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篇)三同教育心得体会汇编

三同心得体会汇编
(12篇)
篇1
  “三进三同三个一”活动,是重庆在新时期在加强党的建设方面的一个创举,对于密切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关系,磨炼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丰富工作经验,以及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三进三同三个一”活动开展以来,我十分珍视此次学习锻炼的机会,先后深入北大桥村钟云木、刘久全、聂兴芝、周玉华等村民家中,与他们同吃同住同劳动,体会  很深,收获很大,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宗旨意识得到强化,增进了与农村群众的感情  对于我来说,带着感情下乡首先是从适应新的生活习惯做起。从入住北大桥村钟云木家庭开始,我就把农家当成自家,坚持用农家筷、吃农家饭、盖农家被,尊重农户的生活习惯,不在生活条件上提特殊要求。由于我心理准备充分,很快就适应了新的生活环境,一下子拉近了我与农民兄弟之间的距离,使我赢得了认同。我要求自己决不能高高在上,做出一副领导或城里人的样子,而是时时处处平易近人,与他们拉家常,聊农事,谈发展,他们也就随之自然而然敞开心扉、打开话匣把我当成自己人。活动期间,我还在78岁的聂云芝老人家中,与他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她的家庭经济状况非常困难。结对办事处和村委会两级组织和干部对这个困难家庭给予了深切、温情的关注,在为其积极争取低保户等政策支持的同时,还尽可能在生活、劳动等多个方面提供帮助,我也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帮助。聂云芝满含热泪说到“感谢党和政府关心我们这个困难家庭”时所流露的真情深深地感动了我。由此,我深刻认识到,我们在以前的工作和生活中与弱势人群有所疏远,我作为党员领导干部,为此感到愧疚。我感到,为人民群众服务的真谛,就是要切切实实地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真正把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呼声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群众路线的根本,就是要保持与群众血脉相通、心气相连,密切联系群众,多渠道与群众沟通,为群众想问题办事情。只有这样,党群关系才能避免“油”、“水”分离,实现“鱼”、“水”情深,党的事业和我们的工作才能真正得到群众的长久支持和拥护。  二、工作作风得到磨炼,提高了为民服务的能力  我入驻的北大桥村属于永川的城市规划区范围,近年来,是永川实施征地拆迁最多的地方。基层的同志最朴实,也最辛苦,所谓“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既要承担计划生育、合作医疗、调解纠纷等经常性工作,还要负责配合征地拆迁工作等阶段性重点任务。他们与我们的拆迁干部一起,早出晚归,挨家挨户宣传征地拆迁政策,体力上的劳累自不待言,遇到不了解情况、态度不好的群众埋怨怪罪,心里头的辛酸只有自己默默吞咽。在与村支部的干部一起上门动员农户征地拆迁的过程中,我深切体会到了农村工作的艰苦,亲身感受到基层干部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的作风。反躬自省,优越的物质条件不经意间反而养成我们时不时坐在车里“察”民情,隔着车窗“看”基层,会议室里“搞”调研,宾馆里面“听”汇报的不实作风。感受胜于说教,农村群众和基层干部身上的优良传统和品格深深地教育了我。艰苦奋斗既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财富,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既是工作作风和思想作风,也是凝聚党心、民心,激励全党和全体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共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求真务实是党永葆蓬勃生机的法宝,只有真心贴近群众,掌握群众的思想动态和生活语言,才能不断提高群众打交道的.能力;只有认真倾听群众声音,保持与群众进行经常性的面对面交流,才能找准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的方法途径,做到真正取信于民。  三、工作经验得到丰富,深化了对基层群众的认识  无论在与农民群众摆谈中,还是在与镇村干部交流中,我都深刻感受到他们改变落后状况,谋求快速发展的强烈愿望。但我也实实在在地体察到科学发展的观念要农村落到实处亦非易事。与发展经济的迫切要求不相匹配。北大桥村未实施拆迁的不少农户通过外出务工或者发展农副产业增加收入之后,纷纷盖起了新房。