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发展,碰瓷的少了,却多了一些职业打假人。他们钻了法律的空子,利用了一些漏洞,来达到自己赢利的目的。
那么如何区分职业打假人?
1.多为跨区域举报的。
比如我开了个网店,售卖一些食品,因为不太了解一些食品包装(如标签、配料等)或者在发布宣传语中出现一些过于浮夸的词汇。这个时候,有“心”之人会通过一系列搜索,注意到我的店铺,进店铺后会“精挑细选”一些商品,先少批量的下单一些,等到买回家了,确定是他要的东西,在大批量购买。
当我还在为卖出这么多商品高兴的时候,突然接到了当地市场监管局的电话,说我卖了国家明令禁止食品中添加的东西;说我卖了三无产品;说我卖的东西夸大宣传,与实际不符等等等。
我可是一肚子委屈啊,我这吃的可是纯手工制作的,不含一点添加剂;我这商标没问题啊,就是加了点党参、肉苁蓉么,这些可是很好的补品啊;我这电子产品没做什么宣传啊,只是说了个最高版本…..
所以,当一些举报、投诉为异地的时候,并且要求赔偿金额较大时,就要注意了,除了过路的旅人,极大可能是职业打假人。
2.在提出赔偿时直接要求十倍赔偿
我开了个小饭店,今天中午一人着急忙慌的来要了份炒饭,打包带走。刚走了没一会又回来了,说在这饭里吃出了异物。这时要注意了,看对方提出的条件。如果他说这些也是难避免的,把这饭钱退了就行了(这种多为消费者);如果他进来后就说饭里吃出了异物,要求10倍赔偿,那么就有可能是职业打假人了。
我开了家小超市,这天来了个面生的顾客,进店后一直在白酒那边端详着,不一会拿了几瓶酒出来,结账并要求开个收据。没过几天就接到了投诉举报,说我的超市卖的假酒,要求退一并10倍赔偿。我这也纳闷啊,我这酒是个熟悉的供货商给的,我这票据也都有。等到厂家来做完鉴定报告,确定这就是假酒,而我这时又联系不上这酒的供货商,最终这10倍赔偿只能自己出了,不光10倍赔偿,还有数额较大的罚款。(这里说明一下保留进货票据的重要性,如果出现类似问题,上级供货商还能联系上的情况下,这个赔偿一般都由供货商出,罚款也是由供货商出)
3.购买一次发现有问题又多次购买的
近期有很多类似的新闻,比如到一家店里购买茅台酒,先少量购买,发现有问题后直接大量购买,然后在进行举报投诉,最终索赔金额十几万甚至几十万。
以上三点不光是例子,现实中存在类似的事情太多了。那么出现这种情况时该如何维权。
首先,自己这方面肯定存在漏洞,出现问题时要及时整改,如果怀疑是职业打假人,需要及时反馈给有关部门。
职业打假人的判定。
本地投诉比较好查询,一般由主管单位与当地12345协调,确认该消费者是否存在对不同的店家进行同一问题的投诉,并且要求都是退一赔十,又或者在明知商品有问题的情况下,继续大量购买。
外地的投诉,查证比较困难,但是已经有例子,需要跨省多个地方协调。
首先要明白一点,不是为了维护商家的利益才去打击职业打假人的,如果商家合法合规按要求、按规定来做事,职业打假人自然不会找上门。
以上都是作为降低商家风险的一些建议。那么消费者呢?我们如果在购买商品后,发现问题,商家却拒不承认的该怎么办?
1.但凡购买任何东西,必须要保留好购物小票,可以的话一定要开发票。
涉及大额的交易,一定要仔细检查合同,不懂的、不确定的及时向销售人员或相关人员咨询(如购买车辆、房产等)。
证据证据,有凭有据在叫证据。
2.可先与商家进行协商,如碰到蛮不讲理的商家,直接投诉举报,并且一定要按法律赔付(如退一赔三或者退一赔十)
还有点需要注意,在部分商品中,有些说明是需退一赔十的,但是有个前置条件,价值不满1000的,可按照1000元赔付。也就是说我买了个5元的面包,发现过保质期,是可以按照最低赔付1000进行赔偿,而不是5元的10倍50元赔偿。
遇到问题时,首先不要采取过激行为,这样只会激化矛盾,最终我们自身又耗时又耗力。
一定要通过合法、正规的途径去解决问题。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antuxiezuo.com/10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