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服务区数字化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摘要:高速公路服务区是公路交通出行中的重要节点,管理高效、服务优质、保障及时的服务区,有助于推进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服务公众便捷高效愉快出行。近年来,特别是撤销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以后,服务区逐步成为公路交通面向公众的“窗户”。随着汽车保有量、高速公路车流量以及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的不断增长,重大节假日期间部分服务区出现了排队等候久、停车秩序乱、卫生环境差、管理效率低等问题。各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高速公路经营管理单位,积极探索推动服务区数字化建设,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服务区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公路服务区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如何科学规范开展服务区数字化建设,亟需进一步调查研究。
为推动高速公路服务区数字化转型升级,2025年调研组项目先后对北京、江苏、浙江、福建、湖南、广东等省份高速公路服务区数字化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加强数据采集设施建设。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以来,尤其是《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进公路数字化转型加快智慧公路建设发展的意见》《财政部交通运输部关于支持引导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通知》后,各地积极推动高速公路服务区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经营管理和公众服务等各类数据采集汇聚,全面推动服务区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提升。福建省强化服务区前端感知设施升级,开展服务区公共区域视频升级,基本实现场区视频全覆盖。四川省创新使用服务区出入口ETC天线采集过车数据,并实现与重点营运车辆数据的快速联动分析。
(二)加快服务区系统建设。
为进一步加强公路服务区数据管理,全面掌握公路服务区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服务情况,2021年交通运输部公路局组织开发了全国公路服务区信息统计平台,组织开展公路服务区信息填报工作。截至2025年2月底,各地已报送高速公路服务区(含停车区)7517个,为部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撑。各地积极开展省级、服务区级服务区管理系统建设。浙江省组织开发“智慧服务区管理系统”,全面汇聚省内高速公路服务区视频监控、能源补给、车辆监测、考核评价等信息。江苏省2021年研发上线苏交控服务区智慧化管理平台,实现了服务区基础数据、经营数据、人流车流等数据汇集,目前已累计记录数据17亿余条、记录照片3亿余张,成为服务区日常管理的重要抓手。
(三)深化服务区数据应用。
各地高速公路服务区积极探索数据应用,推动破解业务痛点,提升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北京市基于高精地图,探索构建“数字孪生”服务区,通过汇聚服务区运行态势、设施设备、车辆、驾乘人员、安全防控等全要素数据,实现动、静态信息可视化,提高服务区运营管理水平。江苏省针对服务区危化品车辆的安全管理问题,基于现有卡口数据、视频监控等,积极探索全自动智能管控。目前,六合、郭村等55对服务区实现危化品车辆自动识别、自动报警、自动录入、火警监测、动环监测、声光报警等功能。广东省组织开发“粤通行”APP和微信小程序,实时发布服务区加油、充电、餐饮、商超、卫生间、沐浴休息、汽车维修等信息,为公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出行服务。
(四)推动相关标准规范制定。
各省积极推动服务区信息化、数字化、智慧化建设改造,多地制定标准规范、技术要求、建设指南、实施方案等文件,规范服务区数字化建设标准。江苏省结合高速现阶段智慧发展的经验,发布了《智慧高速公路建设技术指南》《高速公路服务区信息化建设指南》,加快推动省内服务区数字化水平。浙江省印发了《浙江省高速公路智慧服务区建设技术要求(试行)》《浙江省高速公路智慧服务区管理系统数据服务接口协议》,规范省内服务区系统建设框架、功能要求、联网与数据传输要求和数据接口协议,提升数据一致性和准确性。四川省印发了《四川省高速公路服务区信息化建设“四个一”工程实施方案》,围绕服务区智能监控、服务公众出行、智能经营管理3个具体场景,完善服务区外场设施和数字化系统,提升服务区管理服务的智能化、精准化和专业化水平。
二、存在问题
(一)覆盖范围小。交通运输部印发《关于推进公路数字化转型加快智慧公路建设发展的意见》以来,各地积极组织开展服务区数字化建设改造,提升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antuxiezuo.com/192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