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质人才队伍建设座谈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浪潮中,面对国际形势的复杂多变和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现状,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地提出了“新质生产力”的概念。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靠创新驱动,本质是人才驱动。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召开新质人才队伍建设座谈会,目的是深入探讨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强新质人才队伍建设,为我们的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刻领会培育新质人才的本质要求
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是培育新质人才,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只有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培养与现代科技及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符合新质生产力所需的新质人才,才能提升新质生产力的效能,以新质生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一)新质人才要适配“模式的转变”。新质生产力作为一种新型的生产力形态,摒弃了过度依赖资源和能源消耗的传统发展模式,转向以技术创新、模式变革为核心的发展路径。这种生产力形态在数字时代表现出更强的融合性和创新性,推动了发展方式、动力、领域和质量的全面变革。为了适应这种发展模式的转变,新质人才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强烈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以及广阔的跨界融合思维,等等。这些特质共同构成了新质人才的核心竞争力,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所在。
(二)新质人才要适配“质量的跃升”。新质生产力代表着一种高质量、跨越式的发展新趋势。它并非简单的“相加”,而是在“相加”的基础上,通过乘法效应“相乘”实现生产效能的指数级增长。以国产芯片在技术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为例,这一突破标志着我国在高科技领域即将迎来一次大踏步的前进,从而引领全新的、不同于以往的质态发展。面对这一发展质量的跃升,新质人才的培养显得至关重要。新质人才不仅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能够洞察现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存在的问题,提出并实施创新的解决方案,还需拥有跨学科的知识储备,能够融合多个学科的知识,以适应各种复杂局面并推动实现“质量的跃升”。
(三)新质人才要适配“创新的转化”。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主导,通过实现变革性、关键性、颠覆性的技术突破,塑成新产业、新动能,进而形成新的生产力。在这个过程中,先进科技不仅是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内在动力,更是推动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现实需要的关键因素。为有效应对创新应用转化的挑战,新质人才需要具备卓越的科技应用能力,要能够熟练掌握和应用新技术,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同时,他们还需要具备较强的领导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以确保团队达成有效沟通、协同合作,从而顺利实现创新应用转化的目标,推动生产力的持续跃升。
(四)新质人才要适配“产业的升级”。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及新质生产力时,多次提到“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这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新质人才必须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锻炼持续学习的能力,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积极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应对产业升级带来的挑战。同时,为更好服务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新质人才还需要做好学科专业的优化、调整、升级和换代,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开辟新的领域和赛道,进而适配“产业的升级”。
二、强化认识,准确把握新质人才的重要特征
为适配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新质人才需要承担多重角色。他们不仅是新模式的创新者、新产业的引领者、新业态的塑造者、新领域的开拓者、新赛道的竞跑者,还是新动能的提供者、新优势的建设者。新质人才不同于以简单重复性体力劳动为主的普通技能型人才,他们在创变力、技术力和复合力三大方面,展现出七大鲜明特征,成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力量。
(一)创变力。创变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能力。一是创新意识与能力。创新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驱动力。在推动创新过程中,那些具备强烈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人才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擅长识别和分析问题,并能从多元化视角出发,提出创新解决方案。他们勇于挑战传统,积极探索新技术、新方法、新手段,为产业升级和技术革新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二是跨界融合能力。在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过程中,涉及的知识和技术常常跨越多个领域,迫切需要具备跨界融合思维与能力的人才。这些人才能够跨越不同的学科领域,将各领域的知识和技术融会贯通,从而形成新思路,创造新价值。他们擅长结合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需求,迅速进行角色转换,加速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发展。
(二)技术力。技术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能力。一是专业知识与技能。扎实的专业知识与熟练的技术能力是新质人才的鲜明特征。他们不仅在特定专业领域内有着深厚的学科基础,还在较为广泛的领域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灵活运用各类技术和工具。同时,他们时刻保持着自我学习的习惯,不断提升专业素养,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夯实了稳固根基。二是市场洞察力与判断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和用户需求,因此,市场洞察与判断能力是当今新质人才必备的技能。具备敏锐市场洞察力和判断力的人才,能够精准把握市场趋势,深刻理解用户需求,从而迅速调整产品和技术策略,确保自身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持领先地位。
(三)复合力。复合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能力。一是持续学习与提升能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人才时刻紧跟新技术和市场变化的步伐,这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新质人才不仅对新技术、新知识保持着敏锐的洞察力,还能不断更新和扩充自身知识和技能储备。同时,他们善于总结实践经验,持续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水平,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积蓄智慧和力量。二是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团队的紧密合作。具备高效协作与沟通技巧的人才对于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尤为重要。他们擅长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发挥团队的整体优势,协同高效完成任务。同时,出色的沟通能力使他们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个人观点,从而推动团队内部的有效互动与协作。三是全球视野与跨文化交流能力。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具有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人才对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这类人才能够熟练掌握国际市场的动态变化,掌握先进技术的发展前沿和管理经验,并具备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有效沟通合作的能力,从而达到兼收并蓄、各取所长的目标。综上所述,新质人才的特质具有多维性,且因其同时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我们在人才选拔、培养与发展过程中,必须多方兼顾。只有全面加强教育培训,构建创新平台,同时在国际层面拓展合作与交流,才能培养出满足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的人才队伍,从而在人才竞争中占据先机,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与动力。
三、多措并举,不断汇聚新质人才队伍建设的工作合力
近年来,我国在推动高质量发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但与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最新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不足。如,产业骨干人才培养落后于经济发展需求,科技人才创新激励力度仍需加大,专业人才评价体系不适应最新战略需求,国际化人才培养力度亟需加强,等等。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始终秉持“大人才观”,通过优化人才培养机制、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等,为我国新质生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antuxiezuo.com/143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