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组发言:传承传统美德,弘扬慈善文化
同志们: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传统文化中适合于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我们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涵义。中华慈善文化源远流长,深邃精湛,对促进党员干部涵养民本情怀、激发奉献精神、增强廉洁意识、践行正确义利观念、提升道德境界均具有积极作用。传承慈善文化能够“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有利于党员干部不断提升党性修养,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
传承慈善文化,有助于涵养党员干部的民本情怀。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本思想是传统慈善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商周时期,敬天保民的观念就已出现,古人用“民情可见”的观点解释天命,强调从民情知天命的观点。春秋战国时期,民本思想得到儒家的继承和发扬,如孔子主张“修己以安百姓”,孟子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等。这些民本思想绵延千年,饱含哲理,寓意深刻,对后世种种惠民济民政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引用反映古代民本思想的名言,深刻阐述传统民本思想的时代价值。党员干部汲取民本思想精华,有助于牢固树立人民立场,深入践行党的宗旨。具体来说,一是利民。“治国有常,利民为本”,要深刻把握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二是忧民。“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只有时刻将群众冷暖放在心里,才能获得群众的真心拥护。三是富民。国家的富强离不开人民的富裕,要在思想上、行动上落实好党中央的富民政策,通过“裕民以政”、“藏富于民”、“制民之产”等方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四是听民。要体察民意,倾听呼声,坚持群众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传承慈善文化,有助于激发党员干部的奉献精神。中华慈善文化具有“为人”和“无我”的鲜明特征。儒家倡导仁爱,指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道家认为“上善若水”,最高境界的善就像水一样,默默滋润万物却从不标榜自己,不与万物争利。古往今来,中华民族涌现出刘宰、辛公义、苏轼、朱熹、范仲淹等许多慈善人物,他们救灾备荒、捐出俸禄、奖善惩恶、移风易俗,造福一方。他们虽处不同时代,行善方式有别,但都舍己为人,具有强烈的奉献精神。比如,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捐出毕生积蓄,购置良田千亩,创建范氏义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antuxiezuo.com/126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