尽管外墙贴上了瓷砖,屋里配备了各式家电,但室外的环境则天壤有别。两三米之内遍设鸡窝、猪圈,生活污水随意排放,连通各家水泥院落的共用小道泥泞难行,类似这样的问题不胜枚举。虽然这些情况在偏远农村司空见惯,大家也变得熟视无睹,但却促使我认真思考。北大桥村的农户过度分散居住状况,不仅限制了土地集约利用,造成有效土地资源浪费,而且大大增加水、电、路基础设施建设成本,甚至给农村文化、计生、综治工作带来难度,使得空巢老人无人养、留守儿童无人管、公益事业无力做、农村文化很空虚的情况更加严峻。这样的体验让我坚定地认为,强调科学发展对于目前的农村来说并非超前消费,轻视统筹规划反而会削减农民应当享有的生活舒适度和幸福指数,甚至可能制约农村的长远发展。这样的经验也让我深刻地体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至关重要。要作一名真正为群众办事情、谋福利、求发展的党员干部,不仅要有  服务群众的真实情感,而且应当具备开展工作的较强能力,不仅要有奉献群众的满腔热情,而且应当掌握指导工作的理论武器。  “三进三同”活动,不仅为我提供了不忘根本,紧密联系广大群众,深刻进行自我反思的好机会,而且也为我创造了以人民群众为师为友,增强切身感受,接受基层实践锻炼的好平台。我将此次活动为新的动力,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发  扬艰苦奋斗精神,坚持求真务实作风,不断提高能力,真抓实干,为更好地践行科学发展观,推进永川大城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同心得体会 篇2
  根据市委组织部的要求,作为中青班一员,我到了××市××镇茶新村河麓组 ×××家,进行为期十天的“三同”蹲点调研活动。这次调研,与平时自己在工作中经常下村所作的检查工作式的调研有所不同,这次是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与村民实现了“亲密接触”,在这次蹲点调研中,通过走访村“两委”干部、村民代表、党员、退伍军人、困难户,进行拉家常倾谈,与帮扶户边喂猪边倾谈,11月15日还参加了茶新村召开的各届人士座谈会,宣传了党的方针、路线、政策,分析农村的发展形势,也对农村基础建设、产业发展、基层组织建设、维护稳定等方面情况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了解。虽然我也在基层工作多年来,但这次“三同”蹲点调研,对我来说是一次情感的震撼,一次生动的教育,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我触动很大、感受很深、启示很多。  一、总的感受  群众路线,是做好工作的基础。基层领导干部要敢于与群众“零距离”接触,勇于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善于与群众“心连心”解困。这十天时间中,我所到之处,都感受到村民的热情和渴望,他们都很乐意与我交谈,从家庭事到村里事,从生活到生产,从现在到将来,无所不谈,这说明群众是渴望领导干部能与他们“零距离”接触,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状况,帮助他们解决生活生产中的问题和困难。深入一线是“发现问题、寻求对策”的最佳途径。作为领导干部,特别乡镇的干部,要做好民生工作,只有走群众路线,直面群众,真正沉下去,做到“零距离”、“面对面”、“心连心”,避免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才能听到群众真实的心声,才会真实的了解民情、民意、民忧、民困,也才能使我们能真实地掌握基层的第一手材料,帮助我们理清工作思想,制订切实有效的工作措施。这次驻村使我深刻认识到,思路源于基层,活力来于一线,也使我们领导干部赢得了民心、接住了“地气”。  为民服务,是群众拥护支持的根本。当前群众在生活生产还有很多问题和困难有待我们帮助他们去克服、去解决。帮助群众脱贫致富,重在理念上的引导,重在发展路子、发展方向的选择。也就是要把党委、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农民的主体作用结合起来。基层干部要做好宏观的指导和微观的服务,既要进行政策上的引导和鼓励,又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给予指导,为群众理清思路,指明方向,更要在技术、资金上给予帮助和扶持。只有多为群众办实事好事,让群众得到实惠,我们的工作才能得到群众的更多支持。从茶新村要搞村办公楼建设得到群众和各届人士的支持,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发挥基层组织作用,是做好农村工作的关键。农村要稳定、要发展,除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指导、关心、支持、帮助外,关键还得靠最基层的组织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党员看支部,群众看干部。要充分发挥村“两委”的作用,关键又是靠领头雁。