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语:春风催开枝头花,警营文艺萌新芽。伴随着2022年春天的脚步,沐浴着春天的阳光,镇安县公安局文学创作兴趣小组诞生了。她犹如串珠中的那根绳子,将有文学兴趣爱好的同志串联在了一起,让每个人有了一个共同向往的地方,在探讨艺术的过程中凝聚出集体的合力,必将为迸发出更大的艺术火花、产生更多公安艺术作品发挥应有的作用。为有效展示大家的写作成果,按照文学创作兴趣小组制度约定的时间,决定每季度通过简报的形式将大家的作品集中在全局予以展示,让民(辅)警交流学习。如何给作品起名、是否全年印刊?将根据大家的意见和作品质量来定夺。暂且先通过简报的形式,达到“一花引来百花开”的效果,希望更多的警营同仁加入文学创作兴趣小组、提供高质量的作品,为提升镇安公安警营文化生活发出我们的正能量。来吧,文学创作兴趣小组张开双臂欢迎你!
五味子勾起的回忆
监察室 邢光银
周末早上六点半,自己上街买菜,当走到宏华街桥头,就看到街边不少卖菜的摊点。便挨个摊点看有啥新鲜的蔬菜,走着走着,一挎篮泛着红色的五味子进入我的视线。蹲下身子,与这位卖五味子的大爷聊了起来,闲聊中得知大爷是木元沟脑人,五味子是自己从山上采下来的,要卖15元1斤。我没有买,不是嫌弃质量问题,而是心疼钱,觉得不划算,找个借口告别大爷。
尽管没有买,但这个场景勾起了我第一次跟祖母在西口街卖五味子的记忆,那是发生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的故事……
采青五味子
祖母住在阳山的半山上,当时属于高峰乡丰富村,翻过屋后的山梁垭口就是西镇乡联兴村,去西口赶集还算方便。这里属于喀斯特地貌,五味子架满山遍野,五味子藤缠绕在各种树木上、趴在石头上,反正能借助起到支撑作用的物品,五味子藤绝对不会放过。要不是人为砍柴的破坏和牛羊啃食的打扰,五味子架比看到的还要更壮观。漆树、剪子果、马桑泡、肤盐木等能叫上名字的和叫不上名字的,这些木本植物在五味子藤的缠绕下,一个个都会败下阵来,要是没有人为的关爱,一些木本植物是很难长成大树的。
在这里采摘五味子是从青果开始的,一般在农历七月开始,因为多的缘故,根本不用去别人的扒山里去“偷摘”,有时还要看着不让别人来“偷摘”。采摘从距离家比较远的地方开始,然后逐渐向近处靠拢。采摘五味子的工具就是背笼、挎篮、床单、长棍钩。遇到大架,先把五味子架下的杂草及枯枝除去,放上一块床单,然后站在架上使劲摇晃,大多数五味子经不起这样的“照顾”,纷纷落在床单上。对于极少数“硬扛”的,就需要用长棍钩“伺候”,但最终还是躺在了床单上,然后几个人一起牵着床单朝背笼里倒。遇到小架,直接用手摘,放到背在身后的挎篮里。我最爱干的就是上到架上摇五味子和把五味子朝家里背,自己人小,只好背着挎篮,大人背满背笼,不停在山上和道场间来回穿梭。
采摘回来的五味子先堆到道场上,然后要去除杂质,把牛头锅添上水,等水快要开了,将采摘回来的青五味子放进水里捞水,经过五六分钟,就可以捞出来放在道场上的芋子席上接受太阳的炙烤。经过三五个太阳的晾晒,五味子就失去水分,成为比黄豆粒还小的黑褐色颗粒,然后用布袋子装起来,等待逢集日便背到集市上出售。
摘红五味子
距离房前屋后比较近的五味子,一般要留到成熟红透了再卖,这样收入能高一点。采摘红五味子需要的是细心,必须一串一串地用手摘,不能用采摘青五味子的办法,否则五味子就会损坏,没有卖相,相应的就不值钱。
