准举办3期全国青春健康师资培训班,青春健康教育工作经验在国家级会议上作经验交流。三是“老有康养”全国试点。聚焦“积极老龄观”,巩固杨清庙村老年协会第一批国家级试点创建成果,八一村获“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百合社区、八一村、上山村、诸佳坞村等四个村社获“杭州市老年友好型社区”。实现“健康老龄化”,开展老年健康服务专项行动,推进老年健康与医养结合服务项目,老年人意外保险投保率和理赔率均居全市首位,连续3年获评杭州市老龄工作优秀单位。
    (四)聚焦“主题教育”,交出党建清廉“高分报表”。一是高起点开展主题教育。围绕主题教育“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党委理论中心组常态化学习机制,用好“第一议题”“周四夜学”等载体,一体推进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简章立制。全面贯通主题教育线上“民呼必应”、线下“调查研究”双线联动机制,着力破解群众看病就医过程中的“关键小事”,切实把主题教育激发的热情转化为推动卫生健康现代化先行的强劲动能。二是高标准夯实基层党建。实施“红色领航?建功亚运”大考大赛,构建以“七张问题清单”“九大指数清单”“六大维度清单”等“三张清单”为核心的大党建考评体系,实行“单月晾晒”比武、“双月赛马”激励、年度“分类排名”,开展互学互比党建“对抗比武”,切实推动党建工作闭环于日常。重塑区属医院综合考核体系,全力以赴答好党的建设、高质量发展和满意度评价“三张考卷”,持续擦亮“为民白大褂”行业特色党建品牌,推动行业党建“争星晋位?全域建强”;荣获2023年学习强国知识竞赛全区第1名和全市优胜奖。三是高能级推动清廉建设。深入开展“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建立日联系、周报告、定期例会、线索处置等四项机制,着力破解学术领域腐败等新形势新问题。持续巩固“智廉医院”平台建设成果,以4.0迭代为契机,实施药品、设备、耗材“医院三大公权力”全流程轨迹监管。扎实推进“党员干部违规吃喝问题专项整治”,持之以恒加固中央八项规定堤坝,坚定不移纠治“四风”。针对卫健系统“六大清廉建设”中的薄弱环节,实施32个清廉专项,深化“一院一品”建设,持续擦亮“清朗卫健”勤廉品牌。在清廉浙江建设现场推进会、省市卫生健康系统清廉医院推进会、全省派驻卫健部门纪检监察工作调度会等会议上作经验交流及系统演示。四是高站位实施巡察整改。将巡察整改工作与主题教育检视整改、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等工作有机融合,推行“清单式整改”“挂图式作战”“全员化参与”,实行整改“周报制”和“销号制”管理,逐一挂账销号,一体整改推进,落实闭环管理,切实做好巡察“后半篇文章”,以巡察整改实效来检验主题教育成效。
    二、2024年工作思路
    2024年,区卫生健康局将始终高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总书记考察浙江讲话精神的指引下,紧扣省市区委中心工作,立足五个“关键年”,争当五个“排头兵”。
    (一)立足主题教育“巩固年”,争当勤廉XX“排头兵”。一是聚焦成果转化。以钉钉子精神持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做好理论学习“深学细读”、调查研究“解决问题”、推动发展“提质增效”、检视整改“精准闭环”、建章立制“常态长效”,坚持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根本评判标准,切实将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绩。二是聚焦红领卫健。切实担负起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重大政治责任,坚持以“七张问题清单”为总牵引,持续擦亮“为民白大褂”行业党建品牌,持续深化鲜明卫健辨识度的“三大品牌矩阵”,推动机关党建、行业党建、两新党建“争星晋位?全域建强”,以高质量党建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三是聚焦清朗卫健。持续擦亮“清朗卫健”清廉品牌,深入开展“全领域、全链条、全覆盖”的医药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行动,深化“智廉医院”平台功能应用,迭代“智廉医院”5.0,争取“智廉医院”平台省市推广。纵深推进“六大清廉”一体化建设,凝聚“勤廉卫健”清廉文化,开展骨伤清廉文化长廊等特色清廉文化提升行动,持续推进法治卫健建设,争当勤廉XX“排头兵”。
