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管理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汇编(4篇)

数据资源管理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汇编(4篇)

目录

    1.区数据资源管理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 2
    2.市数据资源管理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 9
    3.市数据资源管理局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 24
    4.县数据资源管理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 32

区数据资源管理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

    按照《关于报送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的通知》要求,现将区数据资源局有关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构建一体化政务服务体系,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是大力推进“全省一单”事项认领。贯彻落实“全省一单”要求,统筹实施清单要素,压实主体责任。指导区直相关部门按省厅要求认领编制事项清单1059个,确认实施事项737个,确认不实施事项322个。二是提高“全省通办”系统应用。根据省厅下发的五批“全省通办”事项清单,做好系统操作培训和政策宣传,提升工作人员业务技能,同时督促县、乡、村三级必须使用“全省通办”系统收件录入,并每天形成日报表上报办件情况,杜绝体外循环,截止目前已在“全省通办”系统收件160件。三是大力推进服务标准化建设。我局组织县乡村三级组成整改工作小组,实行集中办公制和一对一指导,围绕全区5410项政务服务事项实施清单精准度进行梳理、编制工作,针对市局下发的脚本筛查清单逐一梳理,查错补漏,及时整改,不断提升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指南精准度,截止目前已整改精准度脚本1237条。四是大力推进政务服务满意度。区级政务服务大厅通过简化办事环节、优化审批流程,实现前台后台、线上线下无缝对接和高效运转。今年以来,安徽政务服务网XX区办件总数为25126,其中线上办件数为24167,线上占比96.18%%,群众满意率达100%。
    (二)深化政务服务“只进一门”,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为方便企业群众“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我局整合26家区直部门按照“应进尽进”的原则,采用进驻政务服务大厅办理、设置政务服务分厅办理和设置政务服务综合窗口联动办理三种方式进驻政务服务事项1249项。并在大厅设置“涉企服务”窗口、“办不成事”窗口、“企业挂号”窗口等,确保企业群众“少跑腿 一次办”“有疑问 早解决”;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指导意见》,配合指导各相关部门及时完成“一件事”认领编制工作,目前已认领包括开办餐饮店“一件事”、开办超市“一件事”、开办药店“一件事”等45个“一件事”。
    (三)统筹政务信息化项目管理,全面提升监管水平。一是正在制定出台《XX区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区数据资源局会同区委宣传部、区发改委、区财政局等部门建立政务信息化建设管理协商机制,形成工作合力,有力推动了XX区政务信息化项目统筹管理。二是为进一步推进XX区“互联网+监管”系统规范化、常态化应用,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区数据资源管理局认真落实“互联网+监管”工作任务,助力营商环境再提升。今年以来,XX区共采集监管行为3506条,行政检查类3370条,行政处罚类98条,其他类38条,监管覆盖率达74.77%。
    (四)打破数据资源“孤岛”,有序推进数据归集汇聚。
    区数据资源管理局持续打通“数据壁垒”,扎实推进数据共享开放对标提升行动。推广首席数据官制度,起草并印发《蚌埠区开展首席数据官试点实施方案》,以公安分局等12个部门为试点,建立跨部门数据协同机制。深入推进部门间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区数据资源管理局积极归集各部门数据,在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编制系统进行数据目录编制。截止目前,XX区共编制数据资源目录345条,均已完成资源挂载,资源挂载率100%。
