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稿:以发展新质生产力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同志们:
2023年,***总书记在黑龙江、浙江、广西等地考察调研时,多次提出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2024年1月31日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范畴中经济学概念的重大术语革命,是彰显新时代我国实现生产力新的质性跃迁、以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标识性话语表达,需要从理论上进行深入探究、系统研究。借此机会,我谈几点体会,与同志们共同交流。
一、从历史唯物视角理解新质生产力的提出逻辑
“每一历史时代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始终强调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迄今,我国已根本性改变了“落后的社会生产”境况,生产力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展现出强大韧性和持续向好态势,国内生产总值破百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迈入1万美元台阶,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可以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本质上就是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史。与此相适应,我们党始终坚持立足不同时期的特定条件、问题、挑战,确立发展战略,并因循生产力发展水平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这也成为“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
当前,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客观上要求进一步深化对生产力发展规律的科学认知。同时,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和条件正经历剧烈变动,客观上要求生产力发展的方式、路径作出回应性变革、实现新的质性飞跃。一方面,传统的要素成本相对优势及要素规模扩张驱动模式已经式微,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作为拥有14亿多人口的超大规模国家,我国天然具有资源紧约束特征,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环境承载压力凸显、要素数量投入的边际回报下降等传统相对优势的变化,迫切需要在有形要素投入之外寻找生产力发展新的动力源。另一方面,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人工智能引领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广度和深度进行爆发式、集成式创新,并加速与经济社会发展渗透融合。历史经验表明,科技革命爆发点的迁移往往伴生着生产力增长极的地理空间变化。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把握未来发展的主动权,迫切要求我国以科技创新尤其是原创性、颠覆性创新为根本驱动力,催生新业态、新产业,塑造新优势、新动能,加快形成新的先进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正是立足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全球政治经济、科技格局深刻变化情态,对生产力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认识深化的政治经济学范畴术语革命和理论创新,是在新时代更高层次关键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发挥主导作用,推动生产力爆发式质性变迁进而生产关系深刻调整的新趋势下,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新实践的科学凝练,是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开拓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
二、从系统观视角理解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
回望人类社会的漫长演进史,人作为最能动的主体,是以不断突破自然的束缚并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的能力水平提升中获得自身满足的。生产力及其发展在社会变迁中具有基础性、决定性的力量。“生产力,即生产能力及其要素的发展”。批判性借鉴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理论,马克思进一步指出生产力的发展“最终总是归结为发挥作用的劳动的社会性质,归结为社会内部的分工,归结为智力劳动特别是自然科学的发展”。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范畴,生产力是包含科学的,“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但科学技术并不构成独立要素,而是须与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等生产力要素相结合,从而推动生产力发展水平、发展方式、发展形态等诸方面系统性动态演化。与此相对应,由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必然内在要求适应于生产力的发展而动态演化。由此,生产力发展具有系统性特征,是科学技术、生产力要素及其催生的产业、产业体系,乃至与之关联的经济社会制度等方面的全面革新。
新质生产力的提出,导源于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及其引发的生产力系统性质性变迁。对其内涵,***总书记深刻地阐释道:“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新质生产力的“新”,突出强调以数智化为显著特征的关键性、原创性、颠覆性科学技术创新。这一核心要素与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相结合,催生新的要素质态与功能,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井喷式涌现,新的结构体系方兴未艾。由新一轮科技革命引发的生产力新的系统性质性飞跃,契合高质量发展主题,将最终推动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发展动能、竞逐赛道、竞争位势的“质”性跃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为基础,我们试图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阐释科技创新主导的新质生产力质性跃迁过程及其质态革新,以及与此相对应的生产关系的“新质”变革。从微观层面看,数智化特征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催生要素的“新质”革命,并加速要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antuxiezuo.com/101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