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乡村文化建设?

近日,***总书记在听取陕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再次强调:“要持续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强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保护,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培育文明乡风。”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大力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改善农民精神风貌,必将推动乡村文明不断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编 者

更好保护传统村落

浙江省杭州市 渠长根

乡村振兴不仅需要进行形态上的改造,也需要注重文化内涵的传承。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蕴含着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应该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我国拥有广袤的土地和丰富的物产资源,同时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在各地,我们可以发现许多独具特色的村落,它们孕育了独特的风土人情。从豫西的地坑院到湘西的吊脚楼,从客家的围屋到开平的碉楼,传统村落的形态各异,但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村落中的桥梁、涵洞、街道、亭阁和庙宇,以及形成的风俗习惯和方言乡音,都是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都是乡村振兴的宝贵财富,应该得到保护、传承和利用。

目前,新的城市化趋势和人口迁移现象对传统村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为了保护这些历史文化遗产,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首先,应该加强法律保护,对于那些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和实物,必须有专门的保护职责和守护人,以防止它们被随意破坏或移走。其次,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时,必须尊重传统风貌和习俗,同时进行现代化改造,以使传统村落更好地适应现代生活。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我们的历史文化遗产。

让文明乡风蔚然成风

山东省威海市 韩巧霞

乡村振兴需要注重精神建设,让乡村从内而外地得到提升。加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培养文明乡风,可以有效激发乡村振兴的内在动力,进一步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在乡村深入开展。

近年来,山东省威海市的一些乡村开始采用信用积分评价机制来改善乡村治理,引导村民树立崇善向上、践行诚信美德的意识。例如,盛家村将孝老爱亲、助残助困等美德行为纳入信用积分管理,村民可以使用信用积分在信用超市兑换生活物品。此外,信用积分等级高的村民还会受到红榜表彰和典型宣传等奖励。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小积分汇聚成了乡村治理的大能量,美德信用成为助推乡风建设的有效手段。

农村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农民群众则是这一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不仅是受益者,更是参与者和贡献者。为了引导农民群众诚实守信、尊老爱幼、互帮互助,我们需要通过合理的机制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提高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只有这样,生于斯长于斯的人才能成为乡村文明的守护者。

在农村文明建设中,我们需要注重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我们可以通过开展文明创建活动、组织文化体育活动、开展志愿服务等方式,让农民群众参与其中,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作用。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建立奖励机制,激发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他们在文明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注重教育和引导。通过开展文明教育、宣传文明理念、弘扬优秀文化等方式,让农民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让他们自觉地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成为文明乡风的守护者。

总之,农民群众是农村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我们需要通过合理机制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让他们成为文明乡风的守护者。

挖掘乡村美学价值

北京市海淀区 李朝阳

美丽的环境、家园和生活都与美有关。加强乡村美育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美育可以连接传统和现代,激活乡村的内生动力;美育可以增强农民群众的文化自觉,培养向上向善的精神风貌;美育可以强化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助力保护乡村生态和自然风貌。加强乡村美育对乡村建设规划、人居环境改善、乡村生态修复和乡土文化传承都具有积极意义。

《推动文化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新思路》是一份去年出台的政策文件,其中提到:“要加强乡村美学教育,提升人们的审美水平和人文素养,让美成为乡村文明的新风尚。”美术工作者应该发挥引领作用,发展壮大美术产业,将创意设计和美术创作等文化产业融入乡村建设,以挖掘乡村人文价值,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为乡村文明注入新的活力。

各地的地理环境和资源禀赋不同,因此乡村建设也需要因地制宜,让每个地方都能展现自己的美丽。为此,可以设立艺术创作基地、驻村工作站和乡建特派员,举办美育大讲堂和文化艺术节,建设乡村大戏台、美术馆、博物馆和图书馆等,这些都能够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美育和美术工作者应该担负起自己的使命,积极参与到乡村振兴的事业中来,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丽的乡村做出更大的贡献。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antuxiezuo.com/58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