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牛妈怪言怪语
看下面的两段对话。
“妈妈,我要吃饼干!”
”宝宝,家里没有了。妈妈明天去超市买。”
“不行,我现在就要吃。”
“要听话,妈妈现在在忙,妈妈明天就给你去买。”
“不行,我现在就要。”
“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讲道理啊?”
这样的对话,我们经常会听到。孩子这些“无理”的要求会让父母苦恼至极。有没有“省心”的解决方法?
“妈妈,我要吃饼干!”
“宝宝,妈妈知道你喜欢吃饼干。不过家里没有了。”
“不行,我现在就要吃!”
“妈妈知道,真想给你变出一盒啊!”
“妈妈,变两盒!”
“变变变,饼干变出来了,有草莓味道的,还有巧克力味道的!宝宝,早餐你是吃面包还是麦片呢?”
“我吃面包吧。”
这就是用“想象”的方式实现了孩子的愿望,孩子的愿望实现了,他们就听话了。
日常对话中,我们和孩子的对话通常更像第一种。当孩子想要一样的东西我们没有时,或者暂时无法提供时,父母往往会给孩子解释为什么没有。但是越是解释,孩子就越不听话。
用“想象”的方式,孩子即使没有马上吃到饼干,但是没有发脾气,也没有大吵大闹。因为孩子渴望得到饼干的心情一旦被理解,就比较容易接受现实。
在孩子表达感受时,父母需要做的是尊重孩子的感受
当孩子的感受被父母不断否定时,他们就会感到困惑和愤怒。而父母会不断地跟孩子讲道理,孩子是不可能听进去的。
小明和同学约好去户外打球的。可是这天,刚好下起了大雨。小明非常失望地回到了家里。
小明刚回到家,非常生气地说:“太倒霉了,居然下起了大雨。”
妈妈听到后说:“你生气也没用啊,都下大雨了,肯定去不了了。以后再去吧。再说,又不是我让下雨的,你为什么要冲我发火啊?”
小明更加生气了,走到自己房间,使劲地把门带上,妈妈在客厅里嘀咕:“越大越没有礼貌了。”
小明的同学回到家里,也是非常生气地说:“太倒霉了,居然下起了大雨。”
妈妈听到后说:“那你一定很失望吧。”
小明的同学说:“就是啊,我好失望啊。”
过了一会儿,小明的同学却说:“没关系,我下次还可以去的。
两个孩子遇到同样的事情,他们都是生气,失望,可是妈妈说的话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
小明的妈妈没有顾及到孩子的当时的感受。
小明同学的妈妈没有讲太多的道理,只是说出了孩子的感受。
两个区别就是:小明同学的妈妈尊重孩子的感受。
为什么父母要反驳孩子的感受
成人的世界与孩子的标准体系不同,孩子说的话不会考虑太多的因素,只是单纯地想表达此时此刻的感受。而父母会不由自主地以成年人的标准体系来判断事情,会觉得孩子这样说话是不对的 ,也会给孩子的言语贴上不友好的标签“不礼貌”,“没规矩”,"不懂事。”等等。
“妈妈,我不喜欢我们的语文老师。”
“你怎么这么说话呢,你要尊重老师。”
“我就是不喜欢他。”
“小孩子不可以这么没礼貌。”
孩子已经强调不喜欢语文老师,而妈妈的第一反应就是“劝说孩子”要尊重老师,而当孩子再次表达自己的情绪时,妈妈却是带有“批判地指责”孩子没礼貌。
而妈妈至始至终还没有顾及到孩子的感受。妈妈只是说出了自己的感受,说出了成年人的世界以成年人的标准来作为依据的感受。
为什么用“想象”的方式实现愿望,比直接的拒绝伤害小呢?
用“想象”的方式配合孩子,等于承认和接受孩子的感受。让孩子认为父母是可以感同身受地理解孩子的感受。从而孩子就会觉得父母与自己的想法是一样的。那么,父母再讲道理,孩子就比较容易听进去了。
而直接地拒绝,就等于直接地否定了孩子的想法。孩子当然想第一时间反驳或者生气,而父母越讲道理,孩子就会越抗拒。
有一个教育家讲述他的经历:他去参观一所小学,给孩子们吹口琴。当他吹完口琴后,有一个孩子站起来,走到他的跟前说:“我想要你的口一琴。”
这个口琴是他爱人送给他的礼貌,非常的珍贵。他本可以直接拒绝孩子的请求的。这样小孩子都会非常不高兴的。
可是,他没有。他说:“我多么希望有一个口琴可以送给你啊。”
另一个孩子也走过来,提出来同样的要求。
他接着说:“我多么希望我有两个口琴可以送啊。”
接着,全班同学都走过来了,他说:“我多么希望我有二十八个口琴,送给你们每一个人。”
孩子们一个也没有得到口琴,但是却非常地开心。
写在最后:当孩子说:“我今天不想去上学。”妈妈们可以换一种说法:“你多么希望今天是星期六啊,这样你就可以不用上学,就可以和朋友们一起去玩了。所以,这时的重点在于承认孩子的愿望,并用“想象”来帮忙解决。
我是@牛妈怪言怪语
在育儿的路上
发现美,传播美
做一个正能量的传播者
关注我,一起前行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antuxiezuo.com/6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