一位德才兼备的村支书,就会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凝聚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强有力的战斗力,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带领全村干部群众维护稳定,加快发展。茶新村的社会能够这样和谐稳定,对换届后的村发展思路那么明确,将建设人饮工程、硬化道路,归根结底是该村有李福志这样乐意服务群众、甘于服务村民的能人当村支书,有坚强有力的村支部、村委会。一个好支书、强支书能带出一支好队伍,一支有战斗力的队伍,就可以带出全村新面貌。  二、几点思考  思考一:根据实际促进农民增收。  增加农民收入,是最大的民生,也是新农村建设最重要的工作。近年来,××市紧紧抓住农民增收这个“牛鼻子”,大力发展效益农业,推进农民培训工程,强化农民转岗就业服务,农民整体收入水平有了很大提高,20xx年的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5302元。但茶新村的农民人均纯收入是4504元,为全市平均水平的85%,远低于全市水平。农民收入包括纯农业收入和非农收入。因此,增加农民收入就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要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水平,大力发展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引导组建农业专业合作组织,不断提高农业效益和附加值让农业真正成为“富民产业”。另一方面,要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抓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工作,努力为农民增加就业打工收入。再有,就是做好农村贫困户的帮扶,对生活确有困难,入不敷出严重,要采取相应的帮困政策,促使他们加快脱贫。增加农民收入,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也不可缺少。强大的村级集体经济是新农村建设的雄厚物质基础。茶新村的.村集体经济收入微小,如道路硬化、修建水利等公益事业,都是通过向群众集资、募捐和争取上级支持来筹集资金,无形中增加了农民收入。  思考二:民生问题要始终放在工作首位。  无论是在走访、还是在座谈中,群众讲的最多的还是民生问题。诸如看病问题,文化生活等问题。农民就是怕生大病,一旦生了大病,高额医疗费会把一个小康之家迅即拖入贫困,造成“因病返贫”。茶新村的最困难的几户家庭都是因病致贫的。  关注民生,就要从老百姓的所思所盼着手,从群众最急需解决的问题着手。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重点是要让农村实现“四个好”:一要让农民身体素质好,切实抓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完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搞好村级卫生室规范化建设,让农民有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做到“小病不出村,大病看得起”。二要让农村环境卫生好,深入实施城乡清洁工程,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搞好农村人饮工程,解决农民吃水问题。三要让农村社会治安好,加大对农村治安治理力度,维护农村的和谐稳定,使群众真正安居乐业。四要让农村出行交通好,“吃穿住行”是生活必须,吃的穿的住的,是群众自己就能解决的事情,可出行是大家的事,一个有是解决不了的,修建好道路是公益事业。因此,要大力推进农村道路建设特别是实施道路硬化工程,进一步改善农村交通运输条件。  思考三:农村发展关键要有一个好的班子、好的领头人。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茶新村在今年村“两委”换届后,构思了村发展目标,将建设人饮工程、硬化道路和村办公楼,并得到群众的支持,硬化村道和建设村办公楼工程已经开始筹款,归根结底因为换届后的支部书记 ×××既有能冲能闯的本事,又有善思善行的头脑,能够团结和带领村民。  总的来看,这次蹲点调研,时间紧凑,内容丰富,得益匪浅,倍感自己作为乡镇书记的责任重大。这次“三同”蹲点的经历和体会,将在我完成这次学习结束,回到工作岗位后,对于抓好各项工作起到很大的促进和帮助。
  三同心得体会 篇3
