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建军节”精选佳作20篇——朗诵文本素材合集<上篇>
1、《和平的天空》作者:朱海
2、《不朽的雕像》(对诵本) 作者:潘月剑
3、《草地夜行》作者:王愿坚
4、《军礼》作者:李本深
5、《八一军旗颂》作者:静水流深
6、《军人本色》作者:雨霏霏
7、《山谷里的回声》作者:王余昌
8、《特殊的战斗》作者:王余昌
9、《我骄傲,我是军人的妻》作者:雨芳
10、《绿色中国》作者:清湖之都
《和平的天空》
作者:朱海
如果没有这一场打赢的战争、血与火镌刻下新中国第一道年轮,岁月怎么会记载,一个文明厚植的民族一夜间傲立东方,为屈辱百年送终!从此,和平花开的大树,年年播撒绿荫。
如果没有这一场打赢的战争、枪与犁支撑起新中国殷红的黎明,世界又怎么会看到,一代站起来的中国人,一瞬间爆发巨能,为保家卫国出征!从此,无名高地的夜晚,岁岁月朗星空。
我不想说,这是一场实力不均衡的较量。我不想说,这是一场国力不对称的战争。我只愿以后来人的名义不断叩问:为什么在那个钢铁主宰胜负的年代,英雄气概能刺穿钢铁,必胜信念比合金钢还要坚硬!
如果拿两年零九个月,来对应我们人生的长空,它留下了什么?留下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这精神不朽于天地,长存于山河,光耀于日月;这精神哺育的战士无敌、无畏、敢打、敢胜。
杨根思、黄继光,特级英雄,特等功臣;
孤胆英雄胡修道,烈火英雄邱少云;
爆破英雄伍先华,登高英雄杨连第;
安全行车能手尹继发,战地白衣天使刘秀珍;
飞毛腿易才学,神枪手张桃芳;
飞行员王海、刘玉堤、张积慧、赵宝桐个个都是空战英雄;
别忘了第一个击落美机的是李汉,击落美军双料王牌飞行员的是韩德彩;
还有普通一兵罗盛教,舍己救人为伟大的国际主义事业献身。
如果和平的天空永远晴朗和煦,我不会告诉你那曾经浴血荣光的功勋。如果花开的大地永无豺狼入侵,我就是告诉你,也可能感受不到那至高至纯的意境。誓言堆积不出英雄,英雄是一次次生死关头民族精神不灭的化身。
为什么说志愿军是最可爱的人,因为他们都是热爱和平的人,青春的高地一旦血肉凝成,生命便定格永恒。
不曾归的英雄,青山处处铸丰碑,和平的天空永远需要大地之子的忠诚。我想起从大洋彼岸毅然回国的许多“两弹一星”元勋——他们放弃优渥的生活,只为永保人民头顶祥和的晴空!他们深入大漠戈壁的坚定足迹,紧紧连着上甘岭的坑道、长津湖的冰封、松骨峰的回声……
一个守望和平的民族,必定拥有一片和平的天空;一个享有和平天空的民族,必须掌握驾驭风云变幻的本领。这就能解读为什么我们要在和平的天空组网“北斗”,为什么我们要向和平的天空发射“一箭多星”,为什么我们还要让“天问一号”从和平的天空飞向遥远的火星。
今夜我想邀你走进志愿军烈士陵园,星光璀璨,映照出一行行不朽的英名。如果他们还活着,一定是可亲可敬,最可爱的耄耋老人。
我要把年轻一代的心愿告诉他们:你们的精神,已在我们的血脉中奔腾,它将和新时代一起筑起新的擎天柱,为和平的天空续写下壮志凌云。
今夜我想和你一起走进剧场影院,再一次感受他们战斗的青春勇气如虹。如果心中信念永存,一定会在新征程上阔步奋进!