红五味子不耐储存,时间稍微一长就变成乌黑色。作为待出售的商品,一般要选定在西口逢集的头一天下午开始采摘。记得那次和祖母一起到屋西侧的山坡上采摘成熟的五味子,祖母背了个大挎蓝,我提了个提篮,采摘前祖母总是要交待如何分批次捡质量好的采摘的要领,那时我是个孩子,这个耳朵进,那个耳朵出,等到真正采摘时就不得要领,总要被祖母说上几句。我还爱边采边吃,先满足自己的口福,让肚子填饱五味子后,才想起往提篮里放。多数时间祖母一挎蓝都装不下了,我勉强能摘半提篮,在祖母的支援下,提篮才装的满满的,然后两人一起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找个筛子、蒲篮等透气的家具,将采摘的红五味子摆起来,生怕捂坏了、变色了。
卖红五味子
天没亮,祖母就起床做早饭,然后找一大一小两个挎蓝准备装红五味子。吃过饭,祖母找好杆秤、布包,接着赶紧把红五味子小心翼翼地往挎蓝里放,然后祖母背着大挎蓝,我背上小挎蓝出门朝西口街走。
喀斯特地貌的山路,到处都是石头,走路就得格外小心,要不然就会被绊倒。祖母走在前面,我走在她身后,随时提醒我该注意的事项。走上一段路,就要找个石坎或台阶歇一会儿,让肩膀和腿得到休息,大约两个小时,我们来到西口街集市。集市上人不是很多,祖母找个地方,将挎蓝放下,我挨着也放下挎蓝,然后等待买主来。一般集市人最多在10时至14时,我坐在街道人户家的房檐坎上,盯着挎蓝的五味子,只有有人问,就主动起身回应一声。记得开始卖一角钱一斤,自己不会称,都是由祖母来完成,收钱后就往祖母拿的布袋里放。最后就是8分、5分每斤,甚至到快散场时,只要有人愿意给上几毛钱,就把剩下的五味子卖给人家,都不想把五味子又背回去。
我不清楚那次和祖母一起卖五味子挣了多少钱,但凭直觉不咋样,因为这个季节卖五味子的人挺多的。那天三点多了,卖完五味子,祖母买了几根麻花,每人买了碗凉粉,吃完又往家里赶。等回到家,太阳已到山边,姑姑早就做好饭等着我们。
卖红五味子的时间很短,前后大概就半个月左右。这个活我只干过一次。反正跟着祖母一起,自己不用操多少心,干个现成活。也许是自己性格使然,从那时起对做生意不感兴趣,以致于现如今自己没有经商的理念。
祖母离开已经三年多了,现在回忆和祖母一起采摘五味子、卖五味子的故事,就又勾起我对祖母的怀念,仿佛祖母还活在人间……
一只与三只
交管大队 陈瀚乙
三只松鸦
我数到第2只了。担心有遗漏遂减,仿佛阳光被爱好隔离。我继续在这一区域搜寻:
比如槐树后,核桃树枝后,石头后,高草丛……
我估计我已见到的一只见着我了,故不作声,让它改变位置一或改变状态。这只松鸦似乎正常运行,至少让我以为它比我定力好,或者心事比我少。它甚至一会儿上树,一会儿落地行走,全然未将我纳入视野,或基本不在乎我也来到这个地方,因为它比我先来,有先入为强态势,不必看重我是否为庞然大物,一或它以为我非有翅膀族。而我认为它不重视我,我还有重视事。我的眼光何止一只松鸦。似因此因,我还真收获了另一只。这只松鸦披肩似翅膀因于地上显得比那只不对我有心的松鸦,我认为黑白蓝三色横斑才更有底蕴,魅力。隶属矜持,而非略倾轻浮之态。它们之间的距离似有定,我觉得一为性情距离,一为持重距离,一为状态距离。两只几近在一起时。我对这只飞翔过的松鸦之三色横斑认定其飞翔时似短袖有絮,一或为袖子有套色。好象对它有好感了。认为它为另一只的可爱做了注解。对它却故意找副面影响或某一状态后遗症。故它们的所处位置,我给予了非同一标准的处境。但我一动不动,再维持一动不动,我的这一点美德未减,虽然心里腹议有偏向。它们似惭惭习惯,甚或熟视无堵。这时,我好象惭惭认同它俩是一个学校同学似的,也许还是同桌呢。我也许多虑。这样的状态于它们,好象遵循常态。似乎,我把它们归于一类后,我也把自己从一种偏执状态中安放于一棵核桃树下了。这时,松鸦一只在石头上,我可全观,一只在一石头旁一草丛中,头可见。我们的关系有变化了。我的变化为好象认为它俩是平等的了,至少在我心中平等的份量重了起来。一如这片区域有了闲转的和风,从冬风中走出来,要我认同冬风中也有并不刺骨者,也有闲转闲适者,非肇事者。
