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时候,喜欢看点书。因为环境和阅历的关系,兴趣点只停留在文学类的作品上。散文、小说、随笔都能点灯熬油地读下去,常常新得一本喜欢的书,刚拿起书躺在床上,感觉天就亮了。那样的感觉好像就在不久前,很美好,也有点悲伤。
曾经在一个访谈中听人说过,他自己从来不读不超过五十年的书。说这话的时候,目光凛然、语气坚毅而又笃定。默默盘点了一下自己喜欢过的那些书,心里便对自己有了强烈的菲薄。但是没有办法,蹉跎了大半辈子,想要拓展一下自己的阅读范围,心力和精力都已经跟不上躺了。
喜欢读哪一类的书除了和一个人的出生环境,生活经历有关,很重要的一点和他的性格也有关系。
老早的时候,就买过一套《史记》。早到那个时候的自己像一棵手腕粗细的清新挺拔的小白桦。那套《史记》一共十本,淡绿色的封面,竖字的繁笔字的排版,读了没几页,刚拿到书的那种欣喜雀跃就没了踪影。三四十年过去了,一次次搬家,淘汰了不知多少本正版的盗版的书,这套《史记》还存放在书架的最上面那一层,淡绿色的封面有了岁月的痕迹,书页也泛着暗黄的颜色,像一段略带忧伤的老歌,染黄了一路迤逦而来的仆仆风尘。
有这样被自己束之高阁的书,也有闹了书荒,拿起来就能沉浸其中的书。有些作家的某些作品,读了不是一遍两遍,是三遍五遍。
中篇小说,喜欢池莉的辛辣和鞭辟入里;喜欢王松的偏执和人性透析;也喜欢刘醒龙的深情和现实关怀。长篇巨制,喜欢余华,喜欢路遥,喜欢徐贵祥等等。在这些数十万,数百万的文字里,好像看到了一个一样的自己,一个不一样的自己和渴望成为的那个自己。书里面的那些人,福贵、宋刚、孙少平、金波、梁大牙、陈墨涵,他们一个个在黑夜的灯影里,一天天走进心底,最后化作眼睛里的一点点风和日丽的清明和眼角额头一道道刀削斧刻的风霜。
随着电子阅读的盛行,方便了阅读,也错失了许多好的故事、好的文字,这是主观的错过。还有一种客观需要面对的现实。在讯息如此发达的现在,热闹的总是那么几个人,还要很多的能够让人读起来停不下脚步的作品,隐入了尘烟,如同散落在尘埃里的一粒粒珍珠,被疯长的蓬勃的荒芜遮掩得无影无踪,无迹可寻。不一样的错失,一样的结局,对那些喜欢阅读的人来说,无论如何都是一件让人高兴不起来的事。
喜欢阅读无疑是好的。更好的是广泛一点点的阅读。总结一路相伴下来的这些文学作品给自己带来的影响,最终让自己成为了一个这样的人:敏感却不敏锐,通达却不通透,多了优柔少了果敢,多了慈悲少了刚毅……
读书,就跟吃饭一样,不能挑食。只盯准大鱼大肉,结果就是痛风,糖尿病和“三高”。只吃瓜果蔬菜,身体健康了,在红尘里活着,总是会觉得欠缺点什么。但总比饿死要好上不知多少倍了。
不管怎么样,归根结底还是要感谢自己曾经读过的那些好书,那些沉浸在其中不能自拔的好时光。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antuxiezuo.com/10076.html