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座谈会上的发言材料汇编(5篇)

在全市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座谈会上的发言材料汇编(5篇)

目录
    1.赓续xx藏茶“千年文脉” 2
    2.打造更多有内涵有品质受欢迎的文化IP 4
    3.促进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与城乡建设融合发展 6
    4.把文化遗产保护放在第一位 8
    5.促进古树名木保护工作高质量发展 10
    

赓续xx藏茶“千年文脉”

xx区作为“中国藏茶之乡”,是全国历史最悠久、产量最大的藏茶生产基地,盛产的xx藏茶,加工历史悠久,工艺独特,工序考究。近年来,我们坚持把“振兴藏茶产业,传承藏茶文化”放在重要位置,不断加强技艺修复和文化保护,努力赓续xx藏茶“千年文脉”。一是千方百计“守根脉”,努力走好技艺保护之路。实施藏茶制作技艺保护记录工程,回溯1300多年藏茶制作历史,与高校和科研机构深度合作,先后成立藏茶专家大院、藏茶产业技术研究院和中国藏茶文化研究中心等科研中心,组织专家学者走访探寻,记录保护传统制作技艺“密码”。二是千辛万苦“续文脉”,努力走好传承展示之路。坚持以非遗传承为重点,构建“非遗保护中心+大师工作室(传习所)+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博物馆”保护体系,建立藏茶制作技艺大师工作室(传习所)10个;编制藏茶制作乡土教材,实施师徒结对“长青计划”,开展线上线下教学培训,传授传统制作技艺;出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方案,修复保护茶马古道遗址遗迹,打造了茶马古道第一驿站——中国藏茶村、藏茶世界等一批文化展示窗口。三是千山万水“壮筋脉”,努力走好弘扬创新之路。坚持“走出去”战略,大力推行“藏茶汉饮”“藏茶国饮”行动,与国务院新闻办联合拍摄的《当一天中国人,体验xx藏茶》宣传片,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宣传推广,借力“万企出国门”“感知中国”等活动,举办xx藏茶全球巡回品鉴会、“重走茶叶之路”到欧洲巴黎等系列活动,藏茶产品远销美国、俄罗斯等30多个国家,藏茶文化和制作技艺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同时,将藏茶制作技艺与话剧、舞蹈等艺术形式相结合,创编话剧《茶马互市》、歌舞剧《古道革新路》等,在成都、重庆等地巡回演出,藏茶文化更加可观可感。
下一步,xx区将切实扛起文化遗产保护的时代使命,传承藏茶记忆,讲好xx故事,让延绵千年的“藏茶文化”在新时代重焕荣光。

打造更多有内涵有品质受欢迎的文化IP

xx县历史悠久、文脉绵长,有2300余年的建县史,我们全力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xx历史文化遗产。一是坚持在保护中传承,留住历史记忆。健全保护机制,推动形成全方位摸底、全要素保护、全方位赋能、全周期管理、全民性参与的文物大保护格局。加强文物保护,推动珍贵文物一物一档台账管理、一物一人常态巡护、一物一策科学修复,建成全市首个集消防、安防系统为一体的文物安全监管平台。加大投入力度,及时对文物进行原真性保护、本体性修复。二是坚持在传承中创新,赓续千年文脉。让文化“串”起来,成立历史文化研究专班,系统梳理馆藏和民间学术文化资料。让文物“活”起来,深入挖掘樊敏碑阙及石刻等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制作《吏师樊敏》等宣传片,让一件件有血有肉、有神有魂的珍贵文物,再次焕发时代光彩。让文脉“传”下去,深入挖掘“飞将军”乐以琴烈士弃笔从戎、投身抗战、保家卫国的生平事迹,组织开展优良家风教育、清正廉洁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主题活动。三是坚持在创新中发展,赋能文化旅游。“以旧修旧”重现茶马古韵,着力打造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最美318骑游驿站”,重现飞仙关在秦朝时期商贾繁荣之景象。“怀古烁今”唤醒蜀根汉魂,先后建成金丝楠水街、根雕艺术博物馆,金丝楠根雕艺术之都的城市名片越来越响。“赓续前行”传承文脉书香,始建于宋朝的xx文庙重现新姿,成为广大学子举行开笔礼、成童礼、成人礼、尊师礼等仪式的重要场所。
下一步,xx县将自觉站在历史和全局的高度,守正创新,推动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坚定抓好整体性保护。牢固树立“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理念,以珍爱之心、尊崇之心守护好历史文脉、文化肌理。二是持续开展系统性挖掘。加强文物活化利用,深入挖掘文物背后的深刻内涵和多重价值,推动“古道热、汉魂立、文物活”,全景式展现xx深厚悠远的历史传承。三是全力推动创新性发展。坚持以发展新质生产力引领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推动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新技术在文物领域的开发利用,推进文物与文博融合、文物与文创融合、文物与文旅融合,形成更多有内涵、有品质、受欢迎的文化IP。

促进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与城乡建设融合发展

近年来,全市住建系统始终坚持保护第一,多层次、全方位着力建立完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制机制,促进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与城乡建设融合发展,推动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开创新局面。一是着力建立完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全面推动保护规划编制,建立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日常巡查管理制度、历史文化资源保护提前介入城乡建设工作机制、城乡历史文化资源调查评估长效机制,完善历史文化资源普查认定、保护利用、监督检查全过程管理,不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antuxiezuo.com/140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