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员干部学习贯彻2025年“两会”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材料汇编(6篇)
目录
1.乘两会“春风”绽放“青春之花” 2
2.从“两会热词”解锁青年干部的“行进密码” 5
3.两会金句“化时雨”吹开百姓“幸福花” 8
4.三重叩问奏响“两会”民生的时代强音 11
5.聚焦两会“三大通道”用心作答“何以为民” 14
6.读懂“两会热词”答好“人民至上”知行考卷 18
乘两会“春风”绽放“青春之花”
3月11日下午,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后,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当前,面对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发展之势,广大年轻干部要用心感受这阵阵“春风”,趁着大好春光,只争朝夕、自觉把全国两会确定的目标任务落实到实际行动中,乘两会“春风”绽放“青春之花”,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永葆“为民初心”不改,让青春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中绽放“赤诚之花”。“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新时代年轻干部要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永葆为民初心不改,一步一步往前走,坚持俯下身子到基层一线常说“亲近话”、常沾“乡土气”,真正做到身上挂着露珠、脚下沾满泥土,多与群众坐一条板凳掏掏心窝、拉拉家常,在基层一线倾听群众的愿望和呼声,在群众之间架起一座密切沟通的桥梁和紧密联系的纽带;同时,要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和急难愁盼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以“一辈子办成一件事”的执着,把实现个人价值融入到党和人民事业的需要中去,让青春在为民服务中绽放“赤诚之花”。
永葆“实干底色”不变,让青春在“敢于担当,攻坚克难”中绽放“奋斗之花”。“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扛起职责使命奋勇向前,是新时代年轻干部必备的基本要求。当代年轻干部有着大好机遇,要立足实际实干争先,在改革发展、在创新求图中勇立潮头、有所作为,凝聚起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正能量。新时代年轻干部大多身在基层一线,要永葆“实干底色”不变,扎实做好吃苦的准备,自觉摒弃“镀金”“跳板”等错误思想,不能拈轻怕重,要把矛盾和困难当做人生的垫脚石,敢于经历风雨、敢于爬坡过坎、敢于滚石上山,真正做到身在基层,时刻拧紧每一项工作细节的螺丝,以时不待我,只争朝夕的紧迫感;舍我其谁,功成有我的责任感,扎实推动乡村振兴、环境保护等各项中心工作,确保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让青春在实干担当中绽放“奋斗之花”。
永葆“清廉本色”不变,让青春在“严以修身,严以律己”中绽放“纯洁之花”。为政之要在于廉洁,廉洁之本在于自律,自律之道在于防患未然。廉洁自律是新时代年轻干部的基本行为准则、立身之本、处世之道。新时代年轻干部肩负着组织的重托和人民的期望,要永葆“清廉本色”不变,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和自我约束,在服务大局中树牢“清廉是福、贪欲是祸”的底线思维,从小事、小节入手,培养“小事不可小视,小节不可失节”的意识,做到常思贪欲之害、常弃非分之想、常怀律己之心、常修为政之德、常问做人之要;同时,要时刻把握公与私的“警戒线”,切实管好自己的“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做到带头守规矩、守纪律,常掸灰尘、常照镜子、常治“小病”,做到“为人一身正气,为官一尘不染”,让青春在“严以修身,严以律己”中绽放“纯洁之花”。
从“两会热词”解锁青年干部的“行进密码”
有关部门就2024全国两会展开民意调查,共吸引615万人次参与。调查结果显示,“依法治国”“就业”“乡村振兴”“医疗”“高质量发展”“养老”“教育强国”“社区治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家安全教育”最受网友关注,入选今年全国两会的十大热词。透过“两会热词”这道特殊的两会风景线,广大青年干部不仅可以感受到热切的民意期待和未来发展路径的“风向标”,而且也要从中汲取“养分”,感悟蕴含其中的时代使命、担当本色和为民初心,解锁指引广大青年干部砥砺奋进的“行进密码”。
从“高质量发展、国家安全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感悟“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的时代使命,解锁“丹心图社稷,埋名践忠诚”的“信仰密码”。从作为新时代发展“硬道理”的“高质量发展”,到伴随着新国潮持续升温而“出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再到说明广大网友具有“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意识的“国家安全教育”,这些来之不易的成绩是我们党以始终不渝的信念、持之以恒的奋斗,战胜了一个又一个艰巨挑战,取得的一个又一个的伟大胜利,这些成果的取得直抵人心、催人奋进。“胸怀赤子心,青春许国家。”广大青年干部要响应时代的号召,矢志不移地跟党走,把对党忠诚深埋心中、落到行动,要把青春之志、崇高理想融入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从“乡村振兴、依法治国、社区治理”中感悟“越是艰难越向前”的担当本色,解锁“勇当先行者,敢啃硬骨头”的“实干密码”。“唯有奋斗,才能成就历史;唯有实干,才能创造未来。”民族复兴的道路绝不会一马平川,更非朝夕之间就能到达,乡村振兴、依法治国、社区治理……必须一件一件抓落实,一年接着一年干。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坚力量,广大青年干部要坚持“实”字为要、“干”字当头,以“舍我其谁、一往无前”的斗争姿态,立足本领,主动实践,积极作为,直面新时代长征路上的“娄山关”“腊子口”,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转化为实际行动,践行“强国有我”的使命,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完成党和国家赋予的使命,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征程中发挥青年干部应有的重要作用。