我想把决胜小康的喜讯告诉他们:你们未竟的事业由我们来完成——看呐,和平的天空下,小康之路正向着幸福延伸。
此刻,我想起七十年前一枚特殊的纪念章,它在无敌勇士的冲锋陷阵中光荣诞生,那是一只穿越时空的和平鸽,“和平万岁”四个字,烙印在和平的天空。
它曾经佩戴在凯旋归来的志愿军战士胸前,与战功卓著的勋章一起向胜利致敬。美丽的和平鸽是那样洁白,那样神圣,那样庄重,它曾经让我们的父辈引以为荣,豪迈一生。
如果没有这一场打赢的战争、血与火镌刻下新中国第一道年轮,岁月怎么会记载,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辟开了和平的天空。
如果没有这一场胜利的奠基、家与国从积贫积弱向繁荣富强进军,世界怎么会看到,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梦,璀璨了和平的天空。
祖国的天空,因和平辽阔无垠!
祖国的山河,因和平生机葱茏!
祖国的人民,因和平安居乐业!
祖国的发展,因和平高歌猛进!
赞美他们,他们因和平而无畏!
缅怀他们,他们因和平而献身!
铭记他们,他们因和平而伟大!
致敬他们,他们因和平而永生!
祖国万岁,和平万岁,祖国万岁,和平万岁!
《不朽的雕像》
(对诵本)
作者:潘月剑
男:有一个哨所,你可曾听说?它的名字,叫詹娘舍。
女:哨所里有一群年轻的战士,他们在这里站岗,巡逻——
男:这里的山很高,高得连雄鹰也难以飞越;
女:这里的雪很大,终年看不到一点绿色;
男:这里的雷很响,响得山崩地裂;当雷声响起,战士们赶紧切断电源,防止触电。
女:这里的风很猛。站岗的时候,要用一根很粗的绳索,一头系在身上,一头连接在哨所,这———就是詹娘舍哨所。
男:过了冰封期,是战士们最开心的时候。
女:他们围坐在一起,唱着那首最爱的歌《祖国不会忘记》。
男:他们还把黄豆种在罐头盒里,再把罐头盒捂在被窝里,眼巴巴地期待着……
女:黄豆发芽了,
男:长出了两片嫩绿的叶子,
女:战士们看着这小小的生命,咧着嘴,笑了……
男:绿色,给生命禁区带来了春的气息。
女:春的气息,让小小的哨所充满了欢乐!
男:2007年初春,大雪突降詹娘舍,哨所周围竟有4米厚的积雪。
女:战士于辉在巡逻时,突遇雪崩跌落悬崖。
男:“不好了!不好了!于辉掉下悬崖了……”
女:听到呼救,战友们疯狂地冲出哨所,从崖下夺回了受伤休克的战友。
男:就在他们返回哨所的途中,雪崩又发生了……瞬间,7名战士全部被卷落到300米深谷。
女:面对险情,班长果断决定:自己和卫生员留下救护重伤员。
男:“我留下班长!”
女:“让我留下!”
男:“不!让我留下!”
男女:此时此刻,谁都明白:留下,就意味着牺牲!
女:就在危急时刻,班长大声地说:
男:“我是班长,你们快撤!”
女:詹娘舍哨所哨兵遭遇雪崩的消息震惊了各级领导;
男:团里迅速作出反映,派出搜救小组全力搜救。
女:时针每动一下,各级首长和搜救队员的心就跟着揪一下。
男:整整六天六夜,搜救队员终于找到了3名战友。
女:但是他们……
男:但是他们,已化作了雪山上圣洁的冰雕……
女:风雪停止了咆哮,山谷也变得那样安详。
男:面对这圣洁的雕像,搜救队员惊呆了:班长把重伤员背在身上,卫生员奋力推着班长,一起凝固在,向着哨所的方向……
女:班长坚毅的目光里没有一丝恐慌,他一定在说:我要挺住!挺住,就有生的希望!
男:重伤员的嘴角还挂着一丝微笑,他仿佛在说:班长,我好像、好像看到了妈妈……
女:卫生员好像在说:还是哨所好啊!黄豆发芽了…… 回家!
女:有一个哨所,名字叫“詹娘舍”,它的意思是:极地上的哨所。
男:哨所里有一群年轻的战士,他们在这里站岗,巡逻——
女:他们最爱说的话是:祖国知道我!
男:他们最爱唱的歌是:《祖国不会忘记》!
女:这就是詹娘舍的哨兵!
男:这就是中国军人的——
合:魂——魄!!!
