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研讨交流发言提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研讨交流发言提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各位领导、同志们: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不懈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成果,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我们必须全面把握和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让生态文明理念和实践造福世界人民。根据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安排,近期围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这一主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学习,联系工作实际的思考,也厘清了今后在生态文明、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工作思路。下面,就学习的所思所获,与大家分享几点想法:
    一、坚定不移走好“生态路”,深刻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深刻内涵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相结合的重大成果,具有深厚的理论依据、文化底蕴。这一思想体系完整、逻辑严密,既讲是什么、为什么,又讲怎么看、怎么办,是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论、价值论和方法论,深刻揭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根据我近期学习的理解,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把握:
    (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打破传统发展思维定式。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是对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形象化表达,这两者绝不是对立的,而是辩证统一的。经济发展不是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应是舍弃经济发展的缘木求鱼,而是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发展是硬道理,但绝不能不考虑或者很少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绝不能一味索取资源。因此,可以说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绿水青山本身蕴含无穷的经济价值,还可以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胜过金山银山。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一定要从思想认识和具体行动上来一个根本转变。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让绿水青山颜值更高、金山银山成色更足。坚定不移保护绿水青山这个“金饭碗”,利用自然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因地制宜选择好发展产业,在山水上做文章、在生态上下功夫,壮大“美丽经济”。通过改革创新,让土地、劳动力、资产、自然风光等要素活起来,把绿水青山蕴含的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为金山银山。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积极探索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二)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不断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成为全球环境治理的引领者。在2023年7月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分析当前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新征程上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的“五个重大关系”,即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双碳”承诺和自主行动。“五个重大关系”的重要论述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生态观,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和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相结合,蕴含着深刻的唯物辩证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有机统一,是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性认识的进一步深化,为新征程上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方向指引。今年7月份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释生态文明建设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的重要地位,“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我们定能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成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
    (三)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环境与文明兴衰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生态环境变化直接影响人类文明的兴衰演替。一个国家或地区如果能够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那么其文明将得以延续和繁荣;反之,如果忽视生态环境保护,文明发展将面临重重危机。在人类历史上,曾经因为资源粗放利用、自然过度开发、污染疏于治理等因素而导致的生态环境衰退,继而引发文明危机的教训极为深刻,这也从反面更加印证了“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深刻道理。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我们要不断深化人类文明与生态环境互动关系的认识,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着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增强全体人民的生态文化福祉,并与国际社会一道,共筑生态文明之基,守护绿色地球家园。
    二、持之以恒打好“生态仗”,让绿色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底色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转型阶段,美丽中国建设已迎来积厚成势、全面推进,推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提速阶段。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着力破解生态文明领域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推动构建与美丽中国建设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加快形成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为导向的美丽中国建设新格局。
    (一)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统筹生态文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华文明延绵不绝并持续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且深深地融入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形成的全过程。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方面,其中第四个方面内容是“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也要求我们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必须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守住人类活动的边界和底线,防止对自然的过度破坏与开发,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人类既能够获利于自然,同时又可以回报自然,在动态平衡中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是中华文明的核心要义之一,其中蕴含着丰富且深刻的处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生态智慧,对于统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与借鉴意义。我们要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激活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中富有生命的因子,谱写将美丽中国与地球美好家园有机结合的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
(二)“双碳”目标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进一步指出:“充分认识实现‘双碳’目标的紧迫性和艰巨性,研究需要做好的重点工作,统一思想和认识,扎扎实实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总体来说,“双碳”目标无疑是破解当前中国发展进程中遇到的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目前,我国已围绕“双碳”目标制定了一系列文件,“双碳”目标也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向国际社会郑重提出,中国将提升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双碳”目标也成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antuxiezuo.com/158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