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白克伟老先生文/余志娟如果没有遇见您,我不知道我会在哪里,过着怎样的生活。如果没有遇见您,就不会留下那么多的感动,也不会留下那么多的回忆。以此怀念我的老师。——题记初识老师一天与一同窗闲聊,提到学生时代的我——一个充满灵性的女孩,常被白老师挂在嘴边夸赞,不禁想起恩师白老先生,心中感念万千,想起老师当年慈爱,心中有千言万语。我记得第一次听白老师的课是上高一的第一节语文课,那课听得我的嘴唇都被自己咬乌青了,老师上课,读课文说几个字就会“啊”一下,那一节课我就在那里数老师“啊”了多少个,数得我特别想笑,但我不能笑,就一直忍着,咬着,于是一节课下来,我的嘴唇就遭了殃。不光我注意到了,喜欢模仿的同学一下课也跟着学起来。白老师教我们时就五十多岁了,身体不大好,走路颤颤惊惊的,后来我们知道白老师曾生过一场大病,学校挺照顾他的。学生都是势力眼,尤其是中学生,那时白老师的语文课班上纪律特差,但我能感受到白老师上课的费劲,不管白老师在上面讲得多起劲,下面要么吵吵闹闹各干各的,要么像冷水烫猪一样,半天不来气,我很不平。初中时我就曾被正义充晕头脑,在年轻的历史女老师被气得上不了课时,以班长身份大喊一声,又以情动人,让班上鸦雀无声,从此历史课纪律好多了,我的历史作业,老师的评语也给我写了足足一页。我是刚到那所新学校,我唯一能做的是,在白老师课上守纪律不说话,至少装着很认真的样子,哪怕我确实很想笑。白老师很快发现了我这个特别的乖弟子,我看不惯班里同学对白老师的不尊重,于是更加认真听课,而且是真的认真,并常常回答问题,很多时候,我都觉得白老师的课是为我一个人上的,因为一节课下来只有我回答他的问题。或许我天生与老教师有缘吧,他们总愿意教我更多的东西,或许只因为我懂得尊重人,不趋炎附势。我第一次起来回答问题时,教室特别安静,特别是男同学还唏噓不已,或许没想到平时安安静静的我还有这般胆量,我只知道后来运动会这些男同学还帮我安助跑器,借跑鞋,鞍前马后。我为白老师的语文课带来了些许改变,但真正的转变是在白老师讲了他的故事之后,全班大转变,把白老师佩服得五体投体,上课纪律特别好,仿佛在听一堂伟人的讲话,是发自内心的喜欢,绝不是做样子。自此,我明白老师真得要有几下子,不是人封的,而是真本事。那堂课改变了每一个人,至少是改变对语文这门课的学习态度,对我却是一生的影响。它把我和白老师和语文拉得更近了,也让我走进了文学,并与学校结下终生的缘份。老师的故事白老师说,如果不是国际政治原因,他应该分配到中央工作了,对此我深信不已。他说,当年中俄关系交好,白老师去俄国留学,学了俄语,后来中俄关系交恶,白老师的俄语就白学了,就被遣送回国了,白老师就成了政治牺牲品,但也分得了一份好的工作,可是后来又生了一场大病,等身体恢复差不多了,才又在高中任教。当我们听完,教室里安静极了,我们多么荣幸啊!我甚至还要去笑老师的语言习惯,原来是过去领导讲话的语调,真不应该呀!同学们似乎也在为自己的有眼不识泰山而自责。老师讲得平静,我们却听得汹涌澎湃。白老师还告诉我们,他写过一篇关于作文教学的文章,在中央刊物上发表过。原文他找不到了,毕竟他早已评职,已经走到了教师职业的顶峰,但内容他记得。他把那篇文章提到的有关写作知识细细地讲给了我们听,当时只觉得全面而不含糊,一针见血又没有废话,高度浓缩的精华呀,然而还是用了两三节课才把那篇文章要表达的意思讲完。我是多么的荣幸啊,能遇到这么厉害的老师,而且还能得到他的肯定。