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才办党组书记学习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中心组专题研讨发言材料
3月5日至11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在京胜利召开。今年的全国两会,是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盛会,是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为“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三次“下团组”,与代表委员们亲切交流、共商国是,就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正确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努力开创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建设新局面,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我们这一代人的应有贡献等,作出深刻阐述和重大部署。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内涵丰富,为我们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项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下面,我结合分管的人才工作,谈几点体会。
一、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国两会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
学习宣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人才办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政治自觉,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起来,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结合起来,与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结合起来,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统一到全国两会确定的目标任务上来,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扎实做好人才工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一)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始终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内在统一来把握发展、衡量发展、推动发展。人才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我们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聚焦高质量发展需求,围绕产业链布局人才链,着力打造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人才保障。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充分发挥人才在科技创新中的关键作用,加大对高层次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的引进培养力度,加强人才创新平台建设,完善人才创新创业生态,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努力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新突破,为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提供强大动力。要坚持协调发展,注重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加强区域人才合作,推动人才向基层、向艰苦边远地区和重点领域流动,促进人才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匹配,实现人才发展与区域发展的良性互动。要坚持绿色发展,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生态环保领域人才的引进培养,推动人才在绿色技术创新、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提供人才支持。要坚持开放发展,积极融入全球人才竞争格局,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创新人才引进方式,吸引更多海外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来我市创新创业,提升我市人才国际化水平。要坚持共享发展,切实保障人才合法权益,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提高人才待遇保障,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让人才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的重要论述,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强调,新时代新征程,必须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对教育、科技、人才的需求,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是培养人才的基础工程。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建设教育强国贡献力量。要加强高校建设,提升高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能力,支持高校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加强与产业发展需求对接,培养更多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要加强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大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要加强基础教育,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公平性,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我们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培育壮大科技型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新突破,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力量。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我们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人才发展雁阵格局,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高地,为建设人才强国贡献力量。要加强人才政策创新,完善人才评价机制,优化人才服务保障,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让各类人才在我市各得其所、各展其长。
(三)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济大省要挑大梁的重要论述,为实现“十四五”发展目标作出积极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圆满实现“十四五”发展目标,经济大省要挑大梁。我市作为经济大市,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勇于担当、积极作为,努力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为实现“十四五”发展目标作出积极贡献。人才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我们要紧紧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力度,优化人才结构,提高人才素质,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人才保障。要聚焦我市重点产业发展,加强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引进一批掌握核心技术、具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产业人才和创新团队,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要加强乡村人才队伍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antuxiezuo.com/190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