从“就业、医疗、养老、教育强国”中感悟“矢志为民解忧难”的为民初心,解锁“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民生密码”。“小事连着民心,大事连着民生。”从重视就业优先到建设教育强国为国家培养未来栋梁,从加大医疗投入、完善医疗体系到优化社会保障服务,中国共产党的为民情怀体现在点点滴滴的惠民之举中。“言行不忘公仆志,举止常思爱民心。”广大青年干部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俯下身子,聚焦群众“痛点”“堵点”和“难点”,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涵养“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的为民情怀,始终以百姓心为心,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诚心诚意为民解忧,尽心尽力为民谋福。
两会金句“化时雨”吹开百姓“幸福花”
春到华夏,时盛岁新。在全国人民的热切关注中,2025年全国两会在完成各项议程后,圆满落下帷幕。连日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谆谆话语,殷殷嘱托,掷地有声、催人奋进,向会内会外传递发展信心,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大动力。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让总书记的金句在工作中“深度发酵”,坚定信心,带着会议的精神与人民的嘱托,奔赴各自岗位,挺膺“实干、追梦、奉献”之姿奔赴新征程。
聆听“科技创新强动力”的“奋进回响”,以“干到实处”推动“走在前列”。“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创新,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强调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这个春天,中国创新势如破竹,锂研究突破“最先一公里”,原始创新与新能源汽车、储能产业共振轰鸣;DeepSeek以开源代码架起人工智能普惠之桥,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数字技术赋能的《哪吒之魔童闹海》横扫票房,见证科技与文化的裂变之力。时代的进步离不开创新,创新更是厚积薄发的结果,伟大事业都始于梦想、基于创新、成于实干。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定“实干为要、创新为魂”,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要坚持独立自主和开放合作相促进,在困难面前带着“一定能,一定行”的信念和精气神,与自主创新道路上一个个未知的“拦路虎”作斗争;始终葆有一股子闯劲和韧劲,跑好科技创新这场“接力赛”,在不懈奋斗中将更多梦想化作现实。
聆听“人才培养筑根基”的“使命回响”,以“教育支撑”孕育“活力源泉”。“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划出了重点、提出了新要求。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我国具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科技创新支撑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上升至第11位,科技浪潮奔涌,人才根系蓬勃,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正为新质生产力注入“强劲动能”。广大党员干部要立足新的历史起点,把握新的历史方位,坚持政治引领,主动靠前服务,营造重视教育、热爱科学、尊重人才的氛围,当好人才的“引路人”“筑巢人”“贴心人”。要立足县域特色产业集群、现代工业产业等重点领域,为各类人才提供更加广阔的追梦、筑梦、圆梦舞台,奋力吹响人才“集结号”、送出诚意“邀约函”,真正引来“追梦人”,让天下英才当“时代主角”,让“归雁经济”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聆听“文脉相承润民心”的“振兴回响”,以“文化热度”升腾“城乡温度”。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深化城乡精神文明建设,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以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文化的力量,总是“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力量、政治力量、社会力量之中,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导航灯”、社会和谐的“黏合剂”。乡村振兴,既要“塑形”,又要“铸魂”,实现由内而外的蝶变,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要实施文明乡风建设工程;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强文明乡风建设。实践充分证明,不断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必将为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提供强有力支撑。广大党员干部要怀揣“传承文明、创新文化、服务人民”的奉献精神和崇高使命,以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以深化城乡精神文明建设铺垫发展蓝图的温暖底色。深入挖掘地方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文化品牌,丰富文化供给,真正实现“文化成果由人民共享”,托举起人民群众“稳稳的幸福”。
三重叩问奏响“两会”民生的时代强音
2025年全国两会落下帷幕,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之年,当“人民”二字贯穿政府工作报告始终,当“民生清单”化作具体政策落地生根,这场春天的盛会正以生动的实践诠释着“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深刻内涵。
叩问“我是谁”,自觉践行人民至上的理念,奏响“人民情怀”的时代强音。政府工作报告中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提到了“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一项项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antuxiezuo.com/191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