    (五)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发挥数据基础支撑作用。利用“核验助手”场景应用,累计上线16个国家、省、市级接口供各单位直接调用,破解用数难问题。对接国家、省级数据交换共享平台,指导部门进行数据资源申请,推进数据资源归集应用,逐步打造出部门上报、数据筛选、目录编制、资源挂载、共享应用的全流程大数据管理服务模式。数据共享方面成功申请调用省级共享平台数据资源100条,国家级共享平台数据资源15条。今年以来,区数据资源管理局共报送数据共享应用案例3条。
    (六)开展政务窗口专项整治,全面提升政务服务质效。根据市纪委、市数据资源局印发的《蚌埠市政务服务窗口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及区纪委“2+4+2”专项整治工作要求,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政务服务窗口乱象,坚持开门整治、分类施策、系统施治的原则,进一步改进全区政务服务窗口人员工作作风、严明纪律规矩、狠抓工作落实。一是全员部署专项整治,制定印发《XX区政务窗口服务领域乱象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工作实施方案》,召集13家窗口单位开展工作动员会。同时设立专项整治举报箱并公开举报电话,畅通群众举报渠道,发挥社会舆论监督作用,集中力量动真碰硬、务求活动取得实效。二是全力抓好整改落实,要求各窗口单位根据方案要求的整治内容进行自查自纠,对标整改。三是围绕强化服务意识与提升政务服务效能等方面内容,完善政务大厅服务软硬件设施,就区级政务服务大厅的管理等各方面工作进行提质增效。
    (七)强化为企服务,助企纾困解难。一是加强工作调度,及时开展工作培训。指导乡街及区直部门进行业务培训,使走访包保和诉求收集工作更加规范化。二是优化工作流程,及时做好诉求分办工作。根据企业“挂号制”工作要求,做到平台“一口收办”,对于收集的诉求立即办理,对于难办件,申请提级办理,联系相关部门召开联席会议,会商联办共同研判解决问题,形成工作合力,。三是加强闭环管理,及时跟进诉求办理。按照诉求牵头单位分类制作企业诉求办理进展表单,工作人员及时跟进每条诉求办理情况,短信评价、问卷调查全部填写完成后,诉求方能形成诉求闭环,紧盯办结时限,督促办件限时办结。四是加强工作督查,进行跟随访、陪同访。在做好企业诉求电话回访满意度工作的基础上,进行跟随访,在包保干部走访企业的同时,区数据局跟随陪同访问,由包保干部主讲宣传惠企政策,区数据局跟进查看包保干部是否将包保制度落实到位。截止目前,为企服务平台中10个乡街(社区中心)、6个区直部门共80余名干部,包保服务省级“四上”、高新技术、“专精特新”、农业龙头及“重点外贸”企业302家,在建重点项目34个。今年为企服务平台中办结企业诉求省级留言14件,市级361件,办结率100%,诉求办理满意率100%。
    二、存在问题
    (一)区级数据查询权限有限。部分指标仍依赖科大讯飞提供数据,无法及时了解工作开展情况,问题发现存在滞后性。
    (二)区级各部门配合问题。政务服务和数据资源工作涉及到区直各部门,工作推进方面需要协调的情况较多,在统筹协调,工作推进中,部分部门协作配合度不够,需屡次督促。
    (三)缺少权限和专业型人才。数据资源工作需要大量的技术支持,专业性人才的缺乏导致工作开展困难,在政务数据与社会数据的共享利用过程中,缺乏既懂业务又懂数据的专业型技术人才,难以高效的统筹协调,相关工作落地实施困难。
    (四)个别诉求办理难度大。2024年为企服务平台收到企业的诉求中有3家企业反映的问题较为复杂,承办单位因办理权限或协调相关单位机制不通畅,区数据局积极请示区分管领导召开调度会,通过上下共同努力在规定的期限内办结了这3件诉求。目前,拖欠账款、招商引资合同履约等企业的诉求,办结难度逐渐增加。
    三、2025年工作计划
    (一)持续提升各端服务水平。一是加快“全省通办”收件系统的应用。推进政务服务事项“综窗申请”、线上“一网通办”、线下“一窗受理”,推动政务服务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实现更多政务服务事项“全省通办”。二是加强对区直各部门和乡街的政务服务培训指导工作,就政务服务多项考核指标针对性的进行指导和业务培训,不断提升各部门政务服务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
    (二)深化“互联网+监管”体系。根据省市“互联网+监管”事项清单,加强监管人员和监管信息采集工作,督促相关单位将发生的监管行为录入“互联网+监管”系统,做到应录尽录,推进监管行为常态化录入工作。