    (二)立足综合改革“攻坚年”,争当改革攻坚“排头兵”。一是打造公立医院改革“标杆区”。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巩固和完善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机制,加快区属医院和省市优秀医院合作进度,区属医院国家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排名提升。二是打造卫生建设项目“样板区”。全面改善县域高端医疗环境,推进省人民医院XX院区、省中医院新院区建设;补足基层医疗基础设施短板,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以“未来社区”“现代社区”建设为抓手,加强智慧化社卫服务站点建设,全面提升群众就医体检。三是智慧健康改革“先行区”。重点推进“2+3慢病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区域医共体信息一体化”创新项目改革试点,持续拓展“医检互认”“家医平台”“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等,打造更多具有XX辨识度的数字化改革标志性成果,为群众提供更多优质均衡普惠共享可及的医疗服务场景。
    (三)立足医疗服务“提升年”,争当优质医疗“排头兵”。一是提升基层首诊“内聚力”。深入推进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大提升”“服务理念大转变”专项行动,持续推动医共体“一家人、一本账、一盘棋”建设,提升医共体成员单位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深化家庭医生服务内涵,提升基层医疗服务品质,做实做细做精“1+10”签约服务清单,强化基层首诊、健康管理和履约管理。二是提升区级服务“吸附力”。实施“区域医疗服务质量全面提升行动”,大力实施医共体“一分院一品牌”建设,以县域医共体建设紧密程度监测标准为导向,同标同质加强医共体内医疗质量、技术能力等标准化建设,聚焦重点病种和特色专科,不断提升区属医院诊疗能力和质量安全水平。三是提升本土良医“粘附力”。高质量推进“百人计划”“强基计划”“乡贤名医师带徒”等三大医卫人才培养行动,打造一支医德好、业务精、作风清的新时代卫健人才队伍。深层次打造“家门口名医名科”行动,健全区级及以上重点学科、区级名医工作室、专科专病中心、博士工作站等,培育一批老百姓好评、业内认可、家门口的名医名科。
    (四)立足县域健康“示范年”,争当健康浙江“排头兵”。一是力争健康XX优秀。高位推进健康浙江、健康杭州行动,争取2023年健康浙江、健康杭州考核成绩“优秀”,不断壮大健康XX“品牌矩阵”。精准推动爱国卫生运动,推进国卫乡镇创建实现“满堂红”,省级除四害样板村建设持续领先。二是加强妇幼健康保障。突出妇幼保健公益属性,建立“部门联动、乡镇合作”的运行机制,为妇女儿童提供多元化的医疗保健服务,健全高危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网络,开展“预防-筛查-诊断-治疗-康复”全周期儿童健康服务,全面提升妇幼健康水平。三是深化心理健康试点。聚焦“一老一小”迭代以“心灵港湾”为特色的心理健康“XX服务模式”,探索构建全社会人群心理实战服务体系。以国家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试点项目为抓手,优化“青春之心”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以春雨社区老年人心理关爱行动为抓手,推进社区老年人认知与心理健康调查评估,实现老年人心理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五)立足优质共享“深化年”,争当共同富裕“排头兵”。一是“病有良医”触手可及。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健全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确保省市区三级民生实事项目按计划推进,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区,推进“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区、看病在基层”。二是“幼有善育”先进示范。推动普惠托育纳入基本公共服务,稳妥推进优化生育政策,提升优生优育水平,积极构建“生养育”三位一体全周期服务体系,全力打造“生得起、养得好、育得优”的生育友好“杭州样板”。三是“老有康养”全面试点。巩固杨清庙村全国基层老年协会能力提升试点成效,并以点带面推进全区基层老年协会能力提升试点。强化老年健康服务“五大专项行动”,不断提升老年人健康管理水平。
    

市气象局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思路

XX市人民政府:
    2023年,市气象局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气象部门正确领导下,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担当奋进,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以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工作为着力点,着重发挥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全力以赴做好气象防灾减灾和公共气象服务工作,全面提高气象服务能力。现将2023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持续抓好全面从严治党工作
    局党组坚持把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坚定不移做“两个确立”忠诚拥护者、“两个维护”示范引领者。依托党建品牌“服务醉美XX,保障山海安澜”,大力推进“模范机关”和“清廉机关”建设,以优良的作风被评为全省气象部门模范机关创建先进集体,1名职工获温州市“三为”工作成绩突出个人。积极融入地方文明城市建设,6支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伍深入基层开展“三服务”。9月份开始,全面扎实推进第二批主题教育活动。
    二、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安全气象筑牢防灾减灾防线
    1.积极主动,服务及时到位。不断提高监测预警水平和质量,认真做好“关键性、转折性、灾害性”天气预报和服务工作。截至10月31日,本站累计降水量1227.4mm,较常年同期(1424.8mm)偏少14%。平均气温20.5℃,较常年同期(19.6℃)偏高0.9℃。制作发布气象信息快报 52期,重要气象报告44期。发布各类橙色预警35次,红色预警14次。制作并发布春运、高考、清明、流域治水、公路自行车职业联赛等专题保障服务343期。通过电视、网站、传真、声讯96121等媒体发布各类预警信号 139期,预警短信服务XX万条。
    2、完善体制机制建设,稳固防汛应急联动框架。建立叫应、两直一白业务管理细则,重新修订《XX市防汛防台气象预警叫应细则》。联合市防指将基层叫应通报工作纳入考核指标,建立年底考核制度完善基层防汛实际效能。通过现场会议培训和远程视频连线结合的方式培训科普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全面提升基层防汛责任人气象素养。针对《XX市防汛防台抗旱预案》新预案同步制定内部应急响应气象业务服务预案。
    3、开展“除险保安”护航杭州亚运会。依托“浙里防雷安全”数字化平台,对13家城镇燃气企业红、黄、绿三色赋码和“一企一档”建档全覆盖。联合应急管理局对全市43家加油站开展全覆盖检查,责令问题限期整改,动态赋予防雷安全码。联合综合行政执法局开展天然气领域联合检查,督促问题清单闭环销号。联合发改局、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开展全市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安全保护联合监督检查,督促管道企业切实承担起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将防雷纳入市政府对乡镇年度考核评价体系,压实乡镇(街道)、部门、企业各方责任,有力消除防雷安全隐患。
    (二)为民服务提升部门形象
    1、助力乡村振兴,多举措做好气象服务保障。完成20个省级气象防灾减灾标准村建设、51个提标升级村创建。牵头成立了11个市县气象局组成中药材气象服务联盟,申报创建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中心。联合农业农村局开展精细化农作物灾情预报预警,有力保障春耕春播。助推XX黑炭梅获得长三角精品杨梅推介会最高荣誉特等奖。重要天气转折节点前分别在铁皮石、茶叶等5个农业协会群组发布预警。每周制作并发布农业气象服务。组织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以“五水共治”、农业抗旱、森林消防、水库增蓄、改善空气质量和环境生态为目的火箭作业12次。
    2、构思集合式农气基地,一体化气象服务保障。主动走访雁楠彩幻田园综合体、铁枫堂、龙西石斛谷、仙溪南阁古村、飞拉达旅游等基地,推动气象数据保障乡村振兴、多方位全链条式服务。与石斛龙头企业合作在气象大楼楼顶打造袖珍型仿野生铁皮石斛实验,实现种植生长周期实景观测。发挥“为农服务专家联盟”作用,进行不定期会商,深入田间地头,继续收集石斛生育特性、不同生长期与气象要素关系,对接了省气候中心和XX市农业农村局石斛产业管理科以及点对点的种植基地,收集铁皮石斛历年品质数据进行分析,完善铁皮石斛气象服务指标库,修改及校对原有铁皮石斛气象服务手册。
