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人工智能为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成为加快实现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重要变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对教育的深刻影响,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和教育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变革创新”。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改革之变覆盖面广,重中之重是要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系统观念,在新旧理念转变、虚实空间转换、师生角色转型、内外资源转接中促进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深度融合,以高等教育之力更好服务高质量发展。
教育理念向新而变。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推动教育改革的活力源泉是理念的变革。应对新的教育改革之变,高校要把握好“新”与“旧”的关系,坚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在理念转变中激发活力。主动利用智能技术进行供给侧的改革,以更加紧迫的意识来认识和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形成“转理念、转模式、转手段”的思想共识和实践共识。充分发挥智能技术工具属性,推动“传道、授业、解惑”传统教育理念向“悟道、精业、启惑”新理念转变,促进“知识传递、技能习得、问题解答”的传统教育过程向“意义建构、能力精进、问题发现”的高阶教育实践演进。
育人场景向新而变。随着新兴技术加速融入教育领域,教育将成为融合传统物理空间、新兴数字空间和广阔社会空间为一体的虚实结合场景,形成更加多样的教学与实践空间。应对新的教育改革之变,高校要把握好“虚”与“实”的关系,坚持“以人为本、价值驱动”,在空间转换中增强动力。高度重视多样化、沉浸式教学空间建设,既要以“实”促“虚”,推动更多传统教学资源向线上走、向网上聚,打造分类集成、开放共享的数字教学资源体系;又要以“虚”补“实”,发挥虚拟技术在极限空间和特殊场景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打造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的跨学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antuxiezuo.com/189095.html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antuxiezuo.com/189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