    (三)扎实推进政务服务领域特色服务。深化“两制度两窗口”机制,持续提升企业和群众满意度。强化长三角政务地图服务能力、服务范围,推广更多领域主题地图建设。立足企业群众视角,推动更多“一件事”集成化办理。依托安徽省一体化智能自助系统应用,推动更多高频事项“自助办”“就近办”。
    (四)完善“为企服务”机制。严格落实包保责任。在工作推进中,督促各包保单位按时走访企业,加强和企业的联系,宣传惠企政策,介绍为企服务平台的功能,切实解决企业的诉求,提高企业的满意度。对企业诉求,做到“一口收办”,及时分办,强化“接诉即办”,限时办理,提高办理质量,对承办单位办理的负面典型,予以通报。
    XX区数据资源管理局
    2024年10月29日
    

市数据资源管理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

    按照工作要求,现将我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汇报如下: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数据要素改革加快推进
    1.全面加强政务数据资源体系建设。一是完善数据基础平台建设。建成一体化平台市级节点,整合全市各级部门数据资源XX亿条,完成31个信息系统831张业务库表入湖治理工作,治理数据达XX亿条。二是推动数据高质量汇聚。实现市人社局、市医保局等12家部门16个政务信息系统的数据库动态对接,汇聚500余个高质量库表超过20亿条数据量。三是深化政务数据分类分级。分类建设人口、法人、地理、政策法规四大基础库,以及政务服务、宏观经济、城市管理等8个专题库,完成21个数据库7170张库表、11.69万个信息项的分级标签工作。四是推进数据工程。完成我市不动产登记系统数据架构试点工作,牵头编制不动产登记系统全省统一数据架构,完成梳理逻辑实体41个、属性847项。收集整理我市发改、住建、民政等8个部门16个自建业务系统全省统一数据架构的反馈意见,协助省数据资源局完善全省统一数据架构。
    2.积极推进政务数据共享开放。一是深化政府部门间数据共享。依托市政务数据共享平台,建设数据直达功能模块,实现国家、省、市三级数据共享平台互联互通。平台汇聚全国一体化平台资源5268个,省共享平台资源1.7万余个,以及本地资源XX亿条,为市、县(区)各部门提供全方位数据服务支持。全市各级部门依托该平台,累计共享国家部委接口200余个,省、市级资源2900余个,接口访问量达6.3亿余次。二是做好数据共享创新案例整理。依托新建、升级类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聚焦多跨协同应用场景,大力推广使用数据直达系统,积极开展数据共享应用创新。联合税务、公安等10个部门推出“数据赋能打造不动产权交易涉税申报新模式”“XX市整合共享公共场所视频监控资源赋能城市治理现代化”等12个创新案例。三是有序推动政务数据开放。升级数据开放平台,汇聚全市25家市直部门1300余个可开放数据集,依托市政府门户网站,分领域向社会提供文件下载、接口访问等数据服务,累计访问4.77万次、下载4111次、调用179次。四是积极推动公共视频资源赋能社会管理。依托市一体化数据基础平台,建成公共视频资源共享平台,累计向应急、国家安全等部门推送3万多路公共场所视频监控资源,赋能文明城市创建、安全生产、国家安全等场景应用。
    3.持续增强数据要素市场活力。一是开展数据要素主体培育。常态化开展2024年度省级大数据企业认定,动员企业开展认定申报,初审通过6家,及时兑现大数据企业认定一次性奖补引导数据产业做大做强做优。二是组织“数据要素×”典型案例申报。组织我市“XX市城市运行管理服务‘一平台’”“金农易贷对政务数据的运用”“家暴联动处置服务管理平台”6个典型案例参加2024年“数据要素X”大赛安徽分赛,其中“XX市城市运行管理服务‘一平台’”案例获得城市治理赛道优秀奖。三是申报政务数据授权运营试点。按照“可行性分析-方案编制-方案评审-产品审查-推广应用”流程,开展公共数据授权运营试点申报,编制并提交《XX市公共数据授权运营试点方案申报书》。
    (二)数字基础设施不断夯实
    4.推进“城市智慧大脑”应用赋能。建成投用“城市智慧大脑”二期,加快完善城市数字化基础模型,推出更多智慧应用场景,提升城市智能化管理水平。一是完成省一体化数据基础平台迭代工程建设试点。全省率先完成市级政务云接入省平台,配合省平台实现政务云资源的统一纳管、计量计费和上云管理,建立容器资源池;率先完成安全运营(监测)平台、市级运维平台建设,并与省级平台对接实现数据同步、工作协同。部署区块链市级节点,推进网关级联改造和数字资源盘点上架。二是推进数管用管平台建设与应用。已汇聚全市28家单位的38亿余条数据,完成两家试点单位3个系统的数据架构梳理和发布工作。通过一体化数据基础平台门户网站,创建发布XX市时空底座、视频共享、OCR能力、电子云签等多个组件资源,对外提供接口调用服务。要求各部门新建项目原则上应在一体化平台上开发,沉淀并使用相关组件,不断丰富组件能力,提升复用水平。三是升级改造全市电子政务外网。建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市域电子政务外网体系,接入县区政府和市直部门70多家。采用数据+视频双平面部署模式,完成电子政务外网节点及主干城域网升级改造工作,将市级节点至各部门网络带宽由原来50兆升级至1000兆,全面提升业务承载能力、综合服务水平和网络可靠性。完成电子政务外网三级等级保护测评工作,及时整改安全隐患,做好应急预案,定期开展应急演练。
