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劫小品台词搞笑(打劫小品台词剧本,加动作)

作者:胡志强

网络电影《大赢家》讲述的是,一名不受待见的银行普通小职员,在某一天阴差阳错的被选择成为警匪演习中“劫匪”的角色扮演者。电影中的“演习”,本就是一场大家都知道规则的游戏。在这场游戏里,无论是参加演习的警局、银行,还是第三方媒体和围观群众,都心知肚明,正如电影里台词:演戏而已。但是谁也没想到,“劫匪”认真了,不仅提前做足了各项充分准备,在“打劫”过程中,他持之以恒的求真务实,打破了与其他人之间的规则平衡,因此形成剧情的反差冲突,让情节变得不仅好玩有趣更有嘲讽色彩。

从主题上来说,这是一部比较成功的黑色喜剧,近年来有很多小成本电影往往影射的都是大问题。但是这部电影出彩之处在于,看起来似乎是剑指花样百出的形式主义,实际上却是对人性本质和真实生活的洞察与揭露。它一面演绎了多数人在面对“人生如戏”时的种种本能反应,从另一面又刻画了异类“劫匪”面对同样情况时选择保持自我人格独立的坚守,最终成就了英雄主义。说到底,这压根就是两种不同价值观的斗争——有人得过且过,有人认真生活。电影用了一场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闹剧撕下了形式主义的花裤衩,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一顿戏谑过后,留下来的是只有参与者自己才知道的“荒唐”。

两种不同的价值观斗争,我理解成是“追求本能”和“保持自觉”的价值观。人从动物界里分离出来,是人“自我意识”的形成,把自己与动物区别开,开始文明新纪元,这是第一步。第二步,人的自我意识经过不同宿主也就是主体的演变,能把自己与他人区别开,从而在社会生活中有了独立人格, 至此成为“自觉的人”,自觉的人往往拥有成熟的信念和信仰体系。电影中“劫匪”让事物回归到本来的样子,这就是他“保持自觉”的独立人格和价值取向。

同样,个体独立人格出现在另外一个群体中,他们发现把社会和人群类比成自然,如果能发挥野蛮的求生本能,生存会变得更加轻松,这时的人就是“追求本能”的人。显然,大多数时候,我们都是追求本能的人,毕竟拿独立人格去挑战要远比适应规则累得多。影片中的其他角色在面对司空见惯的潜规则时,所做出的种种反应,均可看作是在“追求本能”这一价值取向的不同层次。“胖子”急着赴约,三番五次要求加快演戏节奏,甚至最后寄希望于被“枪杀”以便尽快脱身出局,完全就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各扫门前雪的行事本能;负责处置的现场指挥,自己本就不当回事,全然当作演戏,但还是像模像样地组织部署,扩大宣传,随后发现不按剧情出牌,情绪顿觉不安,言语中以维护警队形象自居,实际就是“伪君子”的心理本能;全片最高的领导警察局长,开局自带上帝视角,俨然一副“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的心态,以至于“我”要完成用此次事件把你们叫醒的目的,但不禁要问,之前的演习都是怎么开展的呢,作为局长,明知大家“集体装醉”为什么还不启动自我革新、自我净化程序,反而寄希望于“劫匪”呢,难道这不是典型的“之乎者也”的伪善本能?

电影说到这就比较有意思了,戏演得多了,无论是电影里还是生活中,都不太容易分得清真假,追求本能和保持自觉都不是原罪,说到底也不过是个人的选择罢了。“劫匪”不愿意和其他人一样选择无视、顺从,甚至是加入虚伪的狂欢,而选择了发现、抗拒和坚持,这依赖于他独立人格和思想自觉所建立的自我、完整、牢固的信念体系,换而言之,即便外界的影响无处不在,他能根据自己的内心信念自觉作出决定,摆脱这些附着在生活表面相似的本能反应。

而事实上,人总是厌恶和反感自己做不到的事情,或者排斥和自己选择不一样的人,因此劫匪的这种独立人格和思想自觉会经常变成大家口中的“异类”。这样的话,就变成了一帮装病的人去指责别人有病,而且还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已经病入膏肓。

那么对电影里吃瓜的和电影外围观的群众来说,两种价值观该如何选择和追求,电影自然给出了明确答案:该认真的认真了,该反思的反思了,该投诚的投诚了,局长最后微微一笑,“满怀深情”,劫匪一己之力取得了打劫和价值追求的双重胜利,成了对抗闹剧和潜规则的“大赢家”。连最后那个开车的警察都在说:这样的人,一百个人里面有一个就够了,但是没有这一个,还真不行。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antuxiezuo.com/1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