要毕业时,白老师有一次对我说,你是我教过的学生中最有文学天赋的,你一定要读大学,大学那种宽松的环境才能让你的才华施展开来……白老师说的每一个字我都记得一清二楚,因为从没有人那么关注我,并给予我如此高的评价,而且是一个我心中本该是伟人的人,他把人生的际遇看得那么淡,他不管做什么都能达到顶峰,却又低调从容。因为他的一句一定要读大学的话,我时刻铭记并与命运抗争走进了大学。高考完,在回校车上,白老师没有问我考得怎么样,而是问我以后想做什么,学什么专业,现在才明白过来他当时的用心良苦,我又忽然想起,他曾拿一本语文书,让我选喜欢的课文,那时他似乎就在测试我什么了。老师总是站得很高,看得很远,似乎想预测我的将来。可那时我偏偏说想当文秘,老师没有表情地重复了下,眼睛望向窗外似乎在思考什么,我最终因为专业选得让父亲不满而错过一次大学,是白老师那句话让我拼尽一切回到了大学。大学里果然如他所料,一些别人眼中的小事在我心中掀起大波大浪,文思如潮,不吐不快,一首首诗歌便成了,竟被诗词报社选用,我既惊喜又意外,但一想到白老师的话又觉得在意料之中了。报社主编特地约见我,又是赠书,又是开解心结,我也如期送稿,那真是人生最美的岁月,因祸得福,所求的反倒显得微不足道了,所得的却是平时连想都不敢想的恩赐。这样的事在我刚工作不久后也遇到了一次,一次偶然的征文正好让我把那些年的日记整理一番,那些曾被人嘲笑发霉的日子却闪耀着夺目的光芒,只是一般人发现不了它的价值,这世上总有人会懂你,会知道你存在的意义!这正如白老师当年的日记批语,经受生活的锻炼,甚至痛苦的磨炼是好事,苦难是人生的一大财富。忽然想起自己写的一首诗来,我总觉得我的存在就是在传递一份师爱:巴山红叶告别城市的霓虹续演爱的轮回踏遍乡野尘埃洗礼躬耕于贫瘠的大巴山甘为“神农”挥洒青春尽情耕耘脚下一方土地把热血献给大山放眼望去草木茵茵满山桃李已缀枝拾起风儿的温柔点燃漫山的焰火喜迎盛秋来临蓦然发现,我与老师的经历那么的相似。但白老师于我总有写不完的故事,曾有运动场为裁判的他为让我停下而奔跑,引起全校师生轰动。只记得那年运动会我一个人参加了四项,有一项是帮人的,每人本来限报三项,最后是四百米跑,前三项我都拿了高中组的第一,已耗费了我大量的体力,但也全校出名了,最后一项听到枪声,我就像箭一样地冲出去了,哪里知道有人犯规,大概是脚越了线吧,要重来,我哪里知道,全校在那欢呼,我还当是给我加油,转眼看见五十多岁的白老师一直在追我,他哪追得上,我竟以为是白老师也是在为我加油,跑得更快,白老师跟着跑了好长一段,我才明白过来他是心疼我白耗体力,才追赶我要我停下的。这都不必说了,单是那个墨绿色的日记本就够我讲很久很久。老师和我的日记本高中时,我有一个墨绿色的日记本,它是我和老师交流的纽带,也为我开辟了一条洒满阳光的道路,让我去迎接一个多彩的世界。我这记日记的习惯,还得感谢我的初中语文老师况鸣翔先生,是他把我带到自己家里,借了很多的微型小说和小小说给我阅读,只因为有老师评价我勤奋刻苦但视野不够开阔。我第一次去老师家,知道了语文老师都应该有一个书房,课堂上才能引经据典,天马行空,讲出很多精妙的道理来。那些读过的书,看过的文字在我的脑袋里发酵,那些绝美的句子唤醒了潜藏内里的诗意,那些诗句可以用来恋一个人,那些故事可以用说服一个人,那些道理还能解决人生苦闷和生活难题。我从书中学到了名家读书的方法,学会了表达自己的想法,也初尝了文字的厉害和文学的魅力。高中时,离开父母住在学校有了更多的时间和自由,也有了更多的孤独和寂寞,想念家的味道和曾经的快乐时光,也开始用文字来倾诉,我常常半夜被某种情绪袭击,唯有偷偷溜到走廊灯下或楼梯囗里记下只言片语才能入睡。