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读了一篇学生的周记习作,小姑娘在习作中谈到了“生死”与“无意义活着”的现状,她说:“我曾渴望过死去,我认为死亡是一种奢侈的逃脱,在体验了人间疾苦后,你会认为死亡不过如此,畏惧死亡甚至不愿提起死亡的人们只是因为他们有太多牵挂的人和事,因此将死亡看得太重,想得太恐怖。”
不得不说,小丫头的文笔和思想已然超出绝大多数同龄人,她把生死——在某些成年人尚看得不清不楚之时——看得如此透彻,让我在钦佩与欣喜之余有些不寒而栗。钦佩与欣喜自然源于孩子看问题的高度之高和思想之深,而不寒而栗则源于作为成人的我该以如何超越孩子思想的高度去和他们探讨生命的意义,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有些成年人似乎理屈词穷,甚至不知不觉。
经常有人说,现在孩子的心理太脆弱,动不动就要自杀。
看了这篇习作,我觉得,我们大多数人的想法可能是不正确的,至少是认知不完整的。这种自杀现象未必完全源自孩子们的心理“脆弱”,而是在现今的时代,孩子们获得信息的渠道变得多元化了,对海量信息的获取与分析变得更加容易,听命于父母和教师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具有自我主宰的意愿的比例变得越来越大,进而进化出了在我们这代人小的时候不曾拥有的完整看待这个世界的新的“感官”,或者说,他们在成长和认知的过程中“升维”了,获取了更高于这个年龄段的视角去审视生命。他们把生命看得更加“完整”、更加“透彻”了。正如孩子们在游戏、成年人在追剧时呈现出的高昂兴致,倘若通关或是剧透了,那么他们对游戏和剧情还会有如此强烈的期盼与渴望吗?随之而来的恐怕是转向其他戏剧、游戏,更有甚者会产生“彻底戒除”的选项,而自杀不正是因通关或剧透了生命这部大戏后做出的无奈选择吗?
如此,引领教师对学生“再认识”和“再点燃”的环节就变得刻不容缓、迫在眉睫,至少这个速度要超越学生自我认知、自我调整的速度。
我们在校园在社会大力宣传心理健康教育,这种做法我是赞成的,因为这种教育是具有相当大的必要性的。但,心理教育的目的是引领人们心理健康地活着,而“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当生命都已不在时,心理上的健康还从何谈起?所以,生命教育更应前置于心理教育。生命教育的底线是活着,当学生还在这个世界上的时候,我们就有机会去帮助其疏导内心,心理上的疏导才成为可能。
所以,教育不仅仅是一个引领过程,更不是一个灌输过程,而是一个点燃并且持续助燃的过程。让学生珍视于生命的火热,欣喜于情感的迸发,成功于温度的传递,受教于技能的积累,回忆于价值的体现。
或许,这才是真正的教育价值。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antuxiezuo.com/116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