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市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工作进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易地扶贫搬迁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标志性工程”,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省脱贫人口最多和搬迁规模最大的地级市。全市实施易地扶贫搬迁35.47万人,占全省搬迁任务的28.5%,建成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373个,其中万人以上安置区有9个。但“搬得出”不等于脱贫攻坚任务的终结,如何强化“稳得住、能致富”的搬迁后续扶持,进一步巩固拓展易地扶贫搬迁成果,切实使搬迁群众更好地融入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才是最终目标。
一、具体措施
(一)完善制度保障
根据国家部委和省级部门关于做好后续扶持工作进一步巩固易地扶贫搬迁脱贫成效的部署要求,**结合实际,印发《**市巩固易地扶贫搬迁脱贫成效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以“点长”制推动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坚持上下联动形成工作整体合力,推动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取得实效。
(二)以“两业”促增收
第一,培育产业挖掘发展潜力。立足各安置区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按照“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的发展思路,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集体经济+搬迁群众”的联动发展模式,建立利益联结机制,让产业发展红利惠及更多易地扶贫搬迁群众。
第二,保障就业激发内生动力。坚持把“稳就业”作为后续扶持工作的重中之重,在800人以上安置区建立30个创业就业服务站,建立到楼栋、到户、到人的高度组织化转移就业联系机制,推动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实现充分就业、稳定增收。
(三)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第一,创新形成五级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在9个万人安置区成立党工委,新设立3个街道办事处,在800人以上安置点成立111个党组织、组建44个社区、配备社区干部537名、设置楼栋长918名,构建“街道、社区、片区、楼栋、住户”五级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有效破解社区治理中的难点、堵点、痛点,稳步提升搬迁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第二,提升公共服务能力。不断完善和提升安置区配套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进一步优化公共服务,坚持把“我为群众办实事”贯穿工作始终,以集中宣讲、化解矛盾纠纷、解决发展难题等方式为民办实事。
(四)坚持示范创建树标杆
围绕“配套兼顾远景、经济显著增长、民生保障到位、社会和谐稳定、社区治理有效、群众高度认可”目标,深入推进“各具特色、宜居宜业、和谐稳定”的万人以上安置区脱贫致富示范标杆打造工作,科学制定创建标准,明确36条创建指标,并将万人以上安置区后续扶持工作纳入全市年度目标综合考核。力争到2025年,安置区示范创建全面完成,成为全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的示范样板。
二、存在的问题
(一)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导致生计适应困难
虽然政府、企业、扶贫车间为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提供了很多就业岗位,但部分年龄大、身体差、文化素质低的群众无法在迁入地找到工作。再加上日常消费支出的大幅度提升,加剧了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心理上的不安,影响到他们对环境的适应。
(二)自身能力不足,导致后续发展困难
搬迁群众多数来自贫困程度较深的农村地区,受地理和经济因素的影响,他们受教育的程度普遍不高,仅掌握传统的农耕技术。“输血式扶贫”使贫困群众感受到党和国家的关怀,同时也使部分群众产生了“等、靠、要”的思想,甚至加重了对政府的依赖程度。这部分人徘徊在脱贫的临界点,稍有变故就会返贫。
(三)产业发展不足,导致后续生计困难
**市地处乌蒙山片区,97%的国土是山区半山区,集中安置区在土地征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成本高,用于后续产业发展的资金有限,导致产业投资心有余而力不足。扶贫车间对安置群众就业发挥了关键作用,但仍有突出矛盾亟待解决,主要体现在入驻扶贫车间的企业数量较少、规模小,大多是小微型私企,吸纳劳动力有限、支付报酬不高,提供岗位的种类不多,选择余地少。
(四)防返贫监测预警机制不健全,埋下返贫隐患
第一,信息建设相对滞后。目前的动态监测系统是通过大数据与扶贫系统相联合创建的数字化预警系统,可以快速掌握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的收入情况,但对易地扶贫搬迁群众自身能力等信息就很少涉及,识别内容不够全面、识别指标不够精准,不能及时对有返贫风险的易地扶贫搬迁群众进行预警。同时,返贫监测系统也只是在少数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内建立,绝大多数搬迁安置点还需进一步完善。
第二,人才队伍建设缺乏专业化。防返贫监测系统的信息需要通过人工进行录入、识别指标、后台数据管理,同时工作人员还需对采集的信息进行甄别和分析,这就考验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水平。但调研发现,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人员构成复杂、学历参差不齐,影响到防返贫监测机制的专业化和科学化。
(五)社会力量参与不足,影响后续扶持效率
第一,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没有形成良好的自治习惯,社区综合治理参与度极低。在调查问卷中,部分易地扶贫搬迁群众不清楚自己拥有的自治权利,大部分情况下只参与社区事务的实施过程,很少参与社区事务的决策、管理和监督过程。
第二,帮扶资源有待整合。后续扶持的参与主体众多,但由于缺乏有效的协调合作,导致扶持资源、扶持项目、扶持队伍等较为分散,帮扶质量和水平有待提升,各种帮扶资源有待整合。
三、对策建议
(一)重塑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社会适应网络
第一,提高安置社区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心理适应能力,真正适应新生活。一要关注安置社区失业群众,帮助他们培养和树立积极心态,提高“自我效能感”,改善自我认识,提高就业信心,为失业群众传递更多正能量,进一步促进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的心理融入;二要加强社区工作人员以及楼栋长的培训,使他们掌握一定的心理咨询知识,从而对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antuxiezuo.com/139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