我又见到第三只松鸦了。几近为无意识状态中。它就来了。最让我一惊为它一下距我一米远。且全身暴露于我的眼前,喜欢中。这只幸运。一来这儿,就优先于另外两只,我让它们同处我的视域,且共享每日我下午六时后散步至此的时光………
一群鸡
我又来。大约提前一小时。似是为了看松鸦,也似主要为了看松鸦。因为这松鸦虽不为稀有鸟,却是很有特色鸟,近似有美凸现于同类者也。不过,更多的状况在于,我平日习惯到这儿,我非观鸟发烧友要观鸟,也许偏向于我顺手牵羊的兴趣。所以提前一小时,非观鸟之唯一目的。对了,于这样的时段,地点,又非必须为了松鸦。故不见,为平常预期。见了家鸡,数数,四只母鸡,一只公鸡。一只公鸡为大红色,主要为冠子大。四只母鸡分别为黑,黄,麻,白。五只鸡在松鸦处,形态有别。鸡无一只在树上去过,似乎它们对这儿的石头,草偏爱,对上树没兴趣。但是它们在一起,别看草为冬草,它们对草间似乎有虫有信心。一只爬几爬,另一只也爬几爬,唯一的公鸡一会儿向麻或向黄,各色母鸡很习惯,无一做出吃醋要向公鸡示好者表现不悦。我以人的心理揣测母鸡,应当闹些情绪吧。不过,我想错了。母鸡胸怀,以及处事方法,我均错识。公鸡似啄了虫子,一会儿给黄母鸡,一会儿给麻母鸡,似未见先得者荣耀,后得者有争,未得者象在期待。它们一团和气。还是一家人似。不知见我没?我分析也许因为我是人,与其主东一样,至于有何区别,则不予计较乎。而我想,我既便不与鸡主人计亲疏,鸡有认识。我想的是本来想看松鸦。鸡来,返回吧。我无非只例行下午六时后之一闲,未见松鸦,一零时之想法,不及,拜拜。本来熟悉处,何必闹点生分来,这不是本来未遇见寒风,要让自己不高兴否?
鸡与松鸦都是鸟,我无非让散步的天空,有鸟的翅膀,未专注乎?
好吧,返回……
两只公鸡
本来我有于下午6点开始散步至老地方的习惯。近因新领导初上任搁置。隔数日又至老去处。树无新色,草似更残。却是见了鸡。凭经验我分析这应非一家人家的鸡。上次见的5只鸡,既便相距再远,应为相互照看的距离,尤其大红公鸡极有男人担当,很会怜香惜玉,精力旺盛状态似如冬日暖阳,气场阳刚,虽然以我的眼光看,似轻浮多于关切。而相对另一圈子似的鸡。公鸡为白色,冠子却也红红火火,似红运当头,它带领的两只鸡,一杂色,背黄,腹灰黑,尾巴则黑灰色。另一只却是纯黄红色。我猜,与住家户房较近处林间的鸡,主人也是这家,距住家户较远林间的鸡,应为近林间房主的邻居,相距也就一堵墙吧。多半为兄弟俩,因为从长相相似推测。弟距林间近,兄隔弟房近林。我其实以前也见到过弟媳喂鸡。兄家鸡似知兄弟分家,每于弟媳喂鸡时,急怱怱啄食弟媳撒的玉米麦粒,尚未等弟媳开口驱赶,自己见非自己主人,撒退即跑,有时还飞着撤离现场,太象战略撤退,待无人照看,再思敌退我进策。别看多数时候,乡下的几家子的鸡在一起玩,主人喂食却有固定场所:自家门前道场。常此以往,鸡也熟悉自己的主人,也知道自己是谁家的鸡。还知晓厚道的邻居在自己偷食它鸡喂食时,至多挨下驱赶,还不挨骂。但是邻居的鸡还要在一起玩,如邻居常走一条路。鸡呢也常转入邻家矛盾,比较常见。而我数天未来此,一见便发现白公鸡年轻于红公鸡,它以为这林子非谁谁道场处,无须禁忌。它似乎对自己的母鸡处七年之痒期,并不象红公鸡那样顾家,眼晴老瞄着红公鸡的母鸡。白公鸡远离了自己家的母鸡,如果不接近红公鸡的母鸡,或者有点掩饰去接近红公鸡的母鸡,抑或多点矜持,好象邻居见面打打招呼,不动脚动翅膀的。我估计红公鸡不会厌恶,也不会与它打起来。它们打起来了,红公鸡的母鸡,白公鸡的母鸡却似一圈子人了。有张望者,有自顾爬草者等等。
我努力寻觅表示遗憾者,未果。好在一会儿即过去。红公鸡咯咯咯,表情包有扇翅膀,凑近母鸡,白公鸡也有一脚一跳一拖之夸张表情。母鸡仿佛在等待,而非排斥,但显落落大方,几乎全是有教养有气质兼有神韵的形象,或老来伴形象,安详沉稳重于急切。天性总那么自然,我的猜疑似只应在局外。
