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无人种地”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党的XX大报告中指出,要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近年来,随着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劳动力大量进入城镇就业,“无人种地”问题日益凸显,亟待研究解决。
一、存在问题
一是传统观念冲击严重。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传统“农本”思想受到强烈冲击,脱离农村、摆脱农民成为农村新生代的普遍心态和价值追求,“80后”不想种地、“90后”不懂种地、“00后”不问种地是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基本写照,农业从业人员不同程度面临“断代”问题。
二是农村土地产出效益低。以小麦为例,亩产500斤,亩收入约500元,种子、农药、化肥、农机等消耗约220元,亩平纯收入约280元左右,投入产出基本持平,瘠薄地、边远零星地更是入不敷出。而如果外出务工,一个劳动力日均工资一般可达100元。相比而言,种粮远远不如务工的比较收益。另外,农村土地流转存在“两不两难”(不敢流转、不愿意流转和成片流转难、规范流转难)现象,流转率在10%-20%低位徘徊。
三是虹吸影响持续扩大。由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缓慢,基本公共服务滞后,受城市虹吸现象影响,人才流、资源流不断向城市聚集,一部分成功融入城市生活,一部分基于城市(城镇)优质化基本公共服务,送孩子进城上学或接老人进城居住,致使农村人口越来越少,个别地方出现“空心化”现象。
四是相关补贴亟待优化。土地流转和集约化经营后,部分拥有经营权的农户虽不种地但享受着政策补贴,种植大户和合作社作为土地直接耕种者无法享受政策红利。调研掌握,近5年各种农机具价格涨幅达20%-25%,进一步增加了种植大户和专业合作社生产成本,制约农机推广运用。保险产品不优、理赔程序复杂、赔付资金不足,兜底性保障防线不够牢固。
二、对策建议
一是发展新型经营主体,让土地“有人种”。积极培育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鼓励农村致富带头人通过土地依法流转等方式扩大生产规模,培育种植大户。结合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引导农户成立专业合作社,进行生产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antuxiezuo.com/62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