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有着响当当的名声,以及故事感极强的标题,但是内容却很平铺直叙,很像编年史,大概就是海伦的童年、青年、求学、职业这些。
说实话,相比各种爽文,阅读的快感一般,但是文笔也着实生动,而且读完真的很励志。
首先,在阅读前半部分的时候,我和大多数读者一样,一边读一边酸。
海伦家境这么好呀,还有仆人,家里还有花园呀。
海伦家能邀请来艾莉文这么厉害的老师,还不是因为家里条件好。
海伦这么小就去这么多旅游经历,这么多博物馆游览,这么多名人关系,有马克吐温、爱迪生、卡耐基……这是什么神仙人脉关系!
于是我在必须承认海伦生病失聪失明后,总觉得她太幸运了,这很不平常。特别是我还是农村长大的,如果我们村子里,有个孩子,两岁的时候遭遇这种疾病,都不一定能活下去。而且父母每天忙着跑生活,哪有钱带你旅游,还给你请保姆,更别说见到那些大人物了。
这种酸劲,还连带着对那个教育制度。海伦在中学里,和大家一起上课,然后考试的时候,几位老师单独给她设置考场,有校长读题,有单独的考试设备……
但是读到后面,海伦的成长,职业的挫败、为赚钱付出的努力之后,我渐渐放下这份酸,并且知道,自己这份酸,其实很狭隘。
第一,努力学习,从来都是值得敬佩且需要意志力的。
我很难想象,将手指头放在别人嘴上,就能知道别人说什么。这得学习多久呢?而且会不会误读呢?比如将我恨你这句话,根据嘴唇的动作,理解成“我和你”呢?海伦和这么多人交流,阅读这么多书,写下这么多文字,她就不怕人与人之间的误解吗?
而海伦学习了很多这样的事情,在大学毕业后,她跟随一位有音乐才华的人,学习发音,希望走上演讲这条路,能够坚持学习三年,但是成绩仍然不理想,因为她听不到所以她发音很怪——她最开始的演讲堪称灾难,有不少人离开,她越是紧张,声调越是怪,想要大声的时候,却和蚊子一样。
其实一直到后来,海伦的演讲都不是很精彩,只是她一直没停下。
这种挫折,我会生不如死的大哭大闹。
这种毅力,我现在还没有。
也许海伦确实出身好,确实运气好,确实有不少名人加持,但是她自己在非常负责任——为自己百分百负责,这是多少健全人都做不到的。而且海伦从没低估过自己这份幸运,她反复强调,我怎么这么幸运,遇到了这些人,能善意的照顾我。
而且细细想一想,认识这些顶级的人,比如马克吐温、卡耐基,也就是可以去他们的图书馆,可以交流思想,可以去他们的沙龙那做客,人家又不会直接给你钱(只有卡耐基资助过她外出演讲的差旅),不会代替你工作。这才是人脉结交的真相,会打开你的眼界,但是认识一个牛逼的人,不等于就立刻变现了。
第二,独立自主的选择职业,对谁都一样难。
在大学里,有人劝海伦别管学业了,就为聋哑人募捐,就能聚集很多钱。劝说她的人表示你都不用操心,只要你答应我就能弄来钱。但是海伦拒绝了,要上完大学。这份拒绝,不仅仅是财富机会,还带来负面影响,比如有人批评海伦,原来你一点都不为残疾人着想。
再说演讲,虽然海伦的演讲事业一直没停下,但是前面说了,演讲效果始终没见多好。只是海伦一直没放弃而已,所以钱一直不够。
然后海伦在中年就没钱了。家里的储蓄都用了差不多了,原来的房子卖了换成小房子,而写作和演讲带来的收益一直不够她和艾莉文老师准备养老的。
于是海伦找到一份杂耍演员的工作,一是挣钱养家,二是喜欢。但是这份工作同样被多数人反对,甚至包括她生命中最重要的艾莉文老师也极其反对。很多朋友第一反映是“你竟然沦落至此”的惊讶,毕竟杂耍演员是有些下里巴人的东西。所以海伦要挨个去说服自己的亲人和朋友,我喜欢这份工作,而且有不错的收入。
但是关于这份工作的描述(见下面的截图描述),我很赞同。做杂耍演员,面对哄闹的人群,其实比演讲更轻松,更热闹。
这份杂耍演员工作,海伦做了4年。
所以海伦从来不是不为柴米油盐发愁的小公主,她认真的谋划挣钱,在每一份职业中,有主见有责任心。
第三,关于爱情,这是很遗憾的。
一位青年像海伦告白,他们度过一段甜蜜时光,但是海伦却不敢面对母亲惊讶的质问,最后与这位青年不了了之了。后来想想,海伦一辈子没有结婚,可能也没那么爱。 这是一种遗憾,不过正常的人生,都得有一份遗憾吧。
最后,面对“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个命题,我自己也想过,如果我只能看世界3天,我看什么。而海伦给的答案很普通——我想先看看这个家,看看自己身边的人,还有自己常常靠着的垫子是什么样的。
我一直觉得,看名人,就要看他普通的地方——看他如何是一个真实的人,面对生计和职业问题,面对亲友和感情问题。
想起《灵能百分百》的一句台词,你有超能力呀,其实就和有的同学跑的快,有的同学学习好一样,是一种特征,而你也只是一个普通人而已。
海伦,用平常心看待自己的遭遇,然后负责任的生活和工作。
最后,恕我我冒犯的猜测,这种超级有名的书,会不会很多人还没读过。
其实挺值得一看的。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antuxiezuo.com/148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