    3、创新模式,“三服务”提升企业获得感。气象窗口持续优化防雷审批服务,开展告知承诺制,全部防雷事项实现即审即办。按照市政府协调会精神,完成历史遗留项目柳市镇规上企业宏泰电器有限公司厂房竣工验收环节防雷手续办理。联合发改、住建、资规等部门联合开展企业投资项目促产“一件事改革”,提升企业获得感。推进保险理赔气象证明改革,变“群众办”为“部门办”,“群众跑”为“数据跑”,“单独办”为“协同办”。13家杨梅种植龙头企业获得首批理赔60多万。
    (三)重点项目推动气象事业发展
    1.项目推动,气象现代化持续深化。完成4个自动站建设,站网密度达到4.5公里。完善XX国家气象观测站监控系统并整合至全局监控网络。高标准完成民生实事项目,健全完善极端灾害天气预警信息,提高预警时效性、通俗化和覆盖面,气象预警信息发布渠道拓展至18个,预警信息发布及时率≥90%。X波段相控阵雷达完成建设投入运行,填补大罗山雷达探测盲区。积极推进科研项目开展,《温州地区非台风暴雨历史个例库及其特征研究》《XX港口历年大风天气特征及预报指标研究》成功申报温州市局项目,《XX市心脑血管疾病与气象条件关系分析研究》年内结题。
    2.以智为先,数智赋能“气象+”应用场景。围绕数字高地,推动“乐智防”升级成“XX智慧防汛大脑”。在前期开发基础上增加可视化视频指挥调度模块、人员转移模块、应急转移路线模块、防汛信息上报统计模块。开发浙政钉手机端应用,前端采集八张风险清单数据(自动获取经纬度、上传风险区照片、风险区表格等),查询各类水雨情、预警叫应等,通过应用开展灾情上报。增加浙政钉“乐智防”机器人,自动读取乡镇(街道)暴雨等极端灾害天气预警,通过浙政钉向目标人群发送叫应信息,并统计回复情况;对在一定时间内未回复的予以浙政钉电话叫醒。
    3、深化试点项目延伸应用,搭建数字化可视场景。在“金融+气象”试点工作落地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受行业认可的气候友好型企业评定标准。通过建立企业测算库,应用场景快速形成多套测算方案以及评分结果,开发出数字化应用场景平台。目前正在通过投入多家银行的受信企业开展对比测算,不断完善评定标准。对接大数据管理中心,将其接入“最多报一次”系统完成平台对外公开使用。
    三、2024年工作思路
    (一)积极做好气象服务
    聚焦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做好气象服务保障。为防灾减灾、五水共治、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重大活动,提供优质气象服务。继续做好常规天气预报、关键农时、重大节日和重大社会活动、重要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预警服务和人工影响天气等工作。
    (二)抓好重点项目建设
    加快推进XX市气象城市书房建设,用实物展品,媒体影像,场景互动等打造气象文化气息的书房。打造岭底乡狮子岩雷达站科普园,与岭底乡、文广旅体局联合打造气象科普研学游路线。发挥雁荡山气候优势,建设雁荡山森林生态气象监测站,争创“中国天然氧吧”国字号品牌。
    (三)强化气象预报预警能力建设
    开展“乐智防”二期项目建设,落实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示范省创建要求,提升气象防灾减灾响应效率。进一步加密地面自动气象站建设,新建6要素自动站6个,升级区域自动站11个,2要素自动站122个。新建气象装备维护维修实训室1个,确保防灾减灾气象数据支撑可靠。围绕粮食生产和农业供给支撑,建设农业生态气象监测站1座。
    (四)服务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
    完成省级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村创建任务,持续加强对基层网格员、信息员和协理员的培训,落实气象工作职责。继续推进乡村振兴、生态气象保障行动,提升全市农村气象灾害综合防御能力。进一步推进人工影响天气高质量发展,常态化开展人影作业,落实人工影响天气数字化、智慧化应用,显著提升人影作业能力和服务效益。
    (五)加强气象安全监管
    制定实施年度普法计划,加强气象法律法规宣传。推进省市气象安全监管数字化应用,推进智慧化监管,常态化开展气象安全重点单位“互联网+监管”隐患排查整治。加强气球升放活动、防雷检测活动的监管检查。深化行政执法“大综合一体化”,落实部门间信息共享、案件移送、技术支持、案情通报、业务培训等协作机制。
(六)“气象+”特色品牌,打造气象科普研学线路。以打造优质气象科普研学旅游为目标,扩大气象科普覆盖面。依托气象观测站、雷电气象文化博物馆、生态修护型人影试验基地、岭底狮子山雷达科普园等站点,通过运维特色气象科普研学课程、策划气象科技展览、举办气象知识讲座等方式,开展以“探秘气象之旅 感受科学魅力”为主题的气象科普研学活动,探索“气象+文化”、“气象+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antuxiezuo.com/74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