  按照学校的统一安排,我来到酉阳县清泉乡清溪村6组,开展了为期一周的“三进三同”(即进基层、进村子、进农户,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活动。通过深入基层,亲身体验群众生活,感受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对于进一步增强自己的工作责任心、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发挥先锋作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亲身体验基层群众的冷暖期盼  “三进三同”的时间里,亲眼看到了孤独的老人蜷缩在房子一角,无人居住的木制老屋摇摇欲坠,有荒草丛生的水田无人问津……所见所闻,使我的心灵受到强烈冲击,看到了农村荒凉的景象,急需发展的面貌。  虽然现在农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这个村的具体情况与我们想像中的民情、村情、社情确实还有差距。  二、重温鱼水深情锤炼作风党性  鱼和水的关系大家都知道,是相互依存、相互依赖的,干部和群众的关系就是鱼和水的关系,开展这样的活动有利于密切干群关系,拉近干部和群众的距离,向农民兄弟学习,学习他们克服困难顽强生活的坚定意志;向农村干部学习,学习他们甘于清贫为民办实事的精神。干部群众普遍反映,这项活动拓展了党性锻炼的新渠道,架起了党群干群的连心桥。  三、对照自己的不足扎实整改  通过这次集中开展的三进三同活动,经过实地走访,相互交流,向群众学、向其他同志学,取长补短互通有无,我认真反思了自己的不足,决心边学边改,立查立纠。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1、深化学习,提高自己。学习是人生永恒的`主题。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获得新知,适应新的形势。要发扬“钉子”精神,努力挤时间学习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学习科学发展观,学习本职业务,不断用新知识、新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增长自己的才干,提高驾驭工作的能力。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开动脑筋进行理性思考,在理性思考中活化思维,提升境界。  2、创优服务,改进作风。发扬“认真负责、扎实苦干、干就干好”的优良作风,埋头实干,树好形象,为学校形象添彩。  3、大胆创新,锐意进取。善于总结工作的得与失,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不断提出改进工作的新办法、新思路,努力推进工作再上新台阶。  4、严于律己,拼搏奉献。“成才不自在,自在不成才”。始终把自己的职位看作是对自己的一种“约束”,看作是一种责任,看作是一种奉献,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管好自己,发扬拼搏奉献精神,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以实际行动,教好书育好人,为当地教育继续作贡献。
  三同心得体会 篇4
  人才培养好了,那就要留住人才,如何留,怎么留?人才只有流动才能留住。各级党委及其组织人事应把基层作为”集聚人才、造就人才、输送人才”的源头和基地。对于在基层一线努力工作、取得突出成绩的干部,长期在基层…  市委、市政府号召党员干部”进基层、进村子、进农户,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的”三进三同”活动开展以来,作为一名在基层生活了近两年的村官,深悉”三进三同”活动促进了农民与干部之间的交流,一方面使干部更能了解百姓疾苦,为民办事;另一方面为党和国家培养人才。  21世纪什么最缺,人才,但人才从哪里来?现在的基层党政干部人才又从哪里来?学校,各高等院校,这些都是出人才的地方,然而这也并不是基层所需的真正人才。当前,党政干部队伍中的许多干部是从学校门直接进机关门,从农村、企业等基层中成长起来的较少。这就造成了其对基层工作的不熟悉,不了解,长此以往,将会造成干部队伍结构的根本性缺陷。  如何把这些人培养成人才——煅练,到基层中去煅练。基层处于改革发展稳定的最前沿,是锤炼干部的”熔炉”、培养干部的学校。把选人用人的目光更多投向基层,有利于提升基层岗位的吸引力,激发广大干部到基层去学习、历练、提高的热情,形成更多人才、更多干部主动到基层去、到艰苦地方去的生动局面,促使广大干部在基层实践中得到全面锻炼。组织部门利用选调考试、村官招录、城乡干部定期交流等机制选派优秀青年干部到到基层去,把他们放到艰苦的’环境中,有意识地让他们承担一些急、难、险、重的工作,在基层工作的第一线锻炼干部、在基层工作的最前沿磨练干部、在矛盾焦点的积聚处锤炼干部,使他们尽快适应环境进入角色,熟悉基层工作,了解基层疾苦,帮助他们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矛盾和基层实践的能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增长才干。帮助他们成为真正的人才。  人才只有经过基层的锤炼才能成为真正的人才,干部只有经过基层的洗礼才能成为人民的干部 。  人才培养好了,那就要留住人才,如何留,怎么留?人才只有流动才能留住。各级党委及其组织人事应把基层作为”集聚人才、造就人才、输送人才”的源头和基地。对于在基层一线努力工作、取得突出成绩的干部,长期在基层默默无闻工作、群众公认的干部,善于应对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干部,在经济建设中做出重大贡献的干部纳入选拔视野。高度重视基层基础建设,采取有力措施改善基层工作的硬件条件和软件环境,让广大基层一线的干部安心基层工作、服务基层群众。及时帮助下派干部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难题,积极为干部下基层创造条件、提供保障,让干部看到在基层工作大有所为、大有作为,激发机关干部到基层接受锻炼的原动力,使到基层接受锻炼成为追逐的方向。