忽闻人语声,思同道者一或过路者。我听红公鸡咯咯咯咯,白公鸡也打鸣。不知不觉中,我目送它们回各自的家……
红公鸡与松鸦
我又到这片林子了。时令已入春。这片林子的寒风暂时尚未完全有归宿,余寒似为流浪。林间树木除松树枞树,它树几无新气象。我好象是为见松鸦的,未见。一只鸡也未入林。既然来了,我也得看一眼吧。此林有轮廓线似一圆凸,独立于一片梯田之中,系略缓坡中凸兀一山头。树生其间,且气势不凡。又生一约五十平米圆凼,有水,无水占大部面积。凼周生大小不等桦树,挨居家户处一桦树约数百年树龄,几人合抱之粗,虬曲苍劲,适宜想象。这个凼却是石质为底,披少许杂草,现尚未由枯而青。未来可期,草是会有的,树秧也不一定。这样的地方以前我见过。我只是疑惑这户人家,为何我每次至此,从未见过人,关门上锁。只二三次见家鸡,人呢?我的常识中,农人一般少有闲瑕时光,现在乡间农户又少有年轻人,多老人儿童。一会儿,我又到林边,见一老相识红公鸡。总算见着乡间特色了。我也是乡下人,鸡是当得我们乡下人家庭成员的,包括狗猫猪,受家庭尊重,它们也不负自己的家庭责任,比懒汉奸诈者流有好口啤。
我观红公鸡在靠林子房房檐下窝着,相距不远则有三熟悉母鸡窝着,其时,下午6点一十分,估计它们等主人回家,开鸡埘门休息。因为阴天,鸡回鸡舍要早些时间。另一家鸡已回鸡舍吧。邻居门敞开,不见人。“嘎嘎”。忽然,我听到此声,首先怀疑松鸦,又疑老鸹。再思老鸹声为“呱呱”。我又细听,为“嘎”。遂返林边。呀!3只松鸦刚才在那儿呢?可能有三:一为我观鸡时它们从500米外飞来,时间够;二为在我在圆凼时,它们不在此山凸的此处;三为它们在山凸的近处梯田某个部位。边想边看,未有新意。一会儿,一松鸦飞至道场边,红公鸡瞬间起飞,扑向道场,松鸦啄食一粒包谷飞走,红公鸡羽冠耸立依然保持战斗状。松鸡至老桦树上。几无预感状态时,松鸦又飞至道场,再啄一粒包谷,遂飞向老桦树。红公鸡持战斗状,一扑,再扑,扑起一些灰,再回原处待扑,眼里有四:一定不用自己的短处作战,飞不高,飞下即转换不飞时;守护自己的口粮决心坚如磐石;自己的块头大优势,要发挥出体型之震慑功能;自己有人,这才是最重要的后盾及底气及仙根。松鸦呢?似有几对策?一思主人门上锁,必不在场,公鸡的靠山形同虚设。有一人,即我。松鸦认为非公鸡主人,外人,约等于公鸡与己之同等资源,还看谁能争取呢。一思自己的翅膀比公鸡有更高的飞翔高度;一思自己的生活空间有更自由的向度,少依附,自主自立更有竟争力;一思实力比虚壮更有张力。我正替它们分析局势时,松鸦飞入林中。红公鸡等一会儿,不见敌人,又回复屋沿坎……
鸡与松鸦
这次,我比往日来得有点早。如今日天气好,温暖比往年同时来得有点早。“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我既迟到于鸡,又迟到于松鸦。我感觉我可能错过了鸡与松鸦的动态矛盾,红公鸡与白公鸡的动态矛盾。我的眼前这样呈现,如个别夫妻秀恩爱式的。红公鸡,白公鸡,都在努力工作,时不时打鸣,似吞吐天地之气,偶又爬一爬,啄一啄,似要从土中刨抓出特别的蕴藏,要对静虚尝一尝。好象以这样的方式,能消解可能的不悦,与庸常和解,与欲望妥协。5只母鸡呢?它们的爬与啄,应相对平和,似对时光,责任予以有姿态的消解,而多了生活的趣味品尝。公鸡母鸡,似一家子的。不扎堆。又似干同一种活的同事,不过,公鸡是领导,母鸡是领导?谁又正职,谁又副职,谁为脑力劳动,谁又纯体力劳动?不好分辨。它们都在林中圆凼处处,地面上——相距或远或近,只能见努力与闲散……