白老师在一个偶然的时候,发现了我记的东西,后不知怎的就形成了惯例,我的日记本一天在我这里,一天在老师那里,后来则被白老师当做作文的范本,在我们班里或别的班里念给学生听。因着这个日记本,以关爱学生著称的班主任开始关注我了,还客气地给我商量着要借阅我的日记,其实班主大可直接要求我的,我也得听啊。学校小记者站的主编老师竟也特意上课时来问我是否肯当学校小记者站的副主编,新换的数学老师一到教室来就问,听说你们班有个余志娟哒,见到我时说,原来就是你啊,白老师可是特别推荐你哦,然后这个可爱的数学又特别关心我的学习,老是给我讲我那问不完的为什么。这一切的关注和关爱,都是我敬爱的白老师带给我的。是他让我在孤寂中也绽放芬芳,他总是认真地阅读,圈点,发现,不放光任何一点闪光的地方。与其说是我的日记本,不如说是我和老师共同创作,他的批改是那详细,远远胜过我们的作业。他说,只要你交来了,我什么都不做都要给你改了,我知道这不是一句玩笑话,老师是真的这样在做,而且总是很及时。我并不觉得日记真的有多么好,只不过真实,又有点淡淡的伤感,毕竟我在新学校不再能像初中那样,被所有人捧在心尖,在高手林立的学校里,我什么也不是。我以为白老师只是关心一个孩子,一个焦虑而无所适从的孩子,因为有了白老师的关心,梳导,我的日记也跟着阳光了,但那时已经习惯了写,仿佛就是要告诉知心朋友我过得怎么样,我一天在思虑什么,当然这个知心朋友就是白老师。有时语文老师就是一个心理老师,而且是一个懂艺术的心理老师。而白老师正是一个杰出的艺术大师,他能激发人的潜能,呵护脆弱的心灵。白老师说,我是多愁善感的,而文学正需要这种多愁善感,才能发现别人司空见惯的事物中的特别之处。其时我是一个另类,别人走不进我,我也走不出去,白老师是用文学的方式在保护我的性格,因为改变会让人无所适从,唯有接纳并欣赏自己才能最舒心自己。这是我那三年来一直坚持写日记并交给白老师的原因,哪怕曾因分文理科有几个月没教我,我仍就交给他,他仍就给我修改,我还曾偷偷溜回理科班去听他上课,重温那种感觉,也没有人说我,反倒很欢迎的样子,后来我们班好几个同学都开始学我来偷听白老师的语文课,我是因为舍不得,白老师是我的精神支柱,而其他同学我就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了,不过这样也好,偷听了一两周,学校就让白老师教我们文科班了,只是这样一来,白老师要上两个班的语文,课就加重了,但我们都很听话,都很懂事,都很珍惜,白老师反倒每天都笑容满面。高中三年,这大概就是人生最美好的时节吧!想念我的白老师,我尊敬的白克伟老先生。至到现在我还珍藏着这本普通又特别的日记本,足足有二十年了!有时也会偶尔翻开选取其中的文段念给我的那些学生听,在我迷茫无助的时候看到她仿佛又燃起了人生的希望,因为她给我灵感给我鼓励,因为我是恩师心中那个最具文学天赋的人,于是又拿起笔用文字稀释生活给我的磨难和苦痛。
作者简介:余志娟,四川达州人,中学语文教师,有多篇诗歌、小小说,散文等作品发国内报刊。曾受到教育部表彰,并被中国教师报授予特约通讯员称号,参加辽宁作协大赛获优秀奖。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antuxiezuo.com/6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