    5.强化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管理。一是建设网络安全态势监测平台系统。动态监控网络安全态势以及数据接口信息,实现自动化网络安全防护剧本编排,自动化联动安全设备处置,实时防护业务系统,有效保障电子政务外网以及政务云平台网络、数据安全。二是建设数据安全管控平台。对数据归集、处理、共享、交换场景下的数据风险进行全域治理和合规监管,对发现的数据安全风险进行及时预警和通报,建立适应数据动态流动的安全管控机制,满足数据质量管理和监控措施。三是做好数据加密。综合采用SM2、SM3、SM4国家商用密码高强标准加密算法,依托数据库传输加密、透明加密设备,实现B/S架构系统的数据传输加密,保障浏览器终端与服务器端的数据传输安全,确保全年无数据安全事故发生。
    (三)数字化建设统筹推进
    6.强化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会同市委机要局建立安可审查联动机制,会同市公共资源交易局建立信息化项目挂网招标协同审查机制。建立健全信息化项目联审工作机制,每周组织业务科室和业务骨干对申报项目进行会商联审。会同市财政局探索设立专项基金。组建XX市信息化项目专家库,纳入85名高校、企业、事业单位、行政机关等领域信息化专家,负责政务信息化建设项目评审把关。未通过专家论证评审的项目,不予审批、不予安排资金。按程序组织协调专家评审和项目预算审计,节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7.实施“三端”能力提升工程。一是优化“皖事通”XX分厅。新上线网上车管所、电动自行车登记、出租房屋自助登记报备等便民服务,圆满完成教育缴费、中高考等年度重点服务运维保障和宣传推广工作。二是打造“皖企通”服务品牌。上线工贸企业安全监管、惠企服务、公共资源交易信息查询等本地服务。三是搭建“皖政通”政务终端。累计登记注册单位2026个,激活用户2.89万个,激活率78.9%,在“皖政通”建群269个,发送消息81万条,已上线驾驶舱、协同办公系统、信息管理等9个应用。
    8.加强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管理。一是做好政府网站内容管理。落实分级审核,根据日常读网计划做好网站日常巡查工作。严格落实县区政府及市直部门网站动态监管,每月下发检查报告督促整改。二是加强政务新媒体日常监管。完成“僵尸”账号注销,今年以来全市政务新媒体均能作到按时更新,重要信息转载完成率稳定在96%以上。三是持续优化网站集约化平台功能。新增政务新媒体矩阵、智能搜索、政府网站知识图谱等创新应用功能,强化安全防护保障能力,各级政府网站全年未发生安全事件,我市各级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在省网站中心各季度检查中全部合格。
    (四)政务服务持续做优做强
    深化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2024年全市办件量199万余件,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率达98.04%、一次办结率达99.03%。
    9.多措并举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市政府高度重视,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2次通过市长办公会研究部署“高效办成一件事”贯彻落实工作。一是抓试点攻关。揭榜挂帅开办餐饮店、就医费用报销、宅基地审批3个“一件事”试点,在省直部门的指导下积极开展集中攻关、创新示范。已于9月3日在禹会区通过线上平台成功办理全省首例开办餐饮店“一件事”;宅基地审批“一件事”在五河县东刘集镇完成先行先试任务,已在全省范围内复制推广上线;10月份部署的新一批攻关试点任务就医费用报销“一件事”已于10月底完成实施方案(送审稿)的上报工作。二是抓复制上线。联合各市直相关部门组建工作专班,以“核减办事要件、压减办理时限、减少跑动次数、优化办理流程”为中心,对涉及事项的办理系统、办理层级、办理方式等进行梳理,明确职责分工,精细化编制“一件事”办事指南和流程图,快速开展联调联试及复制上线工作。截止目前国务院部署的首批开办运输企业、水电气网联合报装、教育入学等13个“一件事”均于10月底完成上线任务,有效减少材料55%、减少跑动87%、减少时间63%。三是加强宣传推广。将“高效办成一件事”专栏设置在安徽政务服务网XX分厅及“皖事通”XX分厅首页醒目位置;先后2次通过政风行风热线节目宣传推介“高效办成一件事”基本情况、工作进展、办理事例等内容,提高企业、群众的知晓度;在市、县级政务服务中心制作易拉宝、办事指南“码”上知、梳理“一件事”知识问答、印发宣传小册子等方式浓厚宣传氛围,有效疏通企业、群众高效办事的“最先一公里”。