不远处,一棵核桃树上——一只松鸦向东,似看另一桦树上松鸦,偶有一“嘎”,另一只一望,似家常一语,一望。尔后,有望时光者,有望早春景者,有赏鸡们常态生活者,当然也有望我者。约十余米又一桦树上一松鸦,好象更在意我与鸡与松鸦的关系,它从一树树枝飞另一树树枝,可能要模拟这关系,似要体悟否?它又飞到地面上的鸡群中。红公鸡看了一眼,白公鸡几乎对看了一眼,似并无会意中的敌意,而为接纳。又各自走动着。松鸦也走动着。谁又为了适应谁的节奏呢?几乎为适应圆凼之凸凹之地势。稍后,鸡则又有爬啄,松鸦则仅有啄姿。颇似不需要统一着装的一个单位的工作人员,上着平常的班。
我在等:比如松鸦与红公鸡发生矛盾,以及其它……
一二十分钟过去。松鸦从地面上上树又下地。鸡从一处到另一处。它们好象是一家子的了。未飞越或逾越这片林。
我比它们后离开这片林。可能因为我在等它们之间直接发生我能看见的纠纷,或者我与它们之间可直接体会的交际。
我见不着它们时,我才离开这片我们曾经和睦相处的林子。
(节 选)
守 望
指挥中心 张 品
生命的意义在于超脱自我,而我是世俗的,始终也飞不出这个藩篱,但我的确是超脱的,因为我实实在在地有一份“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心境。
我始终认为自己是一个农民,因为我从来也没有走出这份田。小学时,我是“跑学生”,就是可以在放学后回家吃饭的学生,因为生活上可以调剂单调的饭食,而且天天还能和父母呆在一起,这是一个农村孩童在童年里最值得骄傲和幸福的事情。我的小学六年交给了“高原”,离家5里路开外的一座土山堆,顶部被推平了,本来是村委会办公室,父老乡亲们为着自己的孩子,把这里变成了孩子们的乐园。我就在这里呆了六个春秋,很平淡地六个春秋。每天最高兴的事就是课间10分钟,可以和同学们做游戏,我最喜欢给屎壳郎的脖子上拴上细线,让他在山风中随风飘摇,更加盼望他可以带自己“上五天揽月,下五洋捉鳖”,末了才发现人还在这连绵的大山里,但心儿却已在遥远的山外。山外还是山,而且是连绵不绝的大山,我儿时是最恨这些山,一座座一排排装腔作势地蹲守在放学回家的路旁,通往亲朋好友的交通要道亦往往被其阻断。你细看他们,如虎、如狮、如狼,如更多令人生恶的东西,这六年中,我和这些可恶的东西相伴相依,他们令我一路懊恼,却给了我通往前方的路基,更成为我儿时最大的乐园。每逢周末,便邀上四五好友,在这山石、溪水、百草、众花之间嬉戏,仿佛这里只是我们的天地,肆无忌惮地释放喜怒哀乐,争先恐后地采集野果野菜,这是好大的家,天当铺盖地当床,容得住我们弱小的身躯,留得住乡村少年的人生百态。这些可憎又令人无法抗拒的大山,随着我们慢慢长大,慢慢变得不可分离,这才觉得原来这些山便是自己的头脑世界,有着丰富的色彩,清新的空气,高深的智慧。把自己交给山,山便是自己的,甚至一草一木,都叫得上名字,熟悉地可以闭着眼睛用意识去找,慢慢地延伸过去,你可以闻到花香,听到鸟语,看得见父亲在耕田,听得见母亲在喊你回家吃饭。越长大,越觉得自己是山人。
有山就有水,刘禹锡说过“山有仙则名,水有龙则灵”,那么水呢,我却死心眼地认为是山里的水都有名,喝过这里的水,水便是你的名,你姓啥,水便也有了姓氏,难怪人都说“亲不亲家乡人,美不美家乡水”。中学时,我放学后多了一项必备作业,就是帮母亲运水。那时的水源离家很远,我拿着棍子,吃力地扛着,跟着母亲去取水,容水的井不是很深,水面飘着好些绿色的青苔,母亲用水勺轻轻划过水面,迅速地潜下去,快速舀起,青苔随之上下颠簸,装在桶中的这些水瞬间如同千丝万缕地金色,细看如同七彩的虹,又像是我心中那份渴望久已长大的愿望,就这样被母亲舀了起来,装进了我家的木桶,带进每个人的心田。那时候,有时看见母亲独自担水的姿势很优雅,扁担有节奏柔和地闪着、鸣叫着,母亲迈着小步,左右变换着步伐,是那么享受这份生活。然而,她那弯曲的背影,满头的汗水,却如同扁担的鸣叫,深深地扎着我的心田。