(对诵文本根据第25届“齐越节”获奖作品整理。)
——————————
【作者简介】
潘月剑,山东莒县人,国家一级编剧,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歌词作家学会理事;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第九届全军文艺会演创作金奖获得者,音乐类项目策划人、唱片制作人,全国少儿声乐考级教材曲目作者。潘月剑在中央电视台及新媒体发表歌词、大型晚会撰稿等2000余篇(首)。
《草地夜行》
作者:王愿坚
茫茫的草海,一眼望不到边。大队人马已经过去了,留下一条踩得稀烂的路,一直伸向远方。
干粮早就吃光了,皮带也煮着吃了。我空着肚子,拖着两条僵硬的腿,一步一挨地向前走着。背上的枪支和子弹就像一座山似的,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唉!就是在这稀泥地上躺一会也好啊!
迎面走来一个同志,冲着我大嚷:“小鬼,你这算什么行军啊?照这样,三年也走不到陕北!”
他这样小看人,真把我气坏了。我粗声粗气地回答:“别把人看扁了!从大别山走到这儿,少说也走了万儿八千里路。瞧,枪不是还在我肩膀上吗?”
他看了看我,笑了起来,就和我并肩朝前走。他比我高两头,宽宽的肩膀,魁梧的身材,只是脸又黄又瘦,两只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
“小同志,你的老家在哪儿?”他问我。
“金寨斑竹园!听说过吗?”
“啊,斑竹园!有名的金寨大暴动,就是从你们那儿搞起来的。我在那儿卖过帽子。”
一点不错,暴动前,我们村里来过几个卖帽子的人。我记得清清楚楚,爸爸还给我买了一顶。回家来掀开帽子里一看,里面有张小纸条,写着“打倒土豪劣绅”。真想不到,当年卖帽子的同志竟在这里碰上了。
我立刻对他产生了敬佩的感情,就亲热地问他:“同志,你在哪部分工作?我怎么从来没见过你呀!”
“我吗?在军部,现在出来找你们这些掉队的小鬼。”他一边说,一边摘下我的枪,连空干粮袋也摘下去了。“咱们得快点走呀!你看,太阳快落了,天黑以前咱们必须要赶上部队,这草地到处是深潭,掉下去可就不能再革命了。”
听了他的话,我快走几步,紧紧地跟着他,但是不一会儿,我又落下了一大段。
他焦急地看看天,又看看我,说:“来吧,我背你走!”我说什么也不同意。这一下他可火了:“哎呀别磨蹭了,你想叫咱俩都丧命吗?”他不容分说,背起我就往前走。
天边的最后一丝光亮也被黑暗吞没了。满天堆起了乌云,不一会儿下起大雨来,我一再请求他放下我,怎么说他也不肯,仍旧一步一滑地背着我向前走。
突然,他的身子猛地往下一沉。“小鬼,快离开我!”他急忙说,“我掉进泥潭里了。”
我心里一惊,不知怎么办好,只觉得自己也随着往下陷。这时候,他用力把我往上一顶,一下子把我甩在一边,大声说:“快离开我,咱们两个不能都牺牲!……要……要记住革命!……”
我使劲伸手去拉他,可是什么也没有抓住。他陷下去了,已经没顶了。
我的心疼得像刀绞一样,眼泪不住地往下流。多么坚强的同志!为了我这样的小鬼,为了革命,他被这可恶的草地夺去了生命!
风,呼呼地刮着,雨,哗哗地下着。黑暗笼罩着大地。“要记住革命”——我想起他牺牲前说的话。对,要记住革命!我抬起头来,透过天边的风雨,透过无边的黑暗,我仿佛看见了一条光明大路,这条大路一直通向遥远的陕北。我鼓起勇气,迈开大步,向着部队前进的方向走去。
——————————
【作者简介】
王愿坚(1929—1991),男,中国电影编剧、作家。山东诸城市相州镇七村人。曾任八一电影制片厂编剧、文学部主任,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美术系主任。中国电影家协会第四、五届理事;中国作协理事;解放军艺术学院艺术系(作家班)主任。主要文学作品有《党费》《粮食的故事》《普通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antuxiezuo.com/129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