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早上6:10,时外界气温-1℃,我们的太阳能地采暖采冷实验大棚,迎来了历史性的最低气温——7.6℃,而同时对比棚的气温竟然高达10.1℃!
因为当日早上3:00,外界气温达到了-7℃;因为9日当天大雾,能见度不足5米,实验棚当日需喷花,所以棉被升到了最顶上(大棚无照明设施);因为电机故障,9日夜间实验棚的棉被没有放下来(事后才从邻居口中得知,拆掉刹车片,可以把棉被放下来);因为下午工人下班时忘了关闭风口(当日场里三相电缺相,我忙着鼓捣这事,没去检查);因为实验棚水池漏水,9日当天早上我就安排工人把水池的水抽光了,下午电送不上,就没向水池中注水,导致夜间模式无法启动,当时未考虑过棉被万一放不下来怎么办,只想尽力修好,至下午17:30,除实验棚外,其他棚的棉被都放下来了,又忙活到晚上21:00,时外界气温-4℃,实验棚棉被还是没能放下来,被迫放弃。
总之,10日早上6:10,实验棚气温只有7.6℃,代价是20cm深处地温下降1℃,30cm深处地温下降0.9℃,50cm深处地温下降0.2℃,同一时间段对比棚20cm深处地温无变化,30cm深处地温下降仅0.2℃。
10日白天晴,空气质量指数261,未启动太阳能系统,夜间晴,空气质量指数33。11日早上7:30,时外界气温-1℃,实验棚气温9℃(场里两相电线路故障,无法启动夜间模式),20cm深处地温14℃,30cm深处地温15.2℃,50cm深处地温17.5℃。对比棚气温7.9℃,20cm深处地温12.5℃,30cm深处地温13.7℃。至11日11:00时,实验棚太阳能增温系统启动时,30cm深处地温已降至14.9℃,50cm深处地温已降至16.9℃。
通过连续一个多月的观察,我发现夜间影响大棚气温的的因素有外界气温、夜间的晴空指数和风速,夜间阴天时即便气温低上2~3℃,棚内气温仍会维持一个较高的水平,晴朗的夜晚,即便气温不是很低,棚内气温也高不了;白天棚内的气温决定了棚内的浅层地温,夜间棚内的深层地温决定了棚内的气温;大棚太阳能地采暖采冷系统的意义不在于它本身能吸收并储存多少热量(冷量),而在于它能让大棚棚体(包括围护和土壤)多吸收并储存多少热量(冷量)。
我们知道,大棚种植最怕高温高湿和低温高湿。通过观察,冬日晴天正午时分,若是光照充足、无风,风口全开的普通大棚,棚内气温仍会高于风口关闭的安装了太阳能地采暖采冷系统的大棚。湿度方面,普通大棚冬日很容易造成棚内高温高湿(白天)和低温高湿(夜间)的环境;安装了太阳能地采暖采冷系统的大棚,白天只有高温,没有高湿(棚内气温28℃时,不开风口,湿度仍可控制在55%以下,28℃以上时,湿度更小),夜间只有高湿,没有低温,我这里控制的是气温不低于12℃,低于这一设定温度时,夜间模式就会启动,把土壤中储存的热量置换出来,通过太阳能集散热器直接加热棚内空气。
某日,老板问我当天早日实验棚最低气温,我答12.6℃。问对比棚,我答10.6℃。问其他棚,我答约6℃。老板不解,问原因,我答,对比棚我在盯着,该开风口时才开风口,该关风口时就关风口(多数时间是我在亲力亲为),其他棚的风口开关时间不受我控制,啥时开,全凭工人的感觉,觉得热了,就拉开,冷了,再关上(虽然各棚内都安装有温度计,但工人一句不识字,你教她们认她们说学不会,说也说了,罚也罚了,依然我行我素,你还能咋滴);门洞上的门帘(实验棚和对比棚都是两道门帘,其他棚为三道门帘)我不管进出,随手就放下来了,其他棚的门帘形同虚设,鲜有放下来的时侯(工人进出嫌碍事,不论多冷,都会找个棍子撑起来);实验棚和对比棚的棉被,每隔三五天,我就会和包棚的人拽一下,确保了无大缝隙出现。
一日,老板找我谈心,问我为什么不把大棚夜间最低气温设定在15℃~18℃?我说夜间水温和深层地温(深50cm处)也才17℃~20℃,要想把棚内最低气温控制在15℃~18℃,不可能。老板说,可以用电辅热呀!我说,不要说18℃,就说15℃,咱1.5亩的棚(棚内面积),至少也需要增加30KW的电辅热,咱场里的变压器总共才50KW,根本没法用。再说,配上个30KW的电加热,老百姓舍得用吗(种啥菜有那么高的收益)?太阳能光热利用研究的方向是纯太阳能采暖(采冷),夜间棚内最低气温12℃(最低气温不是平均气温),已经可以满足几乎所有大棚作物的生长温度,没有必要再去增加费用了!老板说我太过迂腐(数据不够华丽,无法形成轰动效应)!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antuxiezuo.com/16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