时光如白驹过隙,一晃十余年的光阴如水般飞逝。我已然成为一名警察。又在这些熟悉地白山黑水间、蓝天白云下工作。田间地头,房前树下,到处都有我的身影,我与更多的父亲、母亲打交道,品他们的疾苦,听他们的兴事,帮他们喂猪,替他们找羊,我为此忙的不亦乐乎,朋友问我“你不是警察么,咋还管这么多农民的家里事”,我说这就是我的工作,我不是在为自己工作,因为我爱着土地,更习惯别人称我为“农民警察”。有一次,听一位流浪者讲他的人生经历,他深爱一个女子,但那名女子却被别人横刀夺爱,自己实在气不过,因此变疯了,住土地庙,捡拾剩饭。我问他现在还想过正常的生活不?他说不想,也不愿,因为这便是宿命,一个流浪者的宿命。我佩服他的口才,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我理屈词穷,便也不再劝他了。现在看来,自己是可笑的,流浪者并不是真的相信宿命,而是对自身悲剧真正的承担,心灵已经柔和地接受。而我自己选择这份职业,亦是如此,真心地喜欢,我能在这个岗位上给更多的人生产平安、提供幸福,尽管生活枯燥、心理疲惫常常如影随形,这就叫痛并快乐着。如果可以,我愿做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穿长衫就须站着喝酒,但却很情愿地把茴香豆的几种写法教给那些流浪于市井中的孩子们;我宁愿做长戈直行的夏瑜,让愚昧的群众蘸着自己的血去治病,但却不忍他们过着仍然像牲口般被奴役的生活。
心境是心能达到的境界,我喜欢用“但使龙城飞将在” 的心情去入世,又喜欢用“采菊东篱下”的心态去出世,这样的人生,也许会少了几分靓丽的色彩,但却会多上几分实在的业绩。做好手头的小事,调好农村的烦事,小家和谐了,大家才能稳定。其实摆在民警面前的每一起纠纷、案件,便如同学生手中那份棘手的作业,要试着用良好的心态,灵活的思路,扎实的演算去完成,不要及格,不要良好,只要一个优秀。倘若你累了,便沉浸在这些山头水间,用心灵去感受这广袤的空间,一切便如水而逝。
人有很多种,人生便有很多种,很多种的人生便交织成这个熙攘的人类社会,我们每个人都是这其中的一份子,要想拥有一份出世超脱的心境,便要做出一份入世积极的事情,正如你的上下牙,下牙要朝上,上牙要朝下,相互配合,相濡以沫才能品尝舌尖上的美味。
我从来都很珍惜这份职业下所拥有的心境和情怀,这是一种淡淡地味道,淡到分不清是糖还是盐,淡到忘却了酸甜苦辣的滋味。也许,我只是整日地采菊,未必能见到南山。我也宁愿做一个执着的守望者,守望着大地,守望这份难得的安逸,直到生命如水而逝。
木王映像
交管大队 李增增
在这块土地上,有新鲜的竹笋,穿着毛茸茸的外衣抵触清晨露水的寒意,在这块土地上有已经年老待修的老水车,固定在那个动态的瞬间,留下岁月沧桑的痕迹,在这块土地上有云雾弥漫的的神秘和羞涩,有如处子般的静寂和活力,在这块土地上,有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原始干净,有鸟鸣有炊烟悠闲升起自在的写意,在这块土地上,你快乐着又或者静寂着。远走、跋涉,经历人生多次的尝试,有些人觉悟了自己,有些人觉悟了世界,也有些人苟同于现实而迷离在自己的心间,如果我可以我给自己这样的一个信笺:我会这样写道:我同情任何一个生灵的选择,我会尊重每一个决定和每一个懦弱的苟同,每滴泪水的背后都有温暖,但是我绝不原谅自己没有没有了自己。即使岁月在我的脸上刻下过去的痕迹,即使我依旧孤单痛苦着,即使没有人去理解,即使我永远的被遗留在那个角落,我都会挺起那颗高傲独立的心。
傍晚,一个人独坐在老水车的旁边,看着他看着他,让人的思绪无限的遐想,试问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又有几个人,会如此心平气和去感受一个没有生命却承载着厚重的老家伙,让我的心承载着风,感觉着这份一个老水车一个男人的传奇。
