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文种的15种分类(公文文种区分口诀)

要把握文种名称的作用

岳海翔

从表面上看,文种名称只不过是一个代号,其实不然。虽然文种名称一般只有两个字,例如“命令”“报告”“通知”“请示”“意见”“批复”“纪要”,还有一个文种只有一个字,那就是“函”。也就是说,党政两大系统的15个法定公文文种,加在一起不过31个字,只相当于一个长句,但其所包含的道理却是相当丰富、深刻的。具体表现在:

1.不同的文种名称,为我们点出了不同文件的性质

例如命令(令)、通缉令、嘉奖令、惩戒令等文种,都有一个共同的“令”字,由于“令”字包含指使的意思,又属于使令性的动词,所以,在使用令、命令、通令等作为文种名称时,都具有指令性质;又如通知、通报,都有一个“通”字,“通”即传达的意思,“知”和“报”包含知道的意思,所以在使用通知、通报等作为文种名称时,基本属于告知性、周知性文件;再如纪要,“纪要”即概述其要点的意思,所以,我们说纪要属于会议文字记录性的文件。

2.不同的文种名称,反映了文件的不同行文方向

例如决定、决议,都有一个“决”字,“决”就是决策的意思,而决策产生于各级机关的首脑核心,决策之后要由下属部门去执行、办理,所以,它们的行文方向必然是自上而下;又如请示这个文种,“请示”二字的含义是请求给以批示或者答复,这个含义本身就十分明确地告诉我们,请示的行文方向是自下而上的;再以“意见”为例,它是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时使用的一种文体,它不存在哪一方可以使用,哪一方不可以使用的问题,所以反映到“意见”上,便产生了对上、对下以及平级机关或单位之间均可使用的多种行文方向。

3.不同的文种名称,表达了文件的不同目的或要求

例如公告、通报、报告,均有一个“告”字,“告”即将事情向人陈述、告知的意思,因此这几个文种的行文目的在于向人们(或组织)周知、告诉某一事项。再如公文中的批复,这个名称非常明显地告诉我们,行文的目的是上级对下级做出的批示和答复。

4.不同的文种名称,揭示了不同文种的各自特点

以公告、报告两个文种为例,虽然它们都有一个“告”字,均属陈述、告知性的文件,但前一个“告”受“公”字的限制,后一个“告”被“报”来修饰,“公”包含公开的意思(更包含代表党和国家的意思),“报”在这里可当做向上级汇报来理解。把“公”与“告”联系起来即公开告知,所以公告是面向全社会的告知性文件,它的对象是广大人民群众及各个单位;而“报”与“告”联系起来,是向上级汇报、陈述,所以它是面向上级的陈述性文件。又如请示、报告,虽同属上行文,但“请示”这个名称是请求给予批示,“报告”的含义是向上级汇报、陈述情况,从两个文种含义的趋向来看均属向上,这是相同的,但一个对上有肯定性的要求,由此会引出复文,另一个对上则没有肯定性的要求,不会引出复文。所以,它们又是两个不同性质的文种;决定、决议同属一类,都是决策性文种,但一个是“议”,一个是“定”,“议”说明此文所决策的问题是经过会议集体讨论通过,“定”是制定的意思,制定决策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经过会议讨论通过的,也有的是某一机关、组织直接制定的。

综上所述,文种的名称具有概括标明文件的性质、作用、运行方向及制发目的、要求的重要作用。正因为如此,在拟制公文时,一定要注意准确地选用文种,如果文种名称的确定和使用不当,可能会发生越权的错误,或者是给受文机关的公文处理工作带来诸多麻烦与不便。由此可见,正确使用文种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系中国写作学会副会长,中国公文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特别提示】由于本文系采用WORD文档上传,因此可能出现排版方面的变动,敬请留意并见谅。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antuxiezuo.com/1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