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态环境局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研讨交流会上的发言
同志们: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内容。2023年9月,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强调,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力度,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城市,为我市绿色低碳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目前,我市绿色低碳发展还存在环境污染尚未根本解决、能源资源总体利用效率不高、农村绿色发展不够、资金投入总体不足等问题,必须自觉以***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加快推动我市绿色发展提质增效。下面,我谈几点浅见,与同志们共同交流。
一、以生态为基,巩固生态环境治理与修复质量
推动我市绿色低碳发展,必须坚持全局系统观,避免简单浮躁、贪功冒进。
(一)实施“三转”,深化生态环境保护。一是推动生态环境治理理念从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向确保生态环境系统安全稳定转变。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强化制度约束,以自然承载力的硬约束倒逼产业转型,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二是推动责任部门由生态环境部门主导向跨部门综合治理转变。在全社会、各部门形成同向而行、同频共振、密切配合的协同共治格局,将生态环境保护与河湖长制、防汛抗旱、水污染防治、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建设、健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等同研究、同规划、同实施;推动投入主体向政府主投、市场化、社会化投融资并举转变。三是推动实现路径由行政推动向科技主导转变。开展降低内源性污染、流域同治、生态修复等环保核心技术研究,为生态治理修复提供可行性技术方案。开展十年禁渔中期评估,探索禁渔、禁钓与植被恢复双赢的最佳路径。
(二)重点加强水生态保护与治理。一是将保护和修复水生态功能作为重点工作。加强湿地与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积极争取“山水湖田林草沙生态保护修复国家工程”试点。二是继续坚定不移抓好长江大保护。继续深入实施水、大气、土壤的污染防治,调整优化能源结构、产业结构,推广清洁能源,加快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形成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一张图”,细化生态旅游、森林康养、休闲游憩、自然教育等专项规划。
二、以规划为先,稳步推进“双碳”进程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次全面的社会经济系统性变革。应做好前瞻性研究,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我市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有序推进“双碳”工作。
(一)完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目前,我市减碳仍以企业减排措施为主,约束力度不足。应进一步加强监管措施,倒逼企业主动参与。进一步发展碳达峰基金和碳中和基金,支持绿色低碳技术产业化项目,推动碳期货、碳期权、碳质押贷款、碳资产挂钩债券等金融产品落地发展。
(二)推进资源节约循环利用。充分挖掘我市丰富的水生态、水资源优势,进一步发挥水电作用。针对三峡库区、清江流域等水源涵养区及重要生态屏障,完善与土地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的水电全过程环保体系,推动水电可持续发展。加快推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见效落地,加快打造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提高大气污染治理、水污染治理、清洁能源等技术专利水平,推动企业参与低碳技术研发、技术改造,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生产节本增效、产品创新升级、产品效益提升。
三、以产业为核,打造经济绿色转型的我市样本
经济绿色转型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之举,要做好生态和发展双选题,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一)加快传统产业绿色转型。一是加快农村绿色产业发展。推进“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协会+农户”等产业发展模式,完善地方绿色产业发展的专项奖励政策。做好“旅游+”文章,推动农业与休闲旅游、农耕体验、健康养生、文化传承融合发展。二是推进涉水产业的绿色化、生态化。大力发展沿湖经济带、生态农业、湿地生态旅游,构建“一城一镇一带”湖岸一体的绿色发展格局。推动涉水产业尤其是化工业、水产养殖业绿色转型。三是大力发展中医药产业。依托大别山、武陵山、秦巴山、幕阜山、神农架和三峡六大中药产区,提升“华中药库”鄂西、“药国”神农架、“江南天然药库”通城、“蕲艾之乡”蕲春等道地药材产地的品牌竞争力。
(二)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跨越式发展。通过构建与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相适应的绿色产业体系,让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产业成为我市产业发展的“主打”,提升经济社会发展“含绿量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antuxiezuo.com/66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