这是个多雨的季节,每当雨点击打着窗台时,我也会伤心会痛苦,会一 如既往的蜷起身子,把自己的头埋在被窝了,触摸着伤口的伤疤但不会去恨,只是一人铭记一些东西,说服自己接受一些东西,犹如那老风车,在静止中看透一些世事,回想曾经和水交融于天地间,舒畅的青春快乐的转动着关于美好的向往,只是此时此刻以入暮年深沉老矣,只有这些回忆支撑着那个关于幸福的梦想。
幸福应该有两种发展模式,一种是递进式的,那就是寻早幸福到发现幸福,到拥有幸福,到失去幸福,到缅怀幸福到没有跨越的幸福,到真挚的怀念到成为不可超越的神;而另一种幸福是跨越式的,从偶遇幸福,到享受幸福,到失去幸福,到寻找幸福,到拥有幸福,到失去幸福,到继续寻找幸福,到伤害,到成为冷漠麻木的奴役,到游离于幸福之外隐晦的黑暗之神。
我之所以喜欢这块土地,是因为在这块静寂纯净的士地上,有浓零弥漫的牵绕,有那郁郁葱葱深沉而厚重的山林,有鸟语交融欢快流淌的小溪,有清风拂面愜意的舒畅;我之所以喜欢这块土地,是因为袅袅炊烟生起的地方,没有故作姿态的拥抱,没有花言巧语的表白,仅有一份纯真的等待,仅有两个人一个家,一辈子两个人,一个家;我之所以喜欢这片土地。是因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原始高贵,没有喧闹没有纷扰,没有利益腐蚀的低级;我之所以喜欢这片土地是因为敏感的自己可以千马行空的去感触生命的灵动和永恒,去感知原始的写意,不会受伤不会失望不会痛苦,不会浮躁的只有怨恨,不会害怕丢奔自己;我之所以喜欢这片土地,是因为我知道这里的感动,比人为造作的感动更加的原始更加厚重更加真实。
小溪上有座拱形的小桥,桥的对面是一片茂盛的竹林,还有老风车和凉亭相对而立。如有微风吹过,竹林就像一群淘气的孩子,相互嬉戏玩要,发出咝咝的嬉笑声。而老风车就是年迈的爷爷,慈祥和蔼,用满是皱纹的笑容,深情俯视着他的孩子,凉亭是父亲,不走近也不远离,用游离的的眼光深邃而坚毅的保护着孩子,保护着父亲。小溪是母亲,轻轻国绕着丈夫围绕着家人,无微不至的渗透着关怀,让他们健康的成长,尽情的嬉戏玩耍。一幅关于母亲、父亲、老人和孩子的天伦之乐越显动人美丽。当把人生的画面拆卸来看时,是由一幅幅静止的画面连接起来的动态写实,每一张记忆中的有关于幸福、有关于痛苦、有关于沉迷、有关于遗憾,有关于失去的又或者得到的,我们铭记的是我们不可以忘记的,而我们忘记的也有可能是我们应该铭记却忘记的,多少个脚步从远处走来,从陌生到熟悉;又有多少个脚步从身边远去.从熟悉再到陌生,无论你是守着一盏青灯孤独,无论你是身价不菲,多么的得宠于世,都请冷暖自知,都请做人清名,都请知道你只是你自己,毕竟你的一生会有一些这样的人或者那样的事,让你在选择和纠结中作出选择,也就是伤害或者被伤害,不要遗憾,不要后悔,更不要自责。
生命的伟大在于血脉的延续和承载着的希望,感恩着,我们家有了新生命,他将会是最最幸福的公主,不仅仅是水晶鞋,而是她将会拥有我们全家的爱。他很漂亮,就像天使一样,他的名宇是李阳伊,一个幸福的公主,还在襁褓中的小家伙还不知道他已经得到爷爷奶奶的宠爱,得到爸爸妈妈的全部的希望,得到伯伯姑姑无限的喜爱,深深的祝愿我们家的宝宝小公主平安幸福健康快乐的成长。
随 感
监察室 邢光银
顺
培训
首都南
公安宣传
聆听专家言
警界风采再展
目标实现终满圆
劝导与人为善
佛史尽观瞻
佛教圣坛
五台山
实践
缘
(2007年9月参加人民公安报社通讯员培训班有感)
忠诚铸警魂
经侦大队 查显博
——“智慧新经侦”百日攻坚纪实
在这金色的季节,
经侦之鹰展翅高飞,
引领着我们奋勇当先,一往无前!
他们在群山之巅,
点燃燎原的星星之火,
他们如霹雳闪电,
照亮风云暗涌的网络云天。
他们,正是他们,
防金融未然之险!
