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山海经》是一本集聚了地理、历史、天文、动植物、医学、宗教等诸多领域诸多内容的记录上古文明的百科全书。它的出现年代比《圣经》更早,同样历经了几千年的文化沉淀,在政治、经济、宗教等不同因素的影响下,被后世进行了无数次的修改编撰。我们大多被《山海经》中所描述的奇珍异兽和诸多神话故事所吸引,使人仿佛置身于神秘莫测的世界当中,然后不禁感叹这些神奇的描述以及它们是否真实存在过。
如果换一种思维方式,或许那些神秘的不可知的生物及现象是地外文明于早期登陆地球的证明,又或者是在未来我们人类进化到一定阶段,当我们可以做到身体各项机能的长久维系,并且突破时间这一维度的束缚后,再次反回到上古时代留下自己文明的种子。就像宇宙循环往复地运转,未来的我们就是过去的我们,过去的也就是现在的。(对于宇宙循环,在我另一篇文章《关于意识(灵魂)的猜想》中有较详细描述,欢迎感兴趣的小伙伴查阅。)不管是地外文明的入侵还是未来的时空穿梭,其目的不外乎几种可能:能源开采,或是作为实验基地,也可能就是借用传播文化实则进行的一场殖民统治。就好比我们现在在对其他星球的探索,我们在不断地寻找新的可移民星球,并且开发其能源,为我所用。(这里的移民并非是将所有地球人坐飞船转移,而是将人类及其他动植物的基因传播过去。)
不可否认的是,《山海经》中确实记录了很多早已灭绝的生物,也有很多生物至今依然存在,但也有很多是由于古代人表达能力的局限性加上代代相传产生偏差,最后变成了不可思议的神话传说。举个典型的例子,一位最具著名的神话人物——女娲。关于这个名字有一种流传最广,也最令人信服的说法,说“女娲”其实是一种母系氏族中对首领的尊称,是一种职位的称呼,代代相传,即一代族中的女娲去世,会有下一任即位的女娲来领导族群。“女娲造人”的说法在本质上也是原始社会中时刻处于战争状态下的生殖崇拜,毕竟在那个时期的族群中只有人口足够壮大才能抵御外族的侵略。
在《山海经-大荒西经》中,对女娲有如下记载,“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水西有湿山,水东有幕山。有禹攻共工国山。有国名曰淑士,颛顼之子。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栗广之野;横道而处”。讲的是:古代有一个叫女娲的神女,帝者,外貌描述是人面蛇身,一日中七十变,有十个称作“女娲之肠”的神,他们都是女娲的肠子变的。
假如让我们更天马行空的想象一下,或许能产生一些有趣的解释:所谓女娲会不会是某种高级文明对于原始人类的改造的一种代称,或者是某个新物种开发的实验基地代号?所谓蛇形的样貌很可能是连接数个孵化器的总控制中心,而“女娲之肠”指的是从它延伸出多个供养管道提供给“培养皿”或是类似“人造子宫”的描述。后世流传甚广的伏羲女娲图,那个两人蛇身螺旋交织在一起的图案,会不会也是在那个时期,由古人在DN***基因图纸上抄写下来的近似图形?毕竟对于矇昧的原始人类看到基因的螺旋形状时,他们也只能用两条蛇的交织来形容。
由此机器培育出不同的进化“人种”,后将他们分置于不同的地区,比如书中记载的“无肠国”,对于这个国家的人种描述是:个子很高,没有肠子。这会不会就是运用“女娲计划”,我们把未来优质的人类基因或地外文明的基因带到远古社会,并将其繁衍。在这里出生的新人类,不仅比原始人类有身高上的进化优势,而且还能适应当时地球的气候,所以不需要穿戴类似呼吸、防御等起到外在保护功能的装备,因此才有这类神(人)没有肠子的形容(而书中很多其他的“神”都有肠子或是身上佩戴“蛇”类装饰的描述)。
这点也与《圣经》中造人的描述不谋而合。《创世纪》中是这样描述的,神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象,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这里无论是哪个版本用的都是“我们”,也就是说,所谓的神,并不是指一个人,他很有可能指的是一批人,或是来自不同领域的众多文明,最后一起创造出的新世界。如果将这种想法带入其中,会发现圣经中很多天使的形象描述,以及一些神迹的记录也都可以解释。当然,我这里并不想在《圣经》上做过多的阐述,作为一个相当大规模的宗教体系,我对此表示即无知又惹不起。我们还是从《山海经》中继续拓展自己的某些想法吧。
继续来说女娲,关于她还有另一个著名传说,这就是《女娲补天》的故事。有没有一种可能,《女娲造人》和《女娲补天》并非同一人所为,而是完全不同体系的两个故事。《女娲补天》的故事并非出自《山海经》,它记载于《淮南子·览冥训》和《列子·汤问》中,具体故事家喻户晓,并且出现了多种神奇事物的描述,如大洪水、天塌地陷、五色石以及足以撑起天地的四支龟足等(具体故事我就不做复述了)。