    10.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一是建立建全政务服务事项动态管理机制。基于省政务服务事项管理平台,进行全部政务服务事项的认领、编制和发布工作。当前,全市在事项管理平台共设立20个审核账号、1500余个编制账号,涵盖市、县(区)、乡(街道)、村(社区)四级全部行业主管部门,各省厅局下发涉市县事项3910项,除申报省级有关主管部门不实施事项,其余已全部认领。二是推进事项实施标准化促进审批流程优化。持续推动“全省一单”工作,推动逐步实现同一政务服务事项受理条件、服务对象、办理流程、申请材料、法定办结时限、办理结果等要素在全省范围内统一,截至目前,省级34家部门下发市、县、乡、村“全省一单”事项2278项,除已明确报省级无职权不认领事项,其余已全部认领编制并在用发布。三是完善政务服务办事指南服务精准度。编制22条计算机脚本筛查代码,对全市已认领事项办事办事指南要素进行不规范表述精准度筛查,检测不规范编制事项并及时通报整改,不断提高政务服务办事指南服务精准度。四是大力推进“全省通办”系统应用。大力推进“全省通办”系统建设及应用,分五批次累计推广市、县、乡、村四个层级296项已对接政务服务标准化事项,涉及人社、医保、交通、农业农村等领域,累计开通1600多个系统用户,有力支撑乡(镇、街道)、村(社区)一窗受理。推进地市政务服务运行系统与省业务中枢互联互通,完成全市2500多个基本表单收件标准化事项与省业务中枢对接,实现依托省业务中枢下发办件,加快实现政务服务事项线下办理统一收件、统一交办、统一反馈。
    11.推进政务服务规范化建设。一是规范政务服务窗口设置。在市政务服务中心设置不动产登记、工程建设、公安、交通运输等10类综合窗口,为企业群众提供无差别、标准化服务。推动人社、医保、公积金事项进驻市县(区)两级政务服务中心并设置综合窗口,推动进驻事项实质运行、集中审批。二是规范政务服务评估评价。落实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全面推行差评三级复核闭环管理,构建评价、整改、反馈、监督全流程衔接的政务服务评价机制。今年以来,全市政务服务评价量48万余次,好评率100%。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协调解决企业和群众电话咨询、办件203件。协同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平台推进事项诉求交办督办,全年受理各类诉求事项78件,办结率、满意率均为100%。三是规范窗口服务人员队伍建设。组织开展2批“政务服务办事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开展4期“政务服务大讲堂”活动,覆盖市县乡村四级窗口工作人员和各单设大厅综合窗口受理审批人员、咨询导服人员,1100余人次参加培训考试,考试通过1034人,获得认定初级工472人、中级工411人、高级工151人,全市政务服务大厅前端窗口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先后3次修订《考勤管理规范》,10次召开首席代表会议,严格日常考勤制度,规范窗口工作人员季度评优和先进个人评比,13个窗口24名工作人员获评“服务之星”,120人次获评优秀等次。四是开展政务服务窗口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制定《XX市政务服务窗口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在市县(区)两级46个政务服务办事大厅、70家窗口单位、800余名窗口工作人员范围内,针对作风不实、担当不足、为政不廉、管理不严等四类重点问题开展专项整治活动。督促27家市直部门和各县区数据资源局对照四类重点问题开展自查自纠,累计自查自纠问题56个,主要涉及窗口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工作纪律、业务技能等方面,已完成整改52个问题,占比93%;持续推进整改问题4个,占比7%。五是大力提升“互联网+监管”质效。根据机构改革职能调整常态化开展监管事项调整工作,做到监管事项应领尽领、检查实施清单应编尽编;督促县区及市直相关部门依托省“互联网+监管”平台采集监管行为数据,不断提升监管行为覆盖率,年初以来累计采集监管行为数据1.8万余条,覆盖率达66.3%;积极探索审管联动,组织开展“互联网+监管”系统推广暨审管联动应用专题培训,着力提升审管联动有效数据调用量。营商环境二季度考核中该项指标全省排名第一。