  三同心得体会 篇5
  按照xx委办公室关于组织机关干部集中开展”三进三同”活动的通知要求,今年5月3日与局里其他同志一道,到xx万民村与基层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在多次的深入走访活动中,我们了解了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情况,真实地感受群众生活,达到听真话、办真事、促和谐的目的。  通过此次活动,有了一些深刻的认识:其一,突出一个勤字,不伸不要,我住在张支书(村支书记)家,在向张支书了解了万民村的大致情况(包括生产、生活、全年人均收入、该村的幅源状况)后,经过几天翻山越岭的走访,深刻的体会到群众处在交通不便、山高路险的艰苦的环境中,生产、生活的艰辛。如,我们在走访该村一农户时看到,房屋较窄,破烂不堪,四面透风,屋内除了一张床和日常用具外,别无一件像样的东西。该农户一家两口,母亲60多岁,其儿子50多岁至今还未婚,丈夫过世得早,但该农户两母子凭自己的双手,辛勤劳动,响应政府号召,发展养殖,间做其它一些手工活有一点微薄收入,尽管生活处在贫困线上,但从不向国家伸手,从不叫穷,凭自己的勤劳,维持一家的生计,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称赞。在他的身上就充分体现了一个勤字。  其二,心中有个懒字,导致一个穷字。在我们所住的村的交通相对不便,山高路险,耕地偏少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该社尽管条件如此,但也不是没有一点发展希望,如,该社多数农户房前屋后空地较多,草丛较多,且不适宜耕种,作为发展养殖业是有较好条件的,但该社部分社员坐地等花开的思想忧为严重,近几年,相关单位为扶贫,为其该乡村、社送去部分雏鸡,为支援生产送去化肥,而部分农户不去领来喂养,即是领来喂养,也任其自由生长,不对其防病治病,精心喂养,导致80%左右的雏鸡死亡。对支援的化肥领了后,当场买掉,以得现钱为乐。我认为,在这一部分农户中,就体现了一个懒字。  其三,按该村张支书的说法”你们不是扶贫专业户,要致富,还要靠我们自己”,他一句朴实的语言,深深打动了我们的心,的确对我们而言,对他们的落后、对他们今后的发展,我们的确爱慕能助。我们带去的一点救助金和一点点日用品,对他们的整个贫穷、落后而言,当然是杯水车薪。我们听到张支书的一席话后,深受感动,相信他们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相应的时间内,基本改变落后、贫穷的面貌。  其四,我们经过一周的同吃、同住、同劳动,深刻的.体会到,在万民村的绝大多数农户并无多大收益的农作物和畜禽种养殖,农村群众却不懈努力地渴求和使用新的科学技术,依然在那微薄的土地上一锄一锄的不断耕耘着,依然围着并不成规模畜禽一勺一勺地喂养着,为了什么?当你围座在农户餐桌上就知道答案了,他们用自己喂养的鸡、老腊肉、自己种的小菜招待你,还会给你介绍,这些都是地道的无污染的绿色食品,这是一种劳动收获后自然流露的喜悦,也是对客人最好的招待,你真会为这种淳厚的民情和朴素的民风所感动,也会真切地感受到分享劳动果实的快乐。其实,这一锄锄、一勺一勺的平凡举动中不正体现了踏踏实实、永不放弃的可贵精神吗?不正是我们工作、学习所必须的精神吗?我认为,用这种精神指导我们克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困难,用这种精神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即便在自己有限的工作历程和天地里,即便是成功失败,只要不懈地努力去做了,相信总会体会到播种和收获的喜悦。
  三同心得体会 篇6
  20xx年6月20日,普通教师的我非常荣幸地参加了由我校组织的“三同六送六帮实践锻炼活动”,作为一名承担送教任务的老师,我的内心充满了使命感和责任感,短短一天的交流、研讨课及捐赠仪式的开展,带给我的感受却是很多很多。  三同六送六帮实践锻炼活动心得体会之一:感谢。  作为一名承担送教任务的老师,首先我要感谢新营乡二府营小学搭建的平台,感谢他们能给我这次学习和锻炼的机会,感谢三年级数学组老师们精心的集体备课,同时还要感谢新营乡二府营小学各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antuxiezuo.com/24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