首先,我不排除战争因素,战争在古代本身就时有发生,并且上文也说了,假设有高级文明加入建设,也会出现族群政权战争,而且很可能使用的是高科技武器。而这种战争对当时懵懂的普通百姓而言,也肯定是用天崩地裂来形容。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国内外的众多神话故事中都提到的大洪水事件。我们都知道,洪水,潮汐,这类自然现象都与月球引力有着很大的联系。不仅如此,月球对于人类和大自然的作用远远比人类了解的大得多,再举个例子就是跟女性的月经周期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一个德国的科学家团队也对此进行研究并得出了理论依据,他们发现,人体不仅能对平衡系统所感知的快速重力变化作出响应,而且还能对缓慢周期性的重力变化作出反应。也就是说,女性的月经周期会与月球周期间歇性同步,月球的两个周期都影响着人类生殖。你们看,这个故事的相关信息点又与“生殖”联系起来了。
那么,这个故事要如何以一个新颖的角度来讲述呢?在远古的社会里会不会有一段重要时期,当时可能由于激烈的战争原因,导致地球与月球的距离非常的靠近,甚至它可能从来就不是地球的一颗卫星,而是外星对地球实施控制手段的基地,或是一艘巨大的被击落坠毁的飞船。由于距离过于接近,在月球引力的影响下地球发生了严重的大洪水灾难。在远古时代人的眼中,如此天崩地裂的响动,月球从天而降,加上随之而来的洪水暴雨,极可能想象成“天空被砸出了大洞”的景象,也就就有了“天漏了”的记载。“五色石”很可能是这些地外文明对地球上矿产资源的开采,用来维修他们的“飞船”或补充“基地”能源。而那四只足以撑起天地的龟足,也很可能是支撑月球(基地)的支架,或者某种传输通道。圣经中也有巴别塔这样的类似描述,说它直通天堂,登上去就能与神交流。“女娲补天”也就很可能是某个名叫“女娲号”的飞船助推器或者引擎,将月球推离地球,放置在与地球最佳距离的轨道上,既能改变水患灾害,又可以继续监视地球的运转。
如上文所言,在此期间,这种地外文明也对人类进化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像这样的故事在《山海经》中举不胜举,再比如《夸父追日》的故事,来自于《山海经-海外北经》,原文是:“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原文解释我就不在这里做过多的阐述了,我想说的是,不能仅把它单纯地看做一个整天追着太阳跑的运动健将这样的励志神话故事来听。
很多人可能都已经听说过关于它的另一个推论——夸父的身份很可能是在上古时代最早制定历法的人。他手拿杖柄,很可能是用杖柄(木棍)插在地上,用来观测日晷,总结历法,然后带领族群引修河道,拓荒造林。首先,作为古代人没有办法描述夸父这种观测日晷的行为,所以将其描述成每天追着太阳影子跑的人。再者,能够观测时间、气候上的转变,制定历法就能左右民生,所以在很多古文明中(如埃及)我们都能看到手拿权柄的人,这是他们代表权威的领袖身份的象征。另外,《山海经-大荒北经》中也有对夸父的描述,其中有云:“有人珥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曰夸父。”按照古人的描述,用咱们现代人的角度去看的话,耳朵上的两条“黄蛇”会不会是夸父作为另一种高等文明身上的装束描写?比如连接头上设备的金属管,手上把玩的两条“黄蛇”,会不会也是连接手中工具的管道或者线路?
我们再来说说《山海经》中的那些神奇动物吧。《山海经-西山经》中有记载这样一种生物,名叫帝江。原文记载:“又西三百五十里,曰天山,多金玉,有青雄黄。英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汤谷。有神焉,其状如黄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浑敦无面目,是识歌舞,实为帝江也。”翻译过来形容它的样貌就是:再往西三百五十里,是座天山,山上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和玉石,也出产石青、雄黄。英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西南流入汤谷。在这里住着一个神仙,长得像黄色的口袋,发出赤红色如火的光,长着六只脚和四只翅膀,看起来浑浑沌沌没有面目,却能懂得唱歌跳舞。
乍一听仿佛是个长相神奇的物种,而且这种生物放在哪个时期都显得过于不可思议,但如果用科幻一些的观点去理解,好像也不是那么解释不通。帝江会不会就是某种中小型的带视频功能的飞行器?或是投放在天山,用来勘测矿产的智能探测机器人?又或者某种带太阳能电池板块的播放器?它外型不大,黄色外壳,有可以发红光的灯,六只机械爪,可以用来行走,也可能仅仅是它的支架,机器上面还有四片飞行翼,又或者只是太阳能电池板?由于外观正面是屏幕显示器,所以在古代人看来它样貌混沌没有面目,又因为其屏幕中可播放画面和音乐,所以对古人来说这种生物懂歌舞。
总之,这样假设构想后,仿佛进入了另一种奇妙的山海经世界,使人想要一一探索,畅想其中。
(未完待续……)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antuxiezuo.com/3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