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新燕
说起小时候的家常饭,印象最深的是,冬天的早上总是一碗泡煎饼,把煎饼撕碎,放上一小勺冷凝的猪油,倒上热水,再放上一根咸菜条。中午的饭桌上,冬天就是一锅蒸红薯、一锅炒白菜;夏天是自己院子里种的丝瓜、吊瓜,主食多半都是煎饼。
那时,几乎顿顿吃煎饼,这并不是因为煎饼好吃,是因为没有选择。至今依稀记得,小时候每到周末,一大早就被母亲催促起床,先是推磨子,围着磨盘一圈又一圈磨玉米面,然后,母亲坐在鏊子前用玉米面摊煎饼,一摊一个上午,准备一家人一周的主食。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小麦产量逐年提高。家里虽然有了小麦,但也不舍得顿顿都吃白面馒头。冬天,还要吃一些煎饼,作为主食的补充。那时,我们上学的费用、家里的花销,多数是用家里的小麦换来的。每当听到大街上传来换油条的声音,我们会哀求爷爷拿点小麦去换,爷爷会考虑好长时间,用簸箕端出一点小麦,这时候我们是最高兴的,感觉换回的油条真是人间美味,比煎饼好吃多了。
高中时我住校,父亲用自行车驮着小麦送到学校的食堂,换出饭票,每周给我几元钱的零花钱。那时,能够天天吃白面馒头了,周末还能买个菜改善一下伙食。我一个月回家一次,回校带的最多的是母亲炒的咸菜,煎饼很少见到了。
再看现在,餐桌上各种时令蔬菜,鸡鸭肉鱼更是想吃就吃,油条、豆浆只是早餐的一个选项。有时,我会为吃什么感到为难,不是因为没有而没法选择,而是因为太多不知道怎么选择。市场上新鲜的蔬菜、水果琳琅满目,超市里各种各样的食材应有尽有。每次走到五谷杂粮区域,我总会驻足,喷香的芝麻糊、五谷养生糊、酸辣糊等,也有各种原料的煎饼,太多的选择让我们每顿饭都不重样。用我母亲的话说,现在的幸福生活让人想不到,要啥有啥。
我亲身经历过拿镰刀割麦、打场、晒麦等农活,这些对孩子来说都是故事了,他们见到的是磨好的面粉、加工好的美食。如今,选择吃点煎饼,反倒成了讲究健康、注重品质的生活方式。
(作者: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凯瑞小学 李新燕)
来源:“学习强国”淄博学习平台
作者单位:淄博市张店区凯瑞小学
责任编辑:杨帆 莫元婧 苏琛 张歌
转载:郝凤婷
审核:郝林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antuxiezuo.com/12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