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第一资源。***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部署:“坚持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一体统筹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一体部署实施,深化教育科技人才综合改革,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动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应坚持人才引领、人才驱动,走出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之路。
1.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驱动本质是人才驱动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及生物医药等新兴领域不断发展,市场需求结构快速迭代,新场景新应用持续扩展,大国博弈持续角力,全球产业布局、经济格局加速重构,人才资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资源的特征和作用更加明显。新质生产力代表未来产业变革的新趋势、生产力发展的新方向,将为未来经济增长奠定新基础、提供新动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新征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客观要求,是推动生产力迭代升级、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人才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最活跃、最具决定意义的能动主体,发展新质生产力,归根结底要靠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
人才是强国之本、竞争之基、转型之要。基于对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的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鲜明提出了“主要生产力,即人本身”的观点。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决定性要素,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高质量发展,是具有科技含量、创新含量的发展,是人才智力及创新成果支撑的内涵式发展。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人才优势,就不可能形成科技优势、产业优势和国家竞争优势,也难以形成高质量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经济体系。历史经验表明,一个国家的人才智力资源,包括高精尖人才水平、总体人才质量、人才发展活力等,对其快速发展、实现战略赶超能够产生效率倍增效应。因此,“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
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我们党始终重视培养人才、团结人才、引领人才、成就人才,团结和支持各方面人才为党和人民事业建功立业。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全面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推动新时代人才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快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总书记指出“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人才引领驱动”,不断突出人才资源的优先地位和引领作用。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总书记要求“必须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最优先位置”“把建设战略人才力量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强调“人才对我国发展的支撑作用前所未有”,对国家人才队伍建设进行系统布局和具体安排。
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人才引领、人才支撑。生产力的核心是人,人才是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生产力跃升的基础支撑。新质生产力是在高质量发展和创新驱动战略背景下提出的,作为一种科技密集型的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比传统生产力更加依赖高素质、创新型的劳动者,更需要高水平创新人才发挥创造能力,需要“以人为中心”组织整合劳动资料、劳动对象来推动创新,特别是高度智力密集型的原始性创新、颠覆性创新,并将其转化、迁移、传导至产业一线,形成经济增长新动力。人才引领、创新驱动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本质要求和内在意涵,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经过数十年的改革开放和持续工业化进程,我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制造业规模跃居世界第一,同时也形成了全球规模最宏大、门类最齐全的人才队伍,但仍无法充分满足高质量发展和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的需求。主要表现在:人才队伍结构性矛盾突出,高精尖创新人才、战略科学家比较匮乏,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不足,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与使用在一定程度上脱节,适应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的大国工匠较为短缺;在人才培养、评价、使用和激励等方面,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重学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antuxiezuo.com/121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