推进了经侦工作转型进化!
激发了经侦队伍勃勃生机!
他们,正是他们 ,
护经济发展之小城镇安!
吹响了“智慧新经侦”集结号!
打响了“智慧新经侦”攻坚战!
在浩瀚的网络云端,
经侦群雄倾力磨剑,
在星辰困倦的暗夜,
经侦兵团集结亮剑。
海量图形文字,数据曲线,
在熬红的眼眸里冲撞对碰。
一条条资金链,数据中找可疑点,
都让这群不言败的经侦人,
焦虑,失眠……
一次次抽丝剥茧,数据拓展,
都让这群不服输的经侦人,
兴奋,雀跃。
梳理资金流,破译源代码,
每一场都是争分夺秒的心理考验,
我们勤学苦练,砺剑成长的艰险,
自有漫天星辰可鉴!
在这没有硝烟的战场上,
经侦之鹰气贯长虹、无畏亮剑,
展开了一次又一次巅峰对决;
搭建了一个又一个分析平台;
提炼了一套又一套技战经验;
打赢了一场又一场攻坚之战。
亲爱的经侦战友们,
奋战磨练,
是为了实战中的封喉一剑。
百日攻坚,
是为了鹰击长空振翅云天。
“智慧新经侦”的全新画卷,
我们“苦其志”“劳筋骨”“饿体肤”,
唱响了这一曲奉献之歌动人心弦!
我们将谱写新篇章,
走进崭新时代,
走向“智慧新经侦”的辉煌明天!
更漏子·秦楚古道怀古
夏泽刚
背景:秦楚古道,是公元562年,即北周武帝时,在原有终南小道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的。扩建后的秦楚古道,又叫“义谷道”,是一条三米多宽的骡马大道,是中国历史上秦、楚相通的官道。(节选)
南花门,北天都,秦楚义谷道咽喉。怅寥廓,追遗风,岁月掩风流。
越王石,始皇土,南草北木烟雨愁。古帝王,今何在?一抔黄土尘悠悠。
杯中人生
指挥中心 张 品
一杯水
放点儿茶叶
便是茶水
喝起来苦津津
人们却都说好
争相品味玩出花样
美其名曰茶道
杯中茶
被泡着
炙热的水迅速包裹
还榨出了汁液
茶踉踉跄跄地游弋
吐满泡沫
叶子如沉船
杯子为它铭志
口中茶
进了胃
最后被排出体外
喝茶的忙
来回奔走于茅厕
你来一口
我倒一杯
赶集般热闹
手中茶
在热锅里来回翻滚
如揉面般
被搓成各种形状
茶在锅里哭泣
泪水却被迅速蒸干
主人说我没看到
客人说好香
一杯水
泡茶便是茶水
放糖就是糖水
没有杯子
茶就没处盛
没有茶
杯子就没有价值
杯子泡茶
是一种人生
苦乐相依
荣辱与共
朝 拜
交管大队 李增增
黎明无故退却在你的身后
浮沉浸洗了你的躯体
你蹒跚前行遥远而无期
夕阳的残霞是你五彩的心
一次次你面临着困苦的磨难
一次次你完成了心灵的清洗
遥遥无期的梦也熄不灭
你灵魂深处的唯一
坎坷的路难行
朝拜的人还在远行
脚印下磨砺罪恶灭迹尘灰
胸口潮长起破碎的灵魂
洗礼在黑暗中来临
相比你的期待有一丝远
却是那样地靠近
黎明透过黑暗为你奏响重生的序曲
圣水洗去了你的疲惫
也洗去了暗夜的疤痕
所有的曲折都隐去于
你一个深情的吻
回头看你走过的印迹
心静了如止水
空洞的只剩下轮回
深谷幽兰的静听中
你捕捉了一个新生的啼哭
那是生命的有力宣言
也是又一个轮回
你深邃智慧的双眼
留下了泪痕
因为你朝拜了自己
却淡不去
苦难地延续
我的从警梦
治安大队 郑功君
忆往昔峥嵘岁月情
初入警营芳华之年
满怀热情斗志贞坚
一句誓言坚守如磐
栉风沐雨磨砺利剑
美好青春奉献公安
光阴刻痕铭记心间
岁月洗礼使命考验
双鬓斑白一生奉献
看今朝不负从警梦
初出校门步入警营
陌生环境美好憧憬
深入基层实战练兵
苦练基本逐步适应
意气风发沙场驰骋
青春活力蓬勃奋进
打击犯罪化解矛盾
牢记宗旨服务人民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antuxiezuo.com/14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