    12.推进政务服务便利化建设。一是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就近办”。市数据资源局与农商银行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促进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在全市34个农商银行营业网点实现医保、公积金、交通等9个部门38个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自助办,银行自助柜员机累计办理28.74万件政务服务事项。借助长三角一体化实现“就近办”。推进甬蚌政务结对发展,实现XX市9项政务服务事项在宁波自助机上线,开展宁波市10项政务服务事项上线至XX自助机的技术对接和测试,方便跨省务工人员办理家乡事项。二是不断完善长三角政务地图功能。进一步推进长三角政务地图向公益类便民服务、社会服务等领域延伸拓展,联合市财政局、市司法局开展长三角政务地图“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场所信息发布工作,展示“会计事务所”相关场所信息106家、“律师事务所”相关场所信息48家,依托银行自助柜员机山上线政务服务、文化、医疗、教育等八大类便民服务场所信息,便利企业和群众查询信息导航办事。三是推进事项“免提交”。通过数据共享和电子证照引用实现第一批“免提交”事项58项,完成省数据资源局部署市县两级第二批“免提交”清单(意见征求稿)180个事项的人工测试摸底工作,梳理符合“免提交”事项103个上报省数据资源局审核。四是稳步推进电子证照推广应用和互通互认。累计制作电子印章6914枚,归集电子证照3124.4万张,实现常用电子证照全量制证,新办证照电子版同步发放,已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关联的120类电子证照实时制证。通过政务服务事项材料关联电子证照,纸质证照免于提交,已打通17个部门业务系统,关联事项材料1.2万件,实现电子证照共享调用。五是推进惠企政策服务“免申即享”。联合市司法局、财政局建立政策出台前置联合审查机制,不断提升政策设置科学性、规范性、便利性,2024年共审查拟出台政策服务75项。依托XX惠企服务平台实现惠企政策“一口受理”,申报、审核、兑现全流程“线上办”“零跑腿”。发布全市惠企政策服务215项,其中“免申即享”类政策109项,累计兑现各级奖补资金XX亿,惠及企业2207户次。
    二、2025年工作计划
    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数字中国建设的决策部署及省、市工作部署要求,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牵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入推动政务服务“三化”建设,加快构建政务信息化建设新范式,全面提升“数字XX”建设水平,为XX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打造数字新引擎。
    1.积极推动数据归集共享。加强数据归集治理,按照数据工程实施指南,不断完善我市数据架构梳理和数据质量,组织相关单位及时对接数据统一入湖,提升数据源头采集、归集质量,推动数据从“有”到“优”。持续开发更多数据服务产品,赋能营商环境、实体经济等场景。推动数据要素价值发挥,培育公共数据开发利用生态,探索开展数据授权运营,持续推进大数据企业和大数据产业园的创建工作。积极参与省级各项试点,推动数据赋能“高效办成一件事”、营商环境、金融服务等重点事项重点领域。
    ?2.加强一体化数据基础平台推广应用。进一步丰富一体化市级子平台功能,规范数据治理标准,持续丰富完善数据和组件资源,为应用开发提供更多数据和组件支持,提升资源复用率,支撑新建应用轻量化开发,缩短应用开发周期。提升政务基础设施底座支撑能力,并依法依规逐步向社会各领域开放,打造基于平台的数字化生态,全面赋能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建设发展。
    3.强化政务信息化建设统筹优化。优化完善省一体化数据基础平台市级子平台功能建设,全面支撑信息化项目集约高效建设,推动项目在市级子平台上进行集约节约建设和安全运维。进一步健全联审工作机制,推进项目规划计划、立项审批、资金预算、建设标准统一管理,加强项目建设和运维全口径、全流程管理,确保有效提升全市信息化项目管理水平。
    4.推进场景创新工程建设。进一步加强统筹,建立健全应用场景统一规划计划、统一资金管理、统一专家把关、统一立项审批、统一项目验收的管理机制。指导和督促各部门围绕主责主业建设相关的应用场景,鼓励和支持建立多跨协同、牵动性和辐射性强的应用场景,并申报纳入数字安徽标志性成果场景案例库。
    5.持续推进政务服务“三化”建设。推进标准化建设,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受理条件、服务对象、办理流程、申请材料、法定办结时限、办理结果等要素的统一。着力打造线下办事统一入口,推进市建系统与“全省通办”深度对接,推进特色表单事项向省业务中枢迁移,加快实施“全省通办”系统应用,支撑线下办理统一收件、统一交办、统一反馈。持续推进“互联网+监管”应用,常态化开展监管事项清单动态调整、抽查清单关联、监管行为覆盖及审管联动,不断提升“互联网+监管”质效。推进规范化建设。推行“一窗受理、综合服务”,加快推进各类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线下综合受理、系统流转、限时办理、统一反馈。数字化再造审批流程,加强综合窗口的业务协同、部门联动、集成服务。健全办事堵点发现解决机制。持续做好国家“好差评”、政务服务平台投诉建议等渠道的对接联动,优化“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运行模式,及时掌握企业和群众办事中的急难愁盼问题。针对企业和群众集中反映的政务服务办事堵点问题,建立快速响应、提级管理、专项整改和处理反馈机制,强化跨部门、跨层级集中会商、协同办理。推进便利化建设。加快推进市、县(区)各部门现有自助终端与安徽省一体化智能自助系统对接,使更多的各类面向企业群众高频自助事项实现集成式自助服务。深化政银一体化,依托银行网点及自助终端,推动自助服务向乡镇 (街道)、村 (社区)及园区、商圈等人口密集场所延伸。
    6.加快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充分发挥政务服务管理职能和平台支撑能力,推动牵头单位组织实施“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落地。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实现办事方式多样化、办事流程最优化、办事材料最简化、办事成本最小化,实现企业和个人两个全生命周期重要阶段“高效办成一件事”更多重点事项清单落地见效。强化“高效办成一件事”落地效果跟踪,聚焦企业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不断优化“高效办成一件事”运行模式,持续增强企业和群众的满意度、获得感。
    7.持续推进“三端”服务能力提升。强化网上办事入口统筹管理和一体化服务,推行“皖事通”“皖企通”前端受理、“皖政通”后端办理的“前店后厂”模式。推动“皖事通”上线一批便民服务,拓展服务领域,加强服务巡检力度,优化群众办事体验。丰富“皖企通”服务功能,探索更多涉企高频服务,推动实现“一网式政务服务”“一站式政策服务”“一口式诉求响应”“一门式要素贯通”,助力企业减跑动、减负担。提升“皖政通”支撑能力,整合集成更多政务应用,加强服务推广,提升政府移动办公、审批、监管等水平和能力。
    8.推进惠企政策快捷直达。落实政策前置联合审查,加强审核把关,确保政策要素齐全、分解充分、编辑规范、兑现便捷。发挥惠企服务平台政策“一口受理”作用,将各部门政策服务按照精准化、颗粒化要求拆解后,全量发布到皖企通平台并动态更新。强化涉企数据归集共享应用,推动由“企业找政策”向“政策找企业”转变。
    9.做好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管理。规范运维管理全市政府网站集约化平台和政务新媒体,落实政府网站安全保障,确保全年政府网站不发生安全事件。推进集约化平台和信息资源库的运维续保方案设计。完成省政府网站季度检查工作,确保所有网站和政务新媒体均合格。全面梳理集约化平台存量信息,加强日常信息排查,消除断错链接。加强对政务服务事项排查和搜索,减少错误发生。
10.加强网络和数据安全建设。做好电子政务外网安全运维保障,协同各单位完成业务专网接入电子政务外网。加强政务云、数据中心安全防护产品配备,集成应用防火墙、入侵检测、入侵防御、杀毒等功能,增强边界安全控制,确保系统安全和数据安全。构筑数字安全防护屏障,完善网络和数据安全管理体系、技术体系和运营体系,提升安全监测预警、信息通报和应急处置能力。做好重要信息系统和数据的安全保护及备份,开展政务云平台及重要业务系统等级保护测评。开展网络和安全宣传教育,提升人员安全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antuxiezuo.com/159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