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好改革试点的示范突破带动作用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注重运用试点先行的改革方法,作出“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鼓励首创性、集成式探索”“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等重要部署。
随着改革不断深入,其艰巨性、复杂性、系统性愈加凸显,要啃下改革硬骨头,就需要通过试点探索改革的实现路径和实现形式,为面上改革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围绕如何让试点更有效、更科学,记者采访了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锁明。
试点能否迈开步子、趟出路子,直接关系改革成效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试点是改革的重要任务,更是改革的重要方法。”如何理解试点之于改革的重要意义?
王锁明:试点通常是小规模的试验,是在特定地区或领域进行的对新的政策、计划或项目的测试。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就提出,我们管理经济,“在全国的统一方案拿出来以前,可以先从局部做起,从一个地区、一个行业做起,逐步推开。中央各部门要允许和鼓励它们进行这种试验。试验中间会出现各种矛盾,我们要及时发现和克服这些矛盾。这样我们才能进步得比较快”。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试点,到经济特区的设立,再到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设,无不是通过试点先行来积累经验、完善政策,最终推动全国范围内的改革。今天,先试点试验,再总结推广,依然是指导和引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经验。
从理论逻辑来看,坚持重大改革试点先行,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一是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改革涉及方方面面,试点虽然是在局部地区或领域进行的,但必须考虑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注重试点工作的整体性和协同性。同时,还要将试点工作与全局工作相结合,确保试点成果能够顺利推广并发挥更大作用。二是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在试点过程中,选取特定的地区或领域进行试验,即抓住矛盾的特殊性,探索其中普遍性问题的解决途径和方法,而通过总结提炼试点经验,又为更大范围内的改革提供指导。这体现了从特殊到普遍、再从普遍到新的特殊的认识发展过程。三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改革试点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可以检验改革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试点实践既证明哪些改革举措是有效的,也指出哪些需要调整或改进,从而提高了改革举措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四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试点工作的成功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参与和支持,同时,试点的成果也要惠及人民群众,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人民群众在试点过程中的积极参与和创造性实践是推动改革不断深化的力量源泉。
从实践逻辑来看,重大改革试点先行对改革全局意义重大。试点能否迈开步子、趟出路子,直接关系改革成效。现实中,改革试点的意义在于提供经验、贡献方案、带动全局。一是推动改革不断深入。党中央关于改革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明确了改革的目标方向、思路原则和政策取向,同时也为推进改革预留了一些探索空间,需要通过试点进行深化和完善,并将改革措施落实到基层。可以说,推进改革试点,既是不断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发挥地方在改革中首创精神的现实需要。只有把坚持顶层设计与重视基层探索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形成上下齐抓共推改革发展的良好局面。二是不断优化改革方案。通过小范围的政策试点,检验改革举措是否科学合理,评估改革能否达到预期目标,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纠正,有助于不断优化改革方案,明确和把握改革的方向和重点,确保改革政策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三是积累推广经验。试点的目的在于推广。作为改革的“前哨站”和“侦察岗”,试点可以为全局性改革探路,为面上改革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与做法。但凡重大改革举措,大多是通过试点总结而推广开来的。四是增强社会认同。试点过程中,通过广泛宣传、动员,可以增强人民群众对改革的认同与支持。这种社会认同是改革顺利推进的重要基础,也是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改革试点要坚持种苗圃,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记者:谈及改革试点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挥好试点对全局性改革的示范、突破、带动作用”,要求“做到可复制可推广,而不是政策洼地,要种苗圃而不是做盆景”。如何理解试点的示范、突破、带动作用?为什么强调试点要种苗圃而不是做盆景?
王锁明:改革试点的目的就是要发挥好试点对全局性改革的示范、突破、带动作用。其中,示范作用是基础和前提,通过试点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树立标杆,为其他地区和部门提供参考和借鉴;突破作用是核心和关键,通过试点创新制度和管理体制,解决制约发展的瓶颈和难题,为推进改革找到新的方式、开辟新的道路;带动作用则是目的和归宿,通过试点引领指导和以点带面,推动全局性改革不断深入。那么,在具体的试点实践中,如何体现出这些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此前在谈到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时强调,要种苗圃而不是做盆景。这一形象比喻对我们深入领会试点实践对全局性改革的示范、突破、带动作用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第一,改革试点应该“种苗圃”。改革试点要积极探索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以发挥对全局性改革的示范、突破、带动作用。盆景追求的往往是眼前的、暂时的观赏效果,而苗圃则致力于培育出具有生长潜力和实用价值的植物。两相比较,改革试点必须“种苗圃”。“种苗圃”意味着不仅要关注当前的改革成果,更要重视这些成果的长期价值,即在未来发展中能够发挥的持续效益和带动作用。
第二,改革试点不能“做盆景”。这是强调,改革试点中必须防止形式主义和短期行为。盆景往往注重的是外在装饰和美化,而忽视内在的质量和价值。在改革试点中,如果忽视改革措施的实际效果和长远影响,而追求表面的光鲜亮丽,就会导致华而不实的形式主义。这不仅浪费资源和精力,还可能损害政府形象,误导改革方向。因此,改革试点必须注重实效,警惕和避免短期行为的出现,确保试点工作取得实质性成果和长远效益。
记者: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试点先行和全面推进相促进,部署开展了一系列重大改革试点,为推进全国面上改革积累了丰富经验、激发出生机活力。在通过改革试点推动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有机结合的实践中,形成了哪些宝贵经验?
王锁明:新时代以来,党中央坚持试点先行和全面推进相促进,部署开展了一系列重大改革试点,为相关领域的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撑和借鉴。比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我国陆续建成22个自贸试验区,形成了覆盖东西南北中,统筹沿海、内陆、沿边的改革开放创新格局,在国家层面累计推广了349项制度创新成果。这些试点在制度创新、扩大